理论教育 耶稣象征图像研究:揭示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

耶稣象征图像研究:揭示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死去的耶稣的图像在15世纪经常被描绘出来。在早期基督教时期,更多地将耶稣被钉十字架视为救赎的象征,而不是关注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承受的凡人的痛苦。

耶稣象征图像研究:揭示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

一、耶稣形象的象征图像

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关注的是大众的皈依,所以用图像来宣讲耶稣的生平事迹。因为清晰性对于传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完全图解式的作品是最佳的形式。而且这些图像是《圣经》故事的叙事图式,主题通常来自历史背景,在时间上,与观众相距甚远。当基督教的集体朝拜越来越重要时,人们对图像或其他艺术作品便有了更多的需求:它不仅要加强基督教的教化,而且要提供更能内省和冥想的焦点。仅仅通过对以前的说教模式重新定位,艺术的冥想功能就实现了。艺术家们首先是摒弃图像的叙事性,使主题“无时间性”。换而言之,当形象没有背景时,主题就是一个没有地域特点的肖像,因而能进入到个体共有的现在时环境中。早期的教会学者们认为:因为基督已经殉难、升天,所以他们的形象可以画,这样既可以强调基督的复活,又可以强调上帝的无所不在。于是有了无时间概念的圣母玛丽亚的肖像、各门徒的肖像,也使他们总是处于现在的时间里。更加个人和默想化的艺术变革,不可避免地导致代表上帝实质图像的纯化。换句话说,图像很快担当起神性的媒介角色,成为朝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19]

早期基督教艺术中基督通常是救苦救难的救世主的形象。除了基督以单独形象出现外,耶稣的神迹是表现最多的艺术题材,主要是耶稣医治病人、饼鱼神迹、变容或复活等。4世纪后,随着基督教的合法化,耶稣基督出现政教合一的形象,于是“东方三博士来拜”、“基督受洗”、“耶稣诞生”等题材占主要地位。中世纪时,受苦修主义和哥特艺术的影响,“最后的晚餐”、“背负十字架的基督”、“接受鞭笞的基督”、“耶稣被钉十字架”、“耶稣下十字架”、“逃亡埃及”、“基督复活”等艺术形象日益流行。到了13世纪,“耶稣下十字架”、“耶稣复活”等大型雕塑作品在意大利中部和西班牙南部被创作出来。用于祈祷的图像在14世纪达到鼎盛,最著名的是“躺在圣母膝上的死去的基督”、“头戴荆棘冠的耶稣”、“接受鞭笞的基督”和“哀悼基督”。特别在绘画中,以被钉十字架形式出现的基督日益增多。

从11世纪起,为北欧人民喜爱的主题是“耶西之树”,表现的是睡着的亚伯拉罕向上长出了浓密的树枝,像一个树冠的顶上出现了基督和圣母。在最早时期救世主与使徒们同时出现时,组成的场面大部分为:最后的晚餐、在客西马尼园祷告、耶稣升天、在希腊教堂、使徒们的圣餐等等,有时基督也与个别使徒在一起,以及与圣徒传记作者的标志在一起。在中世纪晚期,有许多信徒的形象特别被表现在石棺浮雕上,后来,在祭坛上,施主常出现在基督和圣母的脚下。

14-15世纪,许多与儿童基督相关的题材形成了新的图像创作主题,并不断蓬勃发展。因此,我们看到许多描绘着圣母子、圣父和圣安娜组成的圣家庭的画面,某些圣家族绘画包揽了基督的所有的亲戚。通常施洗约翰总是伴随着少年基督。引起怜悯的因素在14-15世纪时被引进艺术表现之中。由巴托洛梅·贝尔梅霍绘制的耶稣的头像是一个带有荆棘冠冕的垂死的受难者的悲惨形象。死去的耶稣的图像在15世纪经常被描绘出来。(www.daowen.com)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图像第一次出现是在西克斯图斯三世时代(3-4世纪),在马圣萨比纳教堂木门上。在这里,耶稣被表现为一个近乎裸体的形象,除了一块缠腰布。几乎在同一个时期,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象牙雕页片表现了背负十字架、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多马的怀疑等场面。这两个《耶稣被钉十字架》像表现的耶稣形象是长头发有胡须的;在象牙雕刻里,尽管胡须很难分辨,但在第一页片上《耶稣背负十字架》和第三页片上《多马的怀疑》上却清晰地刻画出一个年轻的耶稣类型。对于这种奇怪的型式转变,同样在出现在拉文那圣阿波林纳教堂的嵌板画中。这种对表现耶稣的型式变化究竟是基于什么神学概念还很难予以证实。

拜占庭艺术中,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形象是很少见的,在6世纪著名的劳伦琴图书馆中的叙利亚福音手抄本插图中,在东方苦修主义氛围中表现出的有胡须的基督再次出现缠腰布,这种表现手法非常戏剧化。对悲伤的渲染核心可能是出于强调表现耶稣为救赎人类而受难的真诚的愿望。然而持单一性灵论的科普特教派认为基督的人性与神性合一,把基督归于一个单一的不像凡人那样忍受痛苦的圣体。

在拉特兰圣约翰教堂的半圆形后殿对耶稣受难的表现,实际上意味着十字架上的耶稣战胜死亡迈向胜利的升华。它不仅是上帝胜利的象征,也是救赎的符号。这样的表达出现在天空中的耶稣的半身像也可在蒙萨圣酒瓶上看到。在早期基督教时期,更多地将耶稣被钉十字架视为救赎的象征,而不是关注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承受的凡人的痛苦。

人们通常对以下两类表现题材有所忽略:其一是表现基督生平的叙述性事件;其二是表现基督的童年。一个富有深远影响意义的范例出现在罗马玛利亚教堂的主要拱顶上,其主题为“救世主的童年”。人们的注意力也应该集中希腊圣山地区的一个晚出的图像上,图中描绘了一个睁开眼睛睡觉的儿童基督。据一个专家论证,这是对基督的象征符号一种“犹大之狮子”的解释,依据狮子睁开眼睛睡觉的传说而来。在拜占庭和斯拉夫艺术中,基督作为“以马内利”(Immanuel,意为“上帝与我们同在”)通常被表现在圣餐盘上睡觉(作为圣餐的象征)。近代宗教艺术中的一个奇特的主题是耶稣“神圣的爱心”,是由法国修女玛格丽特·玛利亚1674年的幻觉产生的。这个主题由庞帕·希罗纳莫·巴利利为葡萄牙皇后所作的画中第一次引人注目地出现后便广为流传。基督左手举着发光的心,右手作出邀请的姿势要人们信任他的怜悯。他的面容非常英俊年轻,留长头发,蓄着短胡须。[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