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彩陶艺术鉴赏

国宝彩陶艺术:探索人类文明的曙光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常见陶纺轮就是纺线用具。陶纺轮使用时,在圆心孔上插入一支细竹棒,组合成纺锤。各类型陶纺轮组图另外,新密境内多处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还佐证了伏羲在新密境内“化蚕为丝”的传说。陶纺轮是目前沿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纺织工具。纺轮的出现表明我们先民们的衣着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以纺织物取代兽皮树皮用来保暖遮羞,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文明曙光出现的标志之一。
理论教育 2023-07-20

寺洼文化陶枕: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寺洼文化陶枕SIWAWENHUATAOZHEN枕头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对于促进颈椎生理曲线的形成和维持其存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其中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一具骸骨的头骨下枕着一个陶枕。据考古人员介绍,古人用的枕头分为陶枕和瓷枕两种,这是当前发现最早的陶枕。这应是当前发现最早的陶枕。寺洼文化陶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
理论教育 2023-07-20

国宝彩陶艺术鉴赏:多联多口彩陶器的独特用途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圈足三口盆这种多联或多口的彩陶器皿虽然发展很快,但都不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因为使用这类器皿倾倒液汁时,液汁会不止从一个杯和一个孔口中流出。因此这类多联或多口的彩陶器皿,应是在公众举行某种仪式时的特殊用器。这种器形曾在羌族先民使用的木器中有所发现,他们在多联杯中盛青稞酒,饮者以青稞空心茎秆或竹管分别从中啜吸,以示亲密之意。
理论教育 2023-07-20

国宝彩陶:揭开人类繁衍崇拜之谜

无论是云南楚雄的祖灵葫芦,还是台湾高山族“人从瓜出”的原始创世观念,充分说明了原始葫芦崇拜在我国许多民族中广泛存在,反映了我国各族的原始先民有着共同的物质环境,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共同的思想意识表明,我国各族确属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芦文化传统。因为葫芦形似女阴的子宫和多籽的特征,从而赋予了葫芦于人类繁衍极为重要而又颇为神秘的生殖力。这就是形成葫芦生殖文化模式内蕴之所在。
理论教育 2023-07-20

太阳:宇宙主宰,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

于是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然界万事万物就是在太阳的生与死即阴与阳的变化中而变化着的,自然而然地太阳就上升成为宇宙主宰之神的地位。在许多原始民族的信仰中,太阳充当了至高之神的角色。在天地万物之中,太阳与人类的生存关系最为密切,太阳给人们带来了光明与温暖。尤其在农牧业产生之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上古时期的原始人普遍对太阳予以崇拜。
理论教育 2023-07-20

双联杯:见证人类婚配的独特装饰 国宝彩陶:艺术鉴赏指南

半山类型虽然未发现多联的彩陶杯,但出现了双联的彩陶壶,还有马厂类型的五口彩陶罐和三口彩陶壶,应是多联彩陶杯的变体样式。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在礼仪上,双联陶壶已被红彩结相连的酒杯所取代,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总之,陶制双联杯,还是青铜双联杯,紫沙双联杯,或者陶瓷双联杯,从古至今都见证了人类的婚配和喜庆过程。
理论教育 2023-07-20

国宝彩陶——氏族守护崇拜静观其变

可当时殷思义并不知道他挖到了宝贝,将陶鹰尊带回家去做了鸡食盆。陶鹰尊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塑艺术精品,陶鹰尊为泥质黑陶土制成,高35.8厘米,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晚期器物的代表。出土陶鹰尊的墓主人,是一个成年女性,在整个遗址中没有发现与陶鹰尊相似的器物。
理论教育 2023-07-20

古人类的狩猎武器——飞索石

经考证,这些陶丸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类型,距今有5000多年,这些陶丸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守猎弹丸。所发射的弹丸,有泥丸、石丸或铁丸,大小与如今的中成药丸相同,对人及小型禽兽具有较大的杀伤力。这批陶丸的发现有力地印证了史书中关于古人类生存方式的记载,对陶文化、人类发展史、华夏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理论教育 2023-07-20

4400年前发明的兰州拉面,揭示谷子与黍子的秘密

研究表明,在古代面条样品中,保存有大量的谷子和黍子的典型壳体植硅体颗粒和淀粉颗粒。壳体植硅体的含量之高,达到每克样品中含有近10万粒以上。在分析古代面条样品中,还分析出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抑或,这就是我们祖先在4400多年前发明的牛肉拉面。
理论教育 2023-07-20

瑞典东亚博物馆:中国之前的中国展览首次回到中国

瑞典东亚博物馆在世界上鼎鼎大名,因为它的创始人是著名的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安特生。2004年的9月4日,瑞典东亚博物馆修葺一新,重新开馆,推出了影响巨大的“中国之前的中国”这个展览。中国政府要在2005年故宫博物院80周年院庆之际,邀请瑞典东亚博物馆的“中国之前的中国”这个展览在中国进行。根据两国政府的协议,瑞典东亚博物馆馆藏的部分中国史前文物,将首次回到中国参加这次展览。
理论教育 2023-07-20

国宝彩陶与书画:影响与相似性

彩陶对中国书画的影响,一是书画工具和材料的发明,二是对书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彩陶不仅为中国书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工具,而且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彩陶或中国画,在画面黑白的表现形式上,阴阳观念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次,从彩陶和中国画的写意性来看,又是十分的相近。彩陶的庄重、沉稳、质朴、浪漫、狂放的风格是胜于中国画的。
理论教育 2023-07-20

国宝彩陶艺术与神秘之门

完整、清楚、明白、准确的彩陶纹饰是纹饰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将会对史前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进行误导或形成障碍。新石器时代那些典型的、重要的彩陶纹饰及其刻画纹饰,真正用民族学或人类学的观点去研究、猜测,或许就能解决一个千古谜题或疑难,乃至打开一个彩陶纹饰的神秘大门。
理论教育 2023-07-20

国宝彩陶艺术鉴赏:原始人类船形陶壶

对原有造型按生活、生产的需要加以改造,使之实用且符合审美,是陶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船形彩陶壶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质。那么,船形彩陶壶是先民用来盛水的器具还是用来盛酒的器具呢?不管它是酒器还是水器,但船形彩陶壶确实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珍品,是当时渔猎先民的生活用具,同时又是一件造型别致的艺术品,它是远古先民们智慧的综合结晶。
理论教育 2023-07-20

发现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揭示魏晋时期民俗生活宝藏

仰韶文化鹤鱼石斧陶缸这次发现的纸质绘画作品不光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纸质绘画,对研究中国人物画有重要资料价值,而且其作品内容还是研究中国魏晋时期西部地区民族、服饰、民俗生活的宝贵资料。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最早的纸质绘画。随着大地湾文化遗存的不断挖掘发现,大地湾出土的画作才是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是我国最早的绘画,将中国美术史前推了2000多年。
理论教育 2023-07-20

稷:最早的旱农作物标本及国宝彩陶艺术鉴赏

大地湾在距今8000年前便有人定居,并且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着色陶器和一些粟的碳化遗迹,研究人员认为,粟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但却不足以阐明其驯化过程。这一发现表明,稷是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粟农业加速了中国中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早期文明的崛起。
理论教育 2023-07-2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