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宗教侵略研究

第二节对东正教的拉拢与利用

日本殖民政权主要通过向东正教提供物资和金钱,加强政教往来,承认其合法地位等方式,对东正教进行拉拢。为了表示对东正教的重视,1939年年初,日伪政府邀请哈尔滨教区的合唱队到伪满国都为伪政府要员演唱。仪式结束后,秦彦三郎中将举行宴会,邀请了东正教会的梅列基大主教和流亡在哈尔滨的勘察加教区大主教涅斯托尔及白俄事务局局长弗拉基米尔·基斯利琴中将。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一节东北本土佛教的发展

由此看来,大多数东北民众还是信奉佛教的。这一时期的东北本土佛教,从其派别、信仰、教义等方面来看有如下特点。其一,东北本土佛教的八大宗派中,注重佛学理论研究的天台宗、华严宗等,教义深奥、意境高远,具有浓厚的宗教学术色彩,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大部分东北民众而言,难以理解和接受。日伪政权在大力“扶植”东北本土佛教的同时,大肆鼓吹其对东北佛教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五节日本殖民政权的东正教政策评价

日本殖民当局不仅要把东正教改造为麻醉民众思想的工具,还要将其变为反共反苏的政治工具。这些俄国侨民对日本殖民当局利用东正教进行反共反苏活动的行为表现反感和抵制。而日本殖民政权对这种抵抗曾进行了残酷镇压,但最终为了避免刺激苏联,放宽了对东正教会的高压政策。可以说,日本殖民政权的东正教政策的失败表明,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精神改造是徒劳的,必然会遭到被压迫民族的抵抗。
百科知识 2023-05-13

第二节罗马教廷及东北天主教会与“满洲国”的关系

与此同时,东北人民的抗日浪潮高涨“威胁”着“满洲国”的统治。天主教会和日本殖民当局保持了融洽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中外许多学者往往关注于罗马教廷和伪满当局的各种官方及非官方及往来,试图从发布的公告、信函中寻找证据,而很少分析罗马教廷制定对“满洲国”政策所依据的原则。本部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日本外交史料馆的资料,对罗马教廷和“满洲国”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把握罗马教廷对“满洲国”政策的本质。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一节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地区的天主教

1693年,东北地区成为北京教区的一个教域。鸦片战争以后,因清朝政府解除禁教令,天主教亦随关内移民进一步传入辽宁。满洲教区所管辖的范围是东北的天主教。中国东北地区的天主教发展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9]法国的巴黎外方传教会进入东北时间最早,势力最大,截至1920年止,东北地区的天主教事务都由该会控制。这11个教区的传教士,其国籍属于8个国家。在东北地区有一些被称为天主教的特殊村落,即天主教自治村。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三节日伪统治下的东北佛教徒

然而,仅仅作为极乐寺方丈的如光却以东北佛教界领袖的身份自居,承诺了日本天台宗提出的全部要求。伪满民生部对如光表示,这是一次具有政治使命的国际大会。如光立即表示“决不辜负政府的期待,必能增进日满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与团结”。会议后,如光一跃成为东北佛教界的政治领袖、伪满洲国政界的上层人物,身价倍增。在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下,善果很快成为日本天台宗总务厅教学部部长、伪满佛教总会“新京”支部部长。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二节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地区的宗教调查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其首要目标就是侵占中国东北。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侵略者就已经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派遣僧侣等宗教人员,从事宗教渗透与调查及间谍活动。近代日本的学者和殖民者,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民族和宗教的调查与研究认为,由于民族的不同,其所信奉的宗教也各不相同,而且宗派纷杂。日本当局调查后认为,中国东北地区实际发挥作用的宗教是很难进行清晰分类和区别的。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五章伪满时期的东正教政策

1922年,哈尔滨教区宣告成立,负责管辖整个东北地区的东正教教务。[3]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殖民政权制定了明确的东正教政策,即一方面进行拉拢利用,另一方面进行监控和改造。通过研究日本殖民政权的东正教政策,既可以认清殖民统治的本质,也可以理解国际政局变动对宗教发展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三节伪满时期日本基督教在东北的活动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基督教立即向政府提出在大连开设教会。这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第一个基督教会。从1896年至1920年,日本基督教会在东北地区的传教状况详见表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基督教界纷纷发表声明,支持日本政府的侵华战争。对此,日本政府不仅表示赞赏,而且开始大力扶植日本基督教各教派在东北的传教活动。[41]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建立后,日寇开始支持日本基督教在东北的传教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三节伪满时期的天主教政教关系:以延吉教区为中心

可以说,伪满时期是延吉教区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研究德国天主教本笃会与伪满政权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伪满时期的政教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以外交档案、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方志、文史资料的记载为根据,分析延吉教区与伪满政权的政教关系,勾勒出伪满时期政教关系的一个侧面。处于战火之中的延边地区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这种混乱的局面给延吉教区带来了挑战。种种迹象表明,日军哨兵在神父被杀事件上脱不了干系。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三节宗教调查研究的成果有几种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地区宗教发展现状进行长期调查后,出版了大量研究著作,可分为综合性研究、专门性研究及宗教政策研究。以上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宗教调查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用心之险恶,所费人力、物力、财力之巨,无不验证着日寇企图永久霸占中国东北,征服中国的侵略野心。
百科知识 2023-05-13

第二节伪满基督教政策出台的背景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殖民当局在拉拢和利用基督教的同时,对其进行监控和改造,这一宗教政策的出台有其历史背景。可以说,日本殖民当局制定宗教政策的目的是利用基督教为其政治服务,而对欧美宗教势力的恐惧则是制定宗教政策的出发点。在利用日本基督教势力进行政治活动的同时,日本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欧美教会势力存有戒心,担心欧美教会在所属国的支持下排挤日本势力。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一节伪满时期的东正教政策出台的背景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殖民政权在拉拢和利用东正教的同时,对其进行监控和改造。这一宗教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其历史背景,而且有关于日本殖民当局的对苏战略。因为苏俄政权建立之后,没收俄国东正教会土地和财产,实施政教分离以及宗教与学校分离的政策,沉重打击了东正教会,导致神职人员对苏俄政府产生不满和敌视的情绪。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四节满铁利用宗教在东北的活动

近代以来,满铁在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日本政府的代言人,全方位推行日本帝国殖民政策,是日本重要的综合性侵华机构。“伸展国权”遂成为包括宗教界在内的日本民众呼声。满铁调查部协助日伪方面的礼教课和警务厅特高课,定期对东北全境的宗教团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或典型局部抽查。如报告指出,九台县的普济佛教会实际上假宗教的名义策划反日活动,有反抗日本的密谋,被勒令解散。
理论教育 2023-05-13

平洋战争时期伪满当局对东北境内同盟国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政策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即英国以及荷兰和比利时流亡政府与哥斯达黎加等相继对日宣战,伪满洲国亦对美国及其同盟国宣战。由于四平集中营是伪满当局在东北设立的最主要的一所关押天主教神职人员的集中营,对了解日伪当局对天主教会以及同盟国的政策具有代表性。[8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翌日,居住在伪满境内的美英等国的天主教神职人员被逮捕。
理论教育 2023-05-13

第三节基督教统治体制的建立

因为对殖民政权而言,基督教与伪满洲国的其他宗教相比更具危险性。因为殖民政权试图对伪满洲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施全面控制,而教会与中国其他地区及外国的紧密关系,对日本殖民政权控制社会的企图构成了挑战。日本殖民政权利用警察、宪兵、特务机关,通过监视、审查等各种手段对基督教会进行严密监控。关东宪兵队成为邮政检阅制度的指挥者和主要实施者。
理论教育 2023-05-1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