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桥梁

明挖基础建造方法-润扬长江大桥

■图3-1-5润扬长江大桥南锚碇基础布置3.明挖基础的建造方法看似简单的明挖基础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建成的呢?一般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基坑内各点的标高测量控制,确保基坑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空间较大、地下水位低于基底和基础埋置不深的基坑,在不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情况下,可采用放坡开挖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如图3-1-7所示。
理论教育 2023-09-21

混凝土梁桥加固改造成果

针对该空心板梁病害,引桥主要采用了增强横向联结加固改造法。针对火损,在进行全面检测评估的基础上,为补充箱梁受损导致的承载能力降低,主要采用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表面粘贴加固法等多种措施进行修复加固。■图4-3-4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加固工程示例■续图4-3-4
理论教育 2023-09-21

工程设备挑战与需求-走近桥梁

第四个挑战是工程设备。其次是深水桥梁基础施工所需的成套设备。在海底施工作业必须要有机械设备,目前我国深水设置基础成套施工设备的能力还不足。未来还需要开发研究水深大于60 m的集钻孔爆破、大吨位挖掘整平、水下探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最后是海上长桥的施工监测设备。桥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施严密监测,以获得各部件的位置和内力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还要研发一些适合海洋环境的高精度桥梁施工监测设备。
理论教育 2023-09-21

桥梁工程信息化的挑战:走近桥梁

BIM技术以桥梁三维模型为基础,集成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一切信息。目前桥梁工程各个环节中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很快,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初步满足BIM技术的需求。全面应用BIM技术后,桥梁工程各个环节的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会有一次很大的提升,现有的工作流程和业界生态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
理论教育 2023-09-21

桥梁加固改造-走近桥梁

缆索结构桥梁是以缆索为主要受力构件的桥梁,具有优异的跨越能力,主要包括斜拉桥、悬索桥以及两者的组合体系桥梁。常见病害有索体振动异常、索力异常、缆索防护系统损坏、索体钢丝锈蚀和断丝、钢丝疲劳损伤、锚固构件锈蚀和松动、桥面线形异常、梁体局部开裂、索体变形、塔柱开裂等。对于索力异常、桥面线形异常等情况,应结合检测评估及结构计算,明确缆索病害及其程度,并分析结构受力是否正常,采取针对性的更换、加固措施。
理论教育 2023-09-21

我国现代钢桥技术的起步-钢梁桥及其应用

当时建造的铁路桥梁中,跨度较大、荷载较重的常采用钢梁桥,我国现代钢桥技术由此正式起步。钢梁桥根据主梁横断面不同可分为钢板梁桥、钢箱梁桥和钢桁梁桥。近年来,钢箱梁桥在城市高架桥和立交桥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上述这些桥虽然同为钢桁梁,但是建桥材料在不断进步。桥梁的建造与材料密切相关,从原始的石材、木材到锻铁、钢铁,新材料的出现将建桥技术不断向前推进。
理论教育 2023-09-21

近代桥梁科技发展:走进桥梁

古代建桥以木、石等天然材料为主,人工材料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是近现代桥梁科技的标志,材料技术的进步是近现代桥梁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图1-3-4英国铁桥力学是近现代桥梁科技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战以后,力学与当时兴起的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渗透、综合利用,发展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值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法。■图1-3-5桥梁建设运用有限元分析法二战以来,桥梁抗震技术也有重要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9-2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工作过程与架构

图4-4-10所示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工作过程。■图4-4-10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工作过程(一)监测内容早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根据机械、航空领域的成功经验,采用重点监测局部构件的振动响应来实现对整个结构的模态分析预测。■图4-4-11健康监测系统架构(三)自动化监测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等组成。
理论教育 2023-09-21

近现代桥梁发展概述,建造材料与功能变化

首先,古代桥梁主要以木、石等天然材料建成,而近现代桥梁主要以钢铁、混凝土等人工材料建成。其次,古代桥梁主要用于承载行人和马车、牛车等畜力车,近现代桥梁则主要用于承载火车和汽车。近现代桥梁最初在欧洲铁路线上开始建设时,沿用了古代桥梁的梁桥和拱桥建造技术,但主要使用铸铁和钢材作为建造材料,结构形式以桁架为主。我国近现代桥梁也是从铁路建设开始发展的。
理论教育 2023-09-21

中国首创330m主跨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

(一)桁式组合拱桥桁式组合拱桥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首创的一种新型桥型,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在我国西南山区应用较广泛。该桥为主跨330 m的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其桥型为中国首创。■图2-2-20贵州江界河大桥在江界河大桥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迅速在贵州省和国内其他省区市推广,许多地区修建了较多的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
理论教育 2023-09-21

首座千米级双塔斜拉桥,刷新世界纪录

该桥在国际上首创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技术、新型结构及特殊设计方法,大型深水群桩基础施工控制技术,千米级斜拉桥塔梁索施工控制技术。该桥的主桁杆件倾斜度、斜拉索破断力和抗压抗拉支座均居世界已建成桥梁前列。该桥于2014年3月开工,2020年7月建成通车,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航道桥采用主跨1176 m的钢桁梁斜拉桥,刷新了公铁两用斜拉桥的世界纪录。
理论教育 2023-09-21

世界首个80~100米深海桥梁基础建设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在水深80~100 m的深海建造桥梁基础。世界范围内,桥梁基础的水深纪录是65 m,是由法国建筑商2004年在希腊科林斯海湾建造里翁-安蒂里翁大桥时创造的。这种情况下,控制因素很可能不再是地震响应,而是波浪、风力或船撞等其他因素,因此,里翁-安蒂里翁大桥的这种基础形式在我国三大海峡通航孔桥中就未必合理了。不过,里翁-安蒂里翁大桥的这种深海设置基础,对我国三大海峡桥的非通航孔桥还是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
理论教育 2023-09-21

桥梁:地区景观地标-走近桥梁

桥上可观景,而桥本身亦是景。桥不仅是一道景观,还往往成为一个地区最突出的地标。一座桥就代表着一个地区,是这个地区的象征,譬如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之于张家界,伦敦塔桥之于伦敦,金门大桥之于旧金山。■图1-1-6金门大桥桥之所以成为景观地标,一方面是因为桥千姿百态,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各种桥式变化万千。桥梁也因此成为一个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成为这个地区的符号和象征。
理论教育 2023-09-21

钢绞线束、平行钢丝,为大跨度桥梁的重要承重构件

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桥和悬索桥而言,超高强度的索束结构是重要的承重构件。对于斜拉桥而言,斜拉索主要有单根钢绞线、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束、封闭式钢缆,如图3-2-101所示。高强平行钢丝及钢绞线由于强度高,并且具有工厂制造、安装架设方便、易于锚固等优点,已成为现代斜拉桥主要的拉索结构。
理论教育 2023-09-21

桥梁:延伸路的便利之帮手

桥,帮助人们跨越障碍,将中断的道路往前延伸,为人们带来便利。桥,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形态的“路”,它是路的延伸。词中的“一桥”指的就是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由以往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小时左右。在城市车流、人流密集之处,人们设计建造了各式各样的立交桥、人行天桥,路由陆地向空中延伸,人车分流,各行其道,互不相扰,实现了交通畅达。
理论教育 2023-09-21

跨海长桥建设的挑战-走近桥梁

跨海大桥是替代轮渡交通的一种较为理想也常被采用的方案。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沿海的建桥需求增加,先后修建了一些世界著名的跨海长桥。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建造跨海大桥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琼州海峡平均水深约44 m,中部为潮流深槽,最大水深约114 m。建设三大海峡的跨海通道,有桥梁和隧道两个工具可用。不过,跨越三大海峡的建桥需求给桥梁工程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
理论教育 2023-09-2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