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历史纪实·解放战争

国民党政府的戡乱总动员:中国现代历史纪实

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危机,在一九四七年七月四日举行的第六次“国务会议”上,通过了蒋介石交议的所谓“厉行全国总动员,以戡平共匪叛乱,扫除民主障碍,如期实施宪政,贯彻和平建国方针案”,并颁布了“总动员令”。七月十八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国民党各省市参议会和所谓“人民团体”纷纷通电表示拥护“戡乱”,并在各地召开“戡乱建国动员大会”。八月二十九日,国民党政府明令陈诚兼行辕主任。
理论教育 2023-09-28

中国现代历史纪实·解放战争:革命新闻教育与历史科学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教育和社会科学事业,密切配合了人民革命斗争的进行,并随着人民革命的胜利而不断发展。在教育事业方面,各解放区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发展,尤其是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学校培养的人才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对哲学和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理论教育 2023-09-28

国统区财政经济崩溃引发的洗劫与灭亡

国民党军事政治走向土崩瓦解的同时,国统区财政经济也陷入了总崩溃的绝境。这是对人民财产的再一次大洗劫。在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国民党疯狂地进行勒索追逼,劫夺金银外汇。国民党声称要将其送交“特种刑事法庭”。国民党政府用发行金元券挽救经济危机的办法完全破产。国统区经济的总崩溃促进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最后灭亡
理论教育 2023-09-28

各人民团体建立并扩大,加强全国人民团结-中国现代历史纪实

随着人民战争的胜利,各界人民团体纷纷建立和扩大。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大会和筹备会议的召开,说明了在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形势下,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加强,为新政协的召开和取得重大成果准备了条件。总计五个方面共有代表六百六十二人,包括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民主阶级、各界各民族的代表人物。这样广泛的代表性,就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理论教育 2023-09-28

解放战争揭示美帝国主义新侵华政策

魏德迈在报告中建议美国继续并扩大其援助国民党政府的政策,至少在五年内应给以军事和经济的援助。美国因恐其假联合国之名控制东北的侵略行为激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故将这一报告保持秘密近两年之久。美帝国主义在继续援蒋和要求国民党政府实行某种改革的同时,又策划新的侵略阴谋。美帝国主义对“第三种”政治势力的扶植,早在马歇尔“调处”时期即已着手进行。
理论教育 2023-09-28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破坏政协协议,解放战争纪实

国民党内的反动分子认为政协协议的通过等于所谓“党国自杀”,叫嚷“不能把统治权交给多党政府”。蒋介石为了在国民党内统一“认识”和“行动方针”,于一九四六年三月一日至十七日,召开了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会上,法西斯分子疯狂反对政协协议,尤其反对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国民党二中全会还决定撤销国防最高委员会,恢复中央政治委员会,由该会“指导”国民政府的工作。其他民主党派也发表了谴责国民党二中全会决议的谈话。
理论教育 2023-09-28

中国解放战争: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

一九四六年上半年,国民党反动派在践踏政协协议的同时,加紧部署全面内战。在关内,国民党调动了二百一十个旅约一百三十万人到内战前线,向解放区进攻达四千三百六十五次,侵占解放区县城四十座、村镇二千五百多个。中国共产党坚决拒绝了这些蛮横的要求。六月二十三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南京制造了特务暴徒殴辱以马叙伦为首的上海人民和平请愿代表团的下关惨案。八月二日,国民党派飞机七架轰炸延安。
理论教育 2023-09-28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局势|中国现代历史纪实·解放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战后美国的实力虽有很大的增强,但整个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是大大削弱了。战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更强大了。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对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极为有利。这是战后国际关系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当时,在和平民主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一种对国际形势的悲观估计,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估计不足,对人民的力量估计过低。
理论教育 2023-09-28

中国解放区:扩大统一、成果显著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日益扩大。整个解放区的面积达二百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五;人口一亿六千八百万,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三;城市五百八十六座,占全国城市二千零九座的百分之二十九。解放区不但日益巩固与扩大,而且相继联成一片。鉴于这种状态的存在,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加强集中统一的措施。华北人民政府是解放区最大的一个区人民政府。
理论教育 2023-09-28

国统区人民运动高涨,台湾起义:中国现代历史纪实

蒋介石对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政策。这一暴行激起北平和全国学生及各界人民的极大义愤。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台湾省人民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下午,国民党军队开枪打死请愿群众三人,打伤三人。十一月十二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宣布成立,继续领导台湾人民举起了反美反蒋的旗帜。在国统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为中坚、由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的人民运动。
理论教育 2023-09-28

中国现代历史纪实:平津战役,战况迅速改变

在淮海战役鏖战之际,东北野战军八十万人和华北两个兵团二十万人,协同发起了平津战役。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作战。从十二月十二日起,入关的东北野战军主力以神速动作,出敌意外地提前完成了对平津塘敌人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理论教育 2023-09-28

国民党劫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政官员到沦陷区接收。国民党的“劫收”,在政治上丧失民心,在经济上却使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空前膨胀。在工矿企业方面,据国民党政府经济部一九四六年七月报告,共接收敌伪工厂二千四百十一家。空前膨胀起来的垄断中国经济的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维护这个国家垄断资本及建立于其上的政治制度,使它不致在空前强大的人民民主潮流中覆灭,是蒋介石集团发动反人民内战的根本原因。
理论教育 2023-09-28

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方针与解放战争纪实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在“国家统一、民主政治”口号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企图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和恢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这是国民党蒋介石对待战后中国问题的基本方针。同时,它也不完全符合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需要,因而被国民党内法西斯势力所反对。日本一宣布投降,美国就出动飞机、舰艇运送蒋军到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并乘机展开侵略中国的活动。
理论教育 2023-09-28

国共内战传记:解放战争与国民党的制宪国大

对于国民党的非法国大,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抵制。这次伪国大的任务是制定宪法,故称为“制宪国大”。国民党召开的伪国大和通过的伪宪法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宣言提出今后的“要务”就是组成所谓“过渡政府”。四月二十三日,改组后的“国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并公布施政纲领。国民党大肆宣扬“多党政府”已经成立,“国民党已实践还政于民之诺言”。
理论教育 2023-09-28

资产阶级中间路线破产的影响及原因

中国共产党当即提出“取消伪宪法与恢复去年一月十三日军事位置”两条,戳穿了蒋介石的和谈骗局。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召开非法国大,关闭和谈之门,这一系列行动,使政协时期民主党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驱使中间派别一步步走向绝境。宣传“中间派的政治路线”最积极的是民主建国会的领导人之一施复亮。他认为“政协路线在本质上是中间派的政治路线”。这时,民盟仍然主张中间路线。
理论教育 2023-09-28

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及中国解放战争纪实

全国土地会议之后,早已存在的一些“左”的观点和做法有了发展,成了共产党内主要的错误倾向。会后半年多时间内,党中央更以主要精力领导全党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大力纠正“左”的错误。由此出发,中共中央规定了许多具体政策。
理论教育 2023-09-2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