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史-支援宜昌大撤退

中国守军奉命撤退。民生公司在中共宜昌县地方组织及宜昌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临时增加雇工3000多人,征用大批民间木船,实行分段转运。宜昌大撤退中运出的部分厂矿及企事业单位中有十余家兵工厂、南京飞机厂、宜昌航空站、扬州航空站、钢铁迁建委员会及钢铁厂、大成纺织厂、武汉被服厂等。这次宜昌大撤退被一些知名人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夷陵区技术改造成果首次实施

县里投资25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石墨纸生产线全套设备,产品畅销国内外,经济效益相当于中碳的20倍。区里在引进联合、办大企业的同时,对老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2002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7项,全区高新技术产品已达到28类,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0年,全区投资60多亿元,用于工业技术改造。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县机关顺利搬迁至小溪塔,为葛洲坝工程作出巨大贡献

宜昌县原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宜昌城区培元路。搬家时,这辆车主要是搬县委和县革委会的东西,其他部门单位搬迁就靠驴骡和人工用板车拖。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大搬迁,硬是用板车把县委、县革委会机关及县直部分单位拉到了小溪塔,于7月20日在小溪塔正式办公。为修建葛洲坝工程,宜昌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占用耕地、淹没耕地1400余公顷,移民8686人,让出房屋13万多平方米,同时,因县机关搬迁到小溪塔,从市内迁出居民2310人。
理论教育 2023-10-03

财政管理改革创新:宜昌市夷陵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对财政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区财政部门大胆改革创新,制定财政管理办法。1982年开始,县政府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统一管理。对企业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管理制度。同时,对82个单位进行财政资金检查,查处滞留、挪用专项资金2401万元。
理论教育 2023-10-03

不遗余力救治患者,在夷陵医院实施隔离疗法

2月2日,将夷陵医院中医院区,改造为排除疑似的双阴患者隔离病区并投入使用。2月13日和2月17日,夷陵医院先后设置成人及儿童发热病人隔离治疗病区。3月12日,最后一批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3月18日,在院治疗的最后1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市夷陵区革命老区电力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宜昌县老区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发水能资源,由单一灌溉到综合利用,使水能转换成电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1970年至1976年,太平溪兴建5座小水电站,装机119千瓦,年发电10.6万千瓦时,解决了43个组、1007户粮食、茶叶加工用电问题。1983年8月,宜昌县自主修建的最大水电站沙坪电站竣工。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夷陵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夏斗寅勾结杨森围攻武汉的紧要关头,宜昌县的武装力量开赴武汉,参加反击夏杨的战斗,大革命运动暂时处于低潮。曹壮父等到宜昌后,当即成立了中共宜昌县委,曹壮父任县委书记。正当大革命风暴再次掀起高潮的时刻,汪精卫集团也正在酝酿发动反革命政变。至此,宜昌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风暴,由于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惨遭失败。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夷陵革命老区柑橘生产发展

夷陵区柑橘生产历史悠久。历届宜昌县委、县政府,把柑橘作为老区主导产业,致力增加面积,改换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政策鼓励发展。1954年10月,宜昌县第一个柑橘生产合作社——黄陵庙柑橘生产合作社成立。1956年,县委总结黄陵庙柑橘生产合作社的经验,推动太平溪、三斗坪、莲沱三个区种柑橘实生苗。到1958年,全县柑橘面积增加到3360亩,产量上升到176吨。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市夷陵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中的整改成果

夷陵区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围绕边学边改,学改结合,一开始就改起来的要求,把整改落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对能够马上整改到位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整改销号839个。突出中心工作抓整改。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夷陵区革命老区文化事业蓬勃兴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委和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工作,用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形式,活跃文化生活,引导人民向上。第二年,全团人员大部分下放到桥边农场劳动,文工团再次被解散。是年,县文工团被县委授予甲等劳模单位称号。文化工作队全年行程700多公里,先后到4个区15个公社61个大队调研、宣传和辅导,演出120场,为基层培训出558名业余文艺骨干。1976年10月,党中央宣布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县文化馆全力辅导群众文化。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市夷陵区革命老区主题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夷陵区委着力改进和创新主题教育方式方法,切实解决具体问题,提升主题教育成效。2020年1月14日,夷陵区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系统总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对照党中央、省委、市委要求找差距,继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王玺玮指出,虽然夷陵区主题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县五四运动影响与发展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消息很快传遍全中国。宜昌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激情,在进步青年学生的影响下立即点燃。5月上旬,武汉15所学校举行集会,上街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革命行为,并成立宜昌学生联合会。同时成立宜昌各界外交后援会。在舆论的声援下,宜昌县人民抵制日货的反帝爱国斗争进一步发展。进步青年王均予、易吉光是这次群众运动的骨干分子。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夷陵区山地开发:历经艰辛,开山建园,取得巨大成果

为使山地开发健康快速,县委、县政府将山地开发纳入全县国民经济计划,实施开山建园工程,跟踪管理、考核兑现。1989年,县委、县政府在山地开发原定“两步走”目标任务基础上,新增了考核指标,概括为“872243”工程。县委的“872243”工程,通过多种形式贯彻,基本上家喻户晓。全县各地围绕872243工程制定规划,组织劳力实施。黄花乡、分乡镇宜保公路沿线8万亩光秃山寸草不生,水土流失已至G级,对环境和农田造成极大危害。
理论教育 2023-10-03

养羊合作社建设助力夷陵区发展

农村改革后,西北山区出现部分养羊专业户、合作社,养羊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1世纪以来,夷陵区涌现一批养羊合作社,带动养羊事业发展。宜昌成祥养羊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湖北省十强畜牧合作社”称号,理事长李红艳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宜昌市十大扶贫功臣等荣誉称号,被誉为“羊门女将”。
理论教育 2023-10-03

太平溪移民新镇:湖北省民间舞蹈之乡

太平溪,本名为坦平溪,后演变为太平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设有太平溪区、太平溪公社、太平溪镇。原太平溪镇政府所在地的老集镇,成为三峡工程库区淹没区。今日的太平溪集镇,位于三峡大坝左岸的烟竹园,为搬迁移民新镇。太平溪移民新镇,1996年开工建设。2012年,太平溪镇荣获“湖北省民间舞蹈之乡”称号。望家祠堂原址在太平溪镇伍厢庙村,属三峡工程一线水位淹没文物,于1997年拆除,2001年迁建于此。太平溪集镇移民文化特色突出。
理论教育 2023-10-03

宜昌市夷陵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经济发展带来的体育设施建设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夷陵区体育设施从数量、规模两个方面都有大的发展,尤其是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三大件的建设,更是走在全省前列。1992年,县政府投资732.3万元修建体育馆,1994年竣工。全民健身设施“431”工程稳步推进,全区有标准体育场地956个,晨晚练点360个,兴建300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建设基本社会体育全民健身路径182条,总面积94万平方米,城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
理论教育 2023-10-0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