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当代演绎

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当代演绎成果

“红色旅游”开展以来,延安的主题形象是“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在延安精神研究办公室主任郝丰年看来: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它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随着时代的进程,延安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历史发展到今天,延安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安身立命之本,业已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魂。延安精神得天独厚地具备了这个条件。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当代演绎

实事求是,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延安精神的当代演绎应该紧密联系我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不能脱离今天的实际抽象地理解和演绎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紧紧围绕这一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而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综上所述,延安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中国红色革命与中国历史的衔接,都将是研究的重点。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演绎

加之延安人稳重、实在、厚朴的民风,自尊、强悍、豪放的气质,综合构成古老而年轻、瑰丽而丰富,植根民间生活的延安黄土风情文化。我们应该追问一句:如此瑰丽而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如今在延安370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215.08万的人口中,还有多少群众基础?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演绎,参考书目及文献

9.《陕北旅游文化的丰厚底蕴及其开发利用价值》,洪济龙著,参见《陕北文化艺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15.《延安群众文化艺术丛书·论文集》,延安市群众艺术馆编,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20.延安时期的文献资料,如《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24.延安时期的各种文艺作品。25.延安市及所辖各县的志书。27.“十大集成”中涉及延安红色革命文化的部分内容。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市场化思考及演绎

我以为,既然开展“红色旅游”,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开展“红色旅游”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要通过“红色旅游”这个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找到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或者说,开展“红色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得红色景点市场化和世俗化的过程。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当代演绎

据此,所谓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技术资源通常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类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又称社会人文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什么是这诸多资源所蕴含的“道”呢?此乃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价值核心!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事实上,在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这个重大命题上,一向缺乏融多种学科集多种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就“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当代演绎”这个课题的开展而言,如果图省事,最便捷的路子是把该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局限在工具层面;如果想要触摸真正的意义,就必须借助于形而上的思考。我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采访,并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了解当下延安人的文化生活及精神信仰。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演绎

近几年来,由于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及当代演绎课题的需要,我在接触众多的走访对象时,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当地人口头频繁使用一个动词:“闹”。一个“闹”字,使延安人超越了现实的苦难。延安人祭出了这个“闹”字。近三百年来,肤施人的所有“闹腾”,在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延安之前,均为自娱自乐的花拳秀腿,并无助于社会的改良乃至革命——咥不了实活。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吸引游客

但就目前来讲,各地的“红色旅游”项目仍然带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今天开展“红色旅游”的机制则是商业机制。总之,中国“红色旅游”设计水平低下,开发尝试不足,吸引力有限。相关机构于2005年8月进行了游客问卷调查,并于9月进行了补充调查。共收到游客调查有效问卷1594份,其中游客问卷1180份,旅行社问卷414份。其中政治学习和观光游览,分别为46.3%和35.6%,休闲度假游客占10.3%。
理论教育 2023-09-29

陕西文化软实力的浓墨重彩

它的出版为整个陕西的文化艺术事业,为提高陕西文化软实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审视这套丛书,既有针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重大现实问题的探讨,又有对陕西革命历史文化、艺术基础理论、陕西民间文化乃至西北戏曲文化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及演绎

2008年,延安市人均GDP和人均财力两项均位居陕西省第一。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说,延安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但最关键的人和却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陕西省和延安市投入了数百万资金用于延安市文物保护。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延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体到我们这个课题,我坚信:延安地区的广大农民不仅是延安传统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延安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离开了他们,一切全都无从说起。
理论教育 2023-09-29

安塞腰鼓与紫阳民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整合与当代演绎

紫阳县在2002年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而安塞县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绘画之乡”“剪纸之乡”和“腰鼓之乡”,并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作为一个学者,我这次来紫阳是为一个叫作“关注农民文化需求”的课题做问卷调查,面对的问题与“振兴紫阳民歌”似乎有些关联之处。说到紫阳民歌,她说不只是她不喜欢,她所认识的一班小姐妹中,基本上也没人喜欢。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政府主导,红色文化资源整合

当年延安的宝塔之所以能够指引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航程,不仅因为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也是因为边区政府一系列执政为民的主张得到了延安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今天这座宝塔能否为中国文明的未来进程起到某种榜样作用,这座宝塔的所在地延安能否做出样板,延安地区的党政领导的执政水平将会显得举足轻重。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旅游:整合资源,避免商业化

“红色旅游”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专有汉语名词。事实上,有些“红色旅游”的景点已经出现严重的商业化倾向。为“红色旅游”大张旗鼓地造势,这本应是媒体的一个重头戏。同其他历史人文景点一样,延安的“红色旅游”景点周围也充斥了各种商铺,向游客兜售各种与红色有关无关的纪念品。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今天,许多人将红色资源看成是红色资本。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及当代演绎

绿色,还是绿色,绵延不绝。延安的葱笼绿意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由此,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的延安种植着215万亩苹果树,总产138万吨,而延安年接待旅客高达650万人次之多,旅游综合收入高达35亿元,塑造了延安的新骄傲。在笔者看来,延安当地政府在用来衬托红色的“绿色”上做文章时,不应忽略下面一个重要内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我国水利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大型水土保持项目。
理论教育 2023-09-29

延安红色革命文化整合与演绎

延安人的精神如何,信仰如何?因为延安人,特别是占延安人大多数的延安农民,才是延安精神活的载体。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句热情地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理论教育 2023-09-2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