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医疗保险:含义与特征

此外,医疗保险还具有其他一些社会保险制度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其他社会风险的发生通常不同时具备上述特征。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与主体最多。
理论教育 2023-07-27

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社会保障概论》

工伤保险制度历史悠久。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并非遵循某一固定模式。同时,众多地方性工人协会对救济项目的实施,为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现成的机构。事实上,除了工伤保险外,整个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过程中,直接利用现成的工人保险机制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做法。这再次印证了工伤保险制度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国情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工伤保险制度不存在完全统一的发展模式。
理论教育 2023-07-27

养老保险与人寿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障概论

人寿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只能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而商业人寿保险是为全体公民开办的,只要有缴纳保险费的能力都可以自愿投保。而人寿保险则是在国家法令保护之下,由公民个人自愿参加,其待遇水平取决于投保人缴纳保费的多少。养老保险是以被保险人达到规定年龄后继续生存为保险支付条件,一旦死亡支付立即终止;而人寿保险除生存保险外,还有死亡保险和生死保险。
理论教育 2023-07-27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社会保障概论

目前我国工伤保险仍以工伤补偿为主,主要通过对工伤人员的经济补偿来保障他们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但单纯的工伤补偿并不是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应有之义。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伤保险制度都把工伤补偿和工伤预防、职业康复紧紧结合在一起,并将重点放在工伤事故的预防上,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康复帮助。这主要是因为对现有的工伤保险制度贯彻不力,一些按制度规定应该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实际上并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制度。
理论教育 2023-07-27

中国住房保障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保障手段比较单一,财政、金融和税收方面的系统配套支持政策还显得不足。自实行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我国住房保障的主要途径是实行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公共租赁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状况是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宗旨。
理论教育 2023-07-27

农民工住房保障:社会保障概论

对农民工的定位问题成为解决与农民工相关问题的最基本的前提。政府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发达省份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大中城市先行,欠发达省份城市、中西部城市、小城镇积极跟进。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工住房保障,在房源的筹措上应拓宽渠道。有效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该走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之路。
理论教育 2023-07-27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给付和投资运营管理:社会保障概论

基金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性,若管理不善可能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养老保险基金如何保值增值,如何有效监管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在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中都采取审慎的态度。如果资金因投资而冻结于某项固定用途而无法脱手兑现时,势必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养老保障体系整体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影响。获得较高的收益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直接目的。
理论教育 2023-07-27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史

从保险对象来看,则存在着保险与风险不对称的问题,形成了失业保险制度的结构性缺陷。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这是我国失业保险发展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从此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得以正式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失业保险制度最终是要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
理论教育 2023-07-27

社会福利分类:现金给付、实物给付、社会服务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社会福利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二)现金给付、实物给付与社会服务按照社会福利资源提供的具体形式来划分,社会福利可以分为现金给付、实物给付与社会服务。全民性福利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不论贫富皆有资格享受福利服务。对社会福利这种分类将会在下一节中着重介绍。
理论教育 2023-07-27

社会保障概论: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支付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引起了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坚持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流动性原则对于保障参保者的基本医疗费用支出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的直接目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是社会医疗保险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监督主要是指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
理论教育 2023-07-27

社会保障概论:国际学者及组织界定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关于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也非常多。[8]国际劳工组织把社会保障界定为:社会保障“它基本上可以解释为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与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害进行斗争,提供医疗保险以及对有子女家庭提供补贴”。
理论教育 2023-07-27

社会保障学科的性质——从《社会保障概论》中获取的成果

社会保障这门学科并不是一开始就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即使到目前,其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特征依然明显。其中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主要有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保险学、管理学、法学。目前,依然有许多学者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保险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保障问题。综上所述,由于社会保障学科研究历史短,和其他学科交叉程度强,更倾向于政策研究,因此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应用性社会科学。
理论教育 2023-07-27

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社保概论

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在社会保障萌芽阶段,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防止社会动乱,采取了救灾济贫措施,这是统治者介入社会保障仅有的目标。统治者的社会救济意愿促进了早期社会保障的萌芽。公元前551年出生的中国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大同社会”的主张。[7]中国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都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7-27

强制储蓄性养老保险模式——《社会保障概论》书籍简介

强制储蓄的养老保险模式是国家根据有关社会保障法的规定,将企业和职工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存入职工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强制储蓄性的养老保险模式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和智利的商业化管理的个人账户制最为典型。对于企业而言,在旧制度中,雇主承担的养老保险费是拉美地区最高的,费率为20%,致使企业负
理论教育 2023-07-27

工伤保险给付标准详解

工伤保险的给付内容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具体规定,但是各国在一些基本内容的保障上则有着较为明确的共性。[2]一般而言,工伤保险的给付标准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此外还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政策措施、思想文化有关。暂时性伤残的给付水平要略低于伤残前的个人工资水平。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可以保障受伤害者的生活水平不受到太大的冲击,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伤保险基金,节约资源,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理论教育 2023-07-27

中国养老保险改革趋势:社会保障概论

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截至目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均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财务制度。
理论教育 2023-07-2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