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基于理论和浦东新区实证分析

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条件

另一方面,作为区域资源配置中的绝对主体,市场通过相关机制反馈经济与社会的创新需求及投资意向,不断驱动区域创新要素及组织的优化组合,积极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相衔接。
理论教育 2023-06-11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演进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战略基本是在20世纪末确定的。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因此,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目标的确立加剧了上海提升创新能力的现实紧迫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是上海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理论教育 2023-06-11

上海应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迎接全球城市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灵魂,科技创新正前所未有地成为领先城市保持活力、后发城市赶超的重要动力。因此,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将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放在上海建设综合性全球城市的框架下研究。二是作为全球科创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尚需提升。从全球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将成为具有战略性网络枢纽节点的全球城市的必定要扮演的角色。
理论教育 2023-06-11

浦东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全球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承载地,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的未来发展更应注重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继续引领全市全国高质量发展,加快向全球高质量发展标志性区域进军。因此,浦东要提升区域供给体系的有效性,需要加快布局有利于新区战略发展的新的热点和潜力产业,如人工智能等,积极规划建设相关产业孵化基地,重点引入高成长性企业。
理论教育 2023-06-11

区域文化的作用机制对开放式创新体系的促进

区域文化对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区域经济模式的形成文化模式是指一个区域的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相互交融、相互汇合的特有方式。区域创新文化能对区域创新产生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培育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因此,区域文化有利于区域内人才流动这一特征对于区域技术扩散有着积极影响,对于区域创新体系内的技术学习交互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理论教育 2023-06-11

上海浦东区需求面政策概述

需求面政策主要是政府采购系列政策。作为上海市一级地方政府,浦东没有独立的立法权,因此,在需求面政策来看,主要是配套和执行上海市采购系列政策。2007年,上海又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政府采购的政策文件。政府采购作为需求面政策主要形式的作用在特定的新形势下也没有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
理论教育 2023-06-11

浦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

总体上来看,浦东产学研合作具有覆盖面广、目的性强的特点,主要以短期项目合作为主,缺少长期战略性合作。在这新形势下,浦东作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理论教育 2023-06-11

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转移的障碍与应对策略

有关知识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因素研究历来是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领域和热点课题。[11]由于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是区域学习的核心,因此我们讨论的区域知识转移的障碍也主要围绕企业来展开的,重点关注企业或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障碍。(三)人员流动的障碍人员流动是促进知识流动的重要渠道,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内的人员流动包括组织间的人员流动和组织内不同岗位间的人员流动两种形式。
理论教育 2023-06-11

跨国研发中心对东道国NIS的影响与创新国际化问题分析

邓宁认为跨国研发中心对东道国NIS存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弗兰斯曼从日本NIS及其国际化程度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指标。帕特洛、帕维特和维嘉长期研究了NIS及企业创新国际化问题,发现本国NIS比其他国家NIS对企业影响更大;与其他领域国际化相比,创新国际化明显滞后。崔新健就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及其发展路径开展研究,分析了开放式NIS的类型与构成要素,类型不同则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不同的发展状态。
理论教育 2023-06-11

浦东经济: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演进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自宣布开发开放以来,浦东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从相关重要指标来看,截至2018年12月底,浦东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大多都位居了历史最高峰值。
理论教育 2023-06-11

张江企业创新活力突显

经过多年的要素集聚和制度创新,张江企业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区域创新浓度不断提高,创新环境也实现了较大改善。具体而言:根据浦东新区统计调查大队2018年针对张江企业的大调查显示,园区有1393家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0.6%,园区企业创新活跃度整体较高。可见,张江企业创新的活动大多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业务展开的。张江企业大多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创新网络,积极开展创新合作活动,整合创新资源。
理论教育 2023-06-11

实证研究:区域创新体系探析

国外学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一)欧洲地区的实证研究目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中,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最多,许多研究都是在欧盟资助的大型项目基础上展开的。(二)北美地区的实证研究北美地区的创新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这些地区都拥有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和有效的制度支持,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创新体系。学者们总结了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创新体系发展提供借鉴。
理论教育 2023-06-11

技术活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而张江同期所申请及授权的国际专利还处于较低数量级。其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高于海淀的3.7%和深圳的0.3%。此外,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内资企业地位明显式微。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为例来看,外资企业的产值贡献率由2000年的67.8%蹿升至2007年的93.3%,表明外资企业已在上海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理论教育 2023-06-11

思考如何建立有效治理机制

要克服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内知识转移的诸多障碍,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调控和治理机制,推动区域内外的知识流动,从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反之,信用缺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产生猜疑、戒备和不必要的防范,结果会限制和妨碍主体间的相互交流,阻碍区域知识的流动,最终会使得制度性交易成本攀升。
理论教育 2023-06-11

区域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内学习的激励效应分析

区域社会资本对技术学习的激励效应对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非常重要,是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获得独特的创新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内在支撑。其次,区域社会资本能够推动区域各主体加强合作。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主体的吸纳会反过来优化区域网络体系,优化后的网络体系又会助推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壮大,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扩散社会系统。
理论教育 2023-06-11

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内涵探究

(一)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界定全球城市是基于全球网络广泛交流联系,具有全球资源流动与配置战略地位功能,在全球经济事务协调与组织中扮演超越国家范围关键角色,有重大影响力和作用力的主要节点城市。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主要具有三个性质:一是高效联通性。另一方面,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处在不断演化之中。
理论教育 2023-06-1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