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黔江故事

羊肚菌:打造助农增收的黄金产业

经过复杂琐碎的准备,一个占地150多亩的羊肚菌栽培基地逐渐成型。基地产出的羊肚菌品质好,销路不愁。王方海、王帮龙、卢邦伟在晾晒羊肚菌“我想用羊肚菌这个产业,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增收。”在羊肚菌种植的5个多月时间,支付务工报酬近60万元,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2018年荣获“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称号。2017年,合作社发起成立了黔江区羊肚菌产业技术协会,全区种植面积3000亩,黔江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羊肚菌产业基地。
理论教育 2023-06-03

建设三联三促机制,打造一流扶贫铁军

一是明确标准选“准”。二是规范程序保“准”。层层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三是因村派人促“准”。全国驻村帮扶工作培训班在黔江举办“内力+外力”联合,延伸扩面促“战绩提升”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桥梁纽带、头雁带动作用,推动脱贫攻坚向“长、远、实”拓展延伸。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干部210余人齐聚黔江参加培训,学习黔江经验。
理论教育 2023-06-03

姚元和:知行合一的扶贫先锋

为吃透村情,他开展了为期40天的“全户调查”姚元和现任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系重庆市作协会员、黔江区作协理事。姚元和在贫困户家里调查了解情况为解剖麻雀,他撰写了40万字的“脱贫攻坚手记”在驻村工作期间,姚元和撰写了40万字的“脱贫攻坚手记”,目的是解剖麻雀,见微知著,推动工作。刘建生认为,姚元和作为知行合一的扶贫人,这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
理论教育 2023-06-03

小额贷款助力产业发展,助跑金凤凰

2016年,秦安全的老伴去世后,秦安全、秦炳林、秦煜峰一家三代人都成了“光棍”。为了解决煮酒缺钱的事,书记在他家堂屋给农商行黄溪分理处负责人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黄溪分理处派信贷员到秦炳林家调研,快速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18年上半年,卖23头猪收入3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同时引来了“金凤凰”。2017年农历九月十二,秦安全的孙子秦煜峰与岳欣举行了婚礼。2018年农历正月初八,秦安全的儿子秦炳林也和付正芳结为夫妻。
理论教育 2023-06-03

选树致富的领头者:打好三张牌

用足用活亲情、政策、环境“三张牌”,外引内联、借智聚才,先后引进培养返乡农民工李清华、大学毕业生简义相、退伍老军人王贞六等一批颇具代表性的致富“领头雁”。借助政策“东风”,简义相放弃重庆主城优越生活条件和高薪工作,返乡带领村民种植银耳、菌类、金丝皇菊花、杭白菊,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理论教育 2023-06-03

黔江历史:从贫穷落后到脱贫攻坚

贫穷是黔江的历史主色。清朝建立后,黔江县属重庆府。清朝晚期,黔江受到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军阀混战、苛捐杂税、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等影响,贫穷落后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小南海板夹溪村村民龚昌荣等投身工农红军,成立了黔江红军游击大队。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黔江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黔江开启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举全区之力、汇全民之智向贫困宣战,脱贫攻坚步入快车道。
理论教育 2023-06-03

多元化增收路线:强化资源资本统筹

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增收产业。深化直供市卫生健康委扶贫集团单位“爱心菜”计划,建成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成功推出电商公共品牌——“山韵黔江”和“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脆红李之乡”,打通“山货出山、网货下乡”,持续增加群众“钱袋子”收入。另一方面创新机制多元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推广“五分工作法”“以羊还贷”等成功做法,设立2000万元扶贫贷款风险金,撬动银行加大小额扶贫信贷投放量。
理论教育 2023-06-03

政府与村民携手致富:易地扶贫搬迁改变命运

曹家河易地扶贫搬迁点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200万元,村民自筹400多万元。30多岁的何茂华说到易地搬迁带来的好处时开心地笑着说。何茂华的丈夫在外地打工。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后,何茂华就买来电脑,安上宽带,在网上开了个服装店,坐在家里每月能挣1000多元,还照顾了孩子。“易地扶贫搬迁把拿锄把的农民变成了点鼠标的网民。”阿蓬江畔的移民新村“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把村民搬出了滑坡带,而且还让村民住得舒服、生活得开心。”
理论教育 2023-06-03

关注德善社大爱黔江公益活动

2015年11月11日,李鹏、欧波、邓玉梅三人发起成立了“以德为宗旨,以善为根本,以社会为责任”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德善社。德善社成员看望留守儿童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三年多来,德善社爱心团队由当初的几人壮大为2600多人。2017年11月,德善社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评为重庆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图书馆、民族文化宫、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以及乡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彰显了黔江人的品位。
理论教育 2023-06-03

实施两项助力,解决入学与贫困问题

切实解决随迁子女、“三残”儿童等入学问题。实施健康扶贫,斩断大病慢病穷根。针对因病致贫率高达48%的现状,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解决群众就近“看病难”问题。建立特需药品代购制度,由患者提出申请、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联合采购中心向有资质的医药公司代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解决特需药品短缺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6-03

创新山海协作机制,东西协作示范展现亮点

加强协作机制探索,实化细化帮扶措施,深度协作促脱贫。日照市两区两县与黔江乡镇开展结对,8个乡镇与黔江9个村结成对子。日照市29家民营骨干企业与黔江29个深度贫困村实现“村企结对”。创新打造“山海”旅游扶贫协作模式,出台两地游客门票互免政策,实行两地旅游资源捆绑推介、联合促销。创新消费扶贫协作模式,在日照市新玛特超市设立“黔江农特产品展销专柜”,元旦、春节期间黔江生态农产品在日照市销售额达30万元以上。
理论教育 2023-06-03

夯实致富之路:优化三个联动策略

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党建+企业+农户”的模式,由所在地基层支部做好致富带头人与农户的对接,以“兴转促”行动为契机,为致富带头人加油鼓劲、排忧解难。发动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签订保护价包干收购协议,防止产品滞销价贱伤农。白石镇致富带头人张茂家创办的苕粉厂,产品供不应求
理论教育 2023-06-03

一袋爱意:区电大副校长的深情之举与帮扶故事

一天,区电大副校长王明亮家的小区门卫室放了一袋大米,据说是一个姑娘送给他家的。王明亮百感交集地收下了那袋价值100元的大米,在表示感谢的同时,硬给了200元作为回报。临近退休的王明亮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后,按照区委、区政府“一对一”结对帮扶的要求,主动提出帮扶向培照。2018年8月,向培照住院,王明亮多次到医院看望他。干了将近两年后,王明亮卸下了第一书记的担子,重新返回单位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6-03

王贞六送中蜂助贫困户脱贫

2017年7月10日,黑溪镇胜地社区村民王贞六做出一个“惊人之举”:送出35桶中蜂助村里的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2014年,王贞六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初,王贞六的中蜂已发展到205桶。王贞六结合各户的贫困程度,向每户赠送1桶或2桶中蜂,总共向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出了35桶中蜂。王贞六不仅送蜜蜂,还送技术。2019年11月,王贞六被重庆市有关部门授予“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理论教育 2023-06-03

小南海水成功运抵黔江城:解决10万人用水问题

艰苦奋战8年,消耗450多万个劳动工日,1980年12月5日,终于修通了二十多公里长的总干渠,将小南海水引进了县城。1991年1月,在水利部和四川省水电厅的大力支持下,黔江实施小南海引水续建改造工程,同年7月底完成渠道整治,实现“紧急、简易、安全”通水到县城。至此,小南海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共新增灌溉面积1.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解决了黔江城区10万人生活生产用水和沿线3.6万人、2.9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6-03

肖鸣: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宗旨

面对村组干部、群众的牢骚、埋怨乃至指责,肖鸣以浅显易懂的两句话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与解决办法。每当暴风雨雪天气,肖鸣都要带上村组干部开展全面巡查、排危、抢险。经肖鸣多方协调及资助,小谢娜顺利踏入了幼儿园大门,户口也得以落实。2018年3月,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放弃回到重庆主城机关的机会,毅然选择留在山村,用实际行动躬身践行为民宗旨。
理论教育 2023-06-0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