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模式与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探究三支柱模式的实现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养老保障模式是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三种养老保险组成,被称为保险三支柱。从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险“三支柱”保障模式来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具有相当的优势,因为企业职工可以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偿以及此外的企业年金的双重补偿,然而,城乡居民没有所属企业,缺乏企业年金支持,同时在缴费标准上要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相对较低。
理论教育 2023-05-3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探析

目前来说,养老保险制度上达到了全覆盖,下一阶段的任务应该是缩短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距。2014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并实施,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理论教育 2023-05-31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但毕竟因为国情不同,尤其是我国城乡二元化程度很深、地区间发展差距大,养老保险发展起点较低,部分西方学者观点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深刻性,没有从多角度挖掘现存问题的根源,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专项研究更是少见且略显不适,其研究显示出局限性。
理论教育 2023-05-31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适应当地情况的优化策略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其次,应根据我国东中西地区差异,从东向西梯度、分层次推进,不可“一刀切”。我国农村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制度及农民的保险意识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在分类推进的过程中,还应立足农村和农民的实际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形式。
理论教育 2023-05-31

如何提高替代率水平

“新五支柱”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中各支柱的缴费率和替代率水平如下:零支柱由政府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2%为全体国民缴纳国民年金,折算后的替代率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76%。第一支柱由参保个人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88%~7.65%缴纳强制性个人账户基金,折算后的替代率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2.94%~14.39%。第三支柱是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部分,由企业及职工自愿缴纳,因此缴费率与替代率具有弹性。
理论教育 2023-05-31

非缴费型第零支柱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具有相应的缴费能力以后,非缴费性的零支柱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缴费性的第一支柱作为覆盖全民的基础养老金。而“零支柱”则以社会救助为主,以仅依靠第一支柱养老金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老年人给予一定程度的生活救助,因此,其责任主体为政府。
理论教育 2023-05-31

财政支出的预测分析与优化

图5-10灰色预测模型拟合图为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我国财政支出进行再次预测,利用Matlab 7.0软件中进行编程运算,得到偏最小二乘法预测值拟合图像,如图5-11所示。表5-19国家财政支出预测值(续表)表5-20为政府为全体退休居民发放国民年金的数额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理论教育 2023-05-31

保障与发展相适应的重要性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方面需要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需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的公共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中央财政对参保居民普惠性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支付;二是地方财政对参保居民的缴费补贴。当然前面也提到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互适应,因此,养老保障水平要寻求一个合适的“度”。
理论教育 2023-05-31

如何计算企业缴费能力及分析与实操

由式(7-3)可得企业的最高缴费率,测算结果如表7-3所示。表7-4不同类型企业可以负担的企业年金最高缴费率分析上表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不同形式的企业所能够负担企业年金缴费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
理论教育 2023-05-31

苏州模式:转型升级,产业转移与人才引进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苏州采取进一步放开人群,“农保”与“城保”的自由转换。首先是完善“土保”制度,实现土地与“城保”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提高“农保”向“城保”转换的可行性以及力度。
理论教育 2023-05-31

全国人口总量的未来预测

vi假设各年龄阶段的人口死亡率及存活率稳定不变。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之后,根据资料调查所得的适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强烈程度将生育政策参数设为1.75和2,分析不同政策参数影响下,我国未来总人口的数量及其结构变化趋势。总人口子系统是总人口数量的仿真模拟。在这三种情境下,总人口数量在预测期间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图5-3不同情境下人口总数预测图表5-3不同情境下人口结构预测(续表)
理论教育 2023-05-31

最优缴费率模型的测算与应用

1)确定在职人员和政府的目标函数模型与最优缴费率假设在经济模型中存在三个主体,分别为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和政府。政府按照社会统筹缴费率向在职人员收取养老保险费用,并按照现收现付制的原则将保险费转化为养老金,发放给已经退休的人员。2)最优企业社会统筹费率资本存量、工资和利率。如果将基准确定为社会平均工资,则企业的最优缴费率为26.40%。
理论教育 2023-05-31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尤其,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提升了农民的保障水平。同时,国家应该监督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商的运营和管理,防范养老保险基金会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有效、可持续推进。“三支柱”模式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养老保险制度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理论教育 2023-05-31

城乡统筹理论发展脉络简析

虽然上述理论提出了加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城乡分割的范畴,这两种理论是带有明显城市偏向性的城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投资,通过上述措施的扩散效应发展乡村地区。道格拉斯从城乡相互依赖的角度提出了区域网络发展模型。
理论教育 2023-05-31

如何计算国民年金替代率?

根据上表对国民年金替代率的测算,可以发现随着缴费年限的延长,城乡居民领到国民年金的替代率也在不断提高,可以推断当参保人年满60岁、65岁时,国民年金替代率将达到10%左右。表5-16为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数时,国民年金替代率的计算结果。
理论教育 2023-05-31

加大财政支持,缓解企业负担

政府作为养老保障体制的主导者,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其中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持至关重要。第一支柱要实现广覆盖的目标,必须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养老保险费率相比,我国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明显偏高。过高的缴费率不仅提高了缴费性第一支柱的门槛,而且妨碍自愿性职业年金的发展。因此,我国社会统筹作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第二支柱要能覆盖全民,必须适当降低缴费率,如表8-5所示。
理论教育 2023-05-3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