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失衡及其矫正

马克思理论:资本主义下不可调和的劳资利益冲突

在马克思看来,劳资利益关系表现为一种冲突和对抗,雇主和劳动者之间先天是不稳定和冲突的。[11]马克思在劳资利益的阶级对抗性问题上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利益是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阶级斗争是“基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12]。[13]马克思主义认为劳资利益从商品的流通领域来看是平等公正的,遵循着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但是离开了流通领域的虚假表象,只有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发掘劳资利益失衡的本质。
理论教育 2023-05-29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失衡的法律原因分析

劳资利益的平衡需要通过劳资共决制度、劳动工资制度、劳动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制度以及劳动监察和救济法律制度五种法律制度来保障和实现。劳动合同制度是实现劳资利益平衡的核心,是通过劳资权利之间的合理分配来实现劳资利益合理分配的问题,通过劳资权利的制衡,来平衡二者的利益。
理论教育 2023-05-29

超时工资规定存在漏洞

《劳动法》第37条规定了计件工作的劳动者按定额确定劳动报酬,至于确定定额的参考因素、确定定额的方法,立法没有提及,只笼统规定按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定额,资方往往制定一个非常高的定额,即使是劳动效率最高的劳动者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不得不超过法定时间进行工作,否则连基本工资都无法得到。
理论教育 2023-05-29

避免以资为本思想的误区

“以资为本”主张人们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资本来进行,生产活动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本的增值,资本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支配和主导的地位。为了满足外商投资企业的要求,有的政府部门甚至与非公有制企业为伍,共同压制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侵害劳动者的利益。在以资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投资总量也在增长,GDP总量也就不断在增长。
理论教育 2023-05-29

工会职能弱化:不能发挥决策参与作用

工会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职责即是与资方进行谈判,使劳方所获得的劳动条件尽量合理,工会在平衡劳资利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会的协调作用只意味着在劳资关系中,有了工会的参与,增强了劳方的谈判能力,让劳动条件不再由资方单独决定,从而减少冲突。如《工会法》第6条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理论教育 2023-05-29

劳资收入差距扩大:工资与利润分配不合理

劳动和资本收益的差距是由工资和利润分配的比例不合理造成的。如此一来,劳资双方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在不断积累财富,劳动则在不断积累贫穷。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收入的差距更为明显。根据调查,湖北省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立案查处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案,绝大部分是发生在私企、外资和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中。
理论教育 2023-05-29

规范劳动定额与薪资结构

诚然,由于不同企业的生产率不同,不同行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定额也会发生变化,立法难以计算或确定一个统一的定额,但无论如何,一个企业内大多数劳动者都无法完成的定额一定不是合理的定额。立法中应当明确规定确定加班费应当以劳动者月工资总额作为基数,避免资方在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形下任意对工资基数进行理解。管理规范的企业较少罔顾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任意超时加班。
理论教育 2023-05-29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过程

这一时期马克思用“异化”来描述劳资关系,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产生的标志,但是这一阶段马克思还没有形成唯物史观,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分析劳资关系。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这部著作系统、科学地分析了劳资之间的对立。
理论教育 2023-05-29

外资流入对中国劳资关系的实践意义

本选题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利益关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外资的流入在思想、方法和规制上对现存的劳资关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中国劳资关系状况严峻,突出表现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理论教育 2023-05-29

劳动成本缩减与资方利润增加

例如,位于武汉泛海国际Soho城的某公司,要求其职工工作到22点左右,但是不发加班费,称其员工是销售人员,多劳多得,不存在强制加班问题,工资是底薪加提成,不存在加班费的问题。如武汉某建筑公司在夏季的高温气候下,对露天工作的工人没有提供高温劳动保护,在最高温时段仍然安排工人作业,且未支付高温补贴。
理论教育 2023-05-29

参与决策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不足

我国没有明确赋予劳方决策权,自然没有参与决策的劳动者的保障问题。由于劳动者人数众多,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人才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这些劳动者作为劳方利益的代表,他们所作出的决策惠及全体劳动者。可以说参与决策的劳动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这是一份权利,更是一份责任。其次,参与决策中与资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利益的保障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5-29

工资、利润分配规定亟待优化

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招工难折射出劳动者对不能分享经济成果的不满,是对利益分配不公的无声抗议,而现有的工资分配制度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显得捉襟见肘,工资分配的法律规定不合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下面就我国具体的工资分配规定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并予以完善,以期摆脱实施困境,平衡劳资利益。
理论教育 2023-05-29

劳方与资方的利益关系及其产生的矛盾

劳方和资方是劳资利益关系的两方主体。劳动者是劳方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劳方主体首先要明确劳动者的内涵。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身份上的隶属性。因此,工会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博弈的产物,它由个体劳动者结合而成,形成劳动者集体,为劳动者争取利益,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情形下,资本所有者就是资方。最后,劳资矛盾往往表现为劳动者和企业经营者的矛盾。
理论教育 2023-05-29

劳资关系平衡:实现自由和利益平等

劳资力量对比的失衡让自由成为对劳动者的限制。因此有必要为了劳动者的自由而让资方做出一些退让,而法律能做的就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来实现人的自由。立法应当保证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追求利益自由时不被他方侵害,防止在不平等、不对等的条件下滥用“自由”的情形发生,避免把双方的自由变成单方的自由。
理论教育 2023-05-29

优化集体谈判制度方案

因此立法在赋予劳方集体谈判权的同时,也对资方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如果资方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劳方进行集体谈判,或者虽然同意谈判但是随意更改劳方提出的谈判事项或者强迫对方按自己的意志进行谈判的,则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我国立法应当适当限制集体谈判的事项。
理论教育 2023-05-29

职场中的辞职与辞退权失衡问题

1.预告辞职权和预告辞退权利失衡《劳动法》第31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7条都赋予了劳方单方预告解除权,这种类型的解除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即可,劳方的解除权属于无条件的解除权,可见,劳方在解除与资方的合同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综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
理论教育 2023-05-2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