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发展理论与实践以石家庄为例

正太铁路与近代城市的兴起(1949年以前)

石家庄是一个因铁路兴建而兴起的城市。铁路的修建和工业生产的新需求,吸引了成批的农村人口涌往城市,使石家庄市快速成长为华北地区的新兴城市。图4-31939年石家庄都市计划图资料来源: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铁路在近代城市兴起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是由近代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从表4-1可以看出,经过短短三十多年的发展,石家庄已经成为一个拥有5万—1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
理论教育 2023-06-09

强化制度创新和法律保障:推进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乡统筹规划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规划或者新农村建设规划,它涉及很多制度性因素的层面,因此亟须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制度创新。但为了使城乡统筹规划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行,有必要加快与城乡统筹规划配套的相关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还有学者认为城乡统筹规划是被赋予了更多公共政策属性的规划,制度创新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土地、人口流动与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等几个方面。
理论教育 2023-06-09

石家庄城乡空间演变:计划经济时期的变迁(1955-1975年)

新中国成立后,石家庄完成恢复生产任务。按照石家庄城市总体规划的描述,有石沧、石获(鹿)、石铜(冶)等六条公路向郊区延伸,且运量很大。总体上看,石家庄城市在这个时期是单中心、以填空补实式向周边扩展的。其主要原因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二是1968年石家庄市成为省会,省政府和直属机关迁入后选址建设在铁路以西,牵动城市大规模向西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9

鼓励农民提高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有学者研究,中东欧国家非农收入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分别是家庭内部非农活动、农村小城镇的非农业活动、大城市的非农业活动、家庭成员从城市中的汇款、家庭成员从国外的汇款。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家庭非农收入的真正来源。中东欧国家农民兼业现象表明农业不再是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农就业收入才是提高收入的源泉。
理论教育 2023-06-09

外围县市功能布局调整策略

随着中心城区的工业不断向外围县市搬迁,结合外围县市自身的都市农业和旅游功能,外围县市未来发展的功能布局逐步确立。总体上看,随着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扩散,外围四县市将成为纺织、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原材料加工业发展和布局的重心地区。同时,外围四县市在生活居住、休闲旅游、都市农业等方面的功能也初步具备。另外,外围县市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理论教育 2023-06-09

统一规划和管理新市镇建设

新镇规划理论被誉为“英国城市规划皇冠上的明珠”。石家庄在2010年的城乡统筹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市镇,这为从空间上集聚产业和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也能促进新社区和新市镇的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路径,盘活农村土地资产、促进农民增收,是确保“新市镇”得以建成的重要抓手。
理论教育 2023-06-09

渐进式推进新民居建设计划

“新民居建设”初衷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至于是原地建设还是异地建设,都容易变相地成为了政府为腾挪土地指标的驱赶行为。对于石家庄村落规模较大、村落密度较为密集的情况而言,推进“新民居建设”必将是一个缓慢而且慎重的过程。以位于东部平原区的黄壁庄镇为例,它地处水源保护地,因此保护大于发展,他们也想进行新民居建设,却苦于无资金支持。表6-1鹿泉市新民居建设农民意愿实地调查数据来源:实地调查,2010
理论教育 2023-06-09

推拉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英国经济学家拉文斯坦等人最早提出了推—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于是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如人口学家E.S.李在1966年美国《人口学》杂志上发表题为《迁移理论》的文章中,对推—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将影响迁移的因素进一步概括为4个方面: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各种中间障碍;个人因素。中间障碍主要指移民限制规定以及迁移距离等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6-09

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城镇化是通过农村工业化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并获得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从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农村城镇化不但表现为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等物化的城镇化,还表现为农民意识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意识和生活方式转变的无形的城镇化。发展经济学家路易斯提出了农村小城镇理论。
理论教育 2023-06-09

农地产出高,城乡差别缩小

图5-1都市区各县市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8.进一步对比分析,石家庄四县市的一产劳均生产率高于成都、重庆、上海和天津,而二三产的劳均生产率则低于天津和上海,两者的比值说明都市区四县市的工农级差小,从而导致城乡差距小。
理论教育 2023-06-09

发展小城镇,实现城市和乡村的顺畅衔接

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总是呈现先天不足的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城镇的发展始终以国家宏观层面的制度背景作为自身的发展特点。有一种发展小城镇的观念是要不得的,不少地方把小城镇发展简单地理解为追求实现完整的城镇体系,其后果是引起城市更加扩张性外延式发展,削弱了小城镇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性。
理论教育 2023-06-09

鹿泉市城乡一体化规划乡镇调查问卷详解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为科学编制《石家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在新的《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背景下,规划编制组对全市乡镇庄进行乡镇庄基本情况的调查,以便科学制定全市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负责联络人:电话:调查单位:石家庄市人民政府2010年5月一、乡镇概况1.本乡镇截至2009年年底,共有行政村________个,自然村________个。
理论教育 2023-06-09

注重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体制

中东欧国家在城乡统筹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互促进,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良性循环。这与中东欧国家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就业的趋势紧密相连。
理论教育 2023-06-09

城乡划分的界限及问题

1)中心城区—外围县市这个层面属于宏观层面的城乡关系,主要考虑了中心城区辐射力作用下外围县市的变化,以及外围县市变化后对中心城区产生的影响。2)县城—乡镇这个层面属于中观层面的城乡关系,主要从城镇体系考虑县城与乡镇之间物质的联系,它在城乡关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是传统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内容。图1-5城乡的界定——三个尺度的城乡关系图1-6城乡空间联系示意图
理论教育 2023-06-09

推动小城镇促进政策实现优化

表3-4是韩国小城镇促进政策总结表,可以看出韩国的小城镇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营造城镇阶段、营造小城镇阶段、开发小城镇阶段。表3-4韩国小城镇促进政策总结表资料来源:[韩]权晤赫.韩国小城镇政策展开过程与发展方向[C]//韩国地方行政研究院.小城镇开发,如何进行,2002.新农村“造村”运动后,韩国的农户为155.8万户,农业人口516.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9%,户均耕地1.3hm2。
理论教育 2023-06-09

国内研究进展与评述

图1-3自下而上式城镇化的运行系统资料来源: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2-21.“自下而上”。图1-4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多元形式资料来源:曹广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发展变化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8.除上述动力机制以外,还有学者总结了其他动力机制。关于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主流观点是以小城镇为依托,强化“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带动农村地区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