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与区域示范相关问题战略研究

如何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利用?——建议与政策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旱作农业节水利用的投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形成国家、集体、个人的多层级、多渠道的投入格局。制定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建立推进旱作农业节水利用技术发展的补偿机制,支持节水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对采购与使用农业节水技术设施设备进行财政补贴。
理论教育 2023-06-12

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战略地位与挑战

西北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治理环境突出问题,对于西北地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西北半干旱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多、比重大,2013年农民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92%。四是维护民族团结、确保区域稳定的重要保障。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农牧业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表1-1西北半干旱地区地理范围图1-1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地理区位
理论教育 2023-06-12

陕西省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宝鸡核桃、板栗种植面积最大,渭南花椒种植面积最大,分别9.16万hm2、0.41万hm2、5.23万hm2;宝鸡核桃、西安板栗、渭南花椒产量最大,分别2.63万吨、0.44万吨、4.01万吨。
理论教育 2023-06-12

优势农业产业特征分析

最后,优势产业通过聚集作用对经济增长起着重大的拉动作用。该优势具有该产业下的产品战略优势第一,优势产业由名、优、新、特产品和重点产品体现、支撑。
理论教育 2023-06-12

农业数字时代: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顶层模式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由现代农业生产、互联网平台、市场客户群、物流快递公司和第三方支付五大部分构成,起基础作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功能表现在:一是“互联网+”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即智慧农业;二是应用互联网进行的创新创业实践;三是农产品在互联网上的营销、展示、配送等;四是互联网金融。典型“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陕西武功电商模式。
理论教育 2023-06-12

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及生态环境

宁夏半干旱地区的渔业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具有竞争优势,林业和畜牧业也具有一定优势。表3-32013年西北半干旱地区种植业区位熵表3-4为2013年西北半干旱各个分区与西北半干旱地区总体在全国的区位熵计算结果。陕西半干旱地区牛奶的区位熵为1.34,大于1,表明陕西半干旱地区是牛奶的优势产区,大于1的畜产品还有猪肉。在西北半干旱地区范围内,甘肃半干旱地区和青海半干旱地区的整体区位熵均小于1,在该地区
理论教育 2023-06-12

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孔祥智等在论述特色农业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物种资源优势、环境资源优势等,针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机遇和现状,指出西部地区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生产趋同、科技落后、品质退化、经营粗放、市场服务体系与信息网络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与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四大战略对策。
理论教育 2023-06-12

陕西和青海半干旱地区畜牧业规模及产值情况

表2-122013年陕西半干旱地区畜牧业规模续表2-12数据来源:《陕西统计年鉴》。图2-122013年陕西半干旱地区各地市畜牧业总产量分布图如图2-13所示,牛奶产量最大,其次是猪肉产量、禽蛋产量、羊奶产量。图2-212013年青海半干旱地区畜牧业各产品产值情况
理论教育 2023-06-12

渭南渔业养殖占比最大,铜川最小,渔业产值达8.98亿元

渔业产量为6.79万吨,其中渭南渔业养殖产量最大,占该地区渔业养殖总产量的38.59%;铜川渔业养殖产量最小,占该地区渔业养殖产量的1.77%。渔业产值为8.98亿元,其中渭南渔业养殖产值最大,占该地区渔业养殖总产值的31.40%;铜川渔业养殖产值最小,占该地区渔业养殖总产值的2.45%。
理论教育 2023-06-12

青海半干旱地区:气候、环境和农业发展探析

表3-222013年青海半干旱地区畜牧业各产品区位熵数据来源:根据《青海统计年鉴》计算。青海半干旱地区在全国的区位熵结果表明,在全国最具竞争优势的是猪肉,其次是禽蛋和牛奶,如图3-17所示。综合来看,海南的渔业在青海省内、青海半干旱地区内、西北半干旱地区内均有区位优势。表3-24青海半干旱地区渔业区位熵
理论教育 2023-06-12

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

二是紧抓机遇“走出去”。六是国家与地方联合建立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基金,广泛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入,支持西北半干旱地区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
理论教育 2023-06-12

探析特色农业的内涵

特色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新技术。综上所述,特色农业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型的农业运行模式,是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理论教育 2023-06-12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层面上看,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节省了农业组织的成本,增加了农业产出,从而提高了农业组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一是西北果园“五配套”循环模式。二是陕西“猪-沼-果(菜)”循环模式。三是陕西关中“苹果-奶畜”循环模式。四是甘肃天水高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理论教育 2023-06-12

龙头企业 打造强大的工程实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多样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结合实施西北半干旱地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布局。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
理论教育 2023-06-12

农业现代化战略举措:实现三大突破和五大创新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三大突破、五大创新、八类农业、九大工程”。重点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在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上取得重大突破。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重点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经营管理、农业金融支持、农业产出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二是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教育 2023-06-12

战略原则与市场营销发展相关的探讨

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导向是用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价格导向的有机结合,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相对比较优势原则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转轨变型时期产业发展的最先考虑。动态比较原则在选择农业优势产业时,不仅要比较当前产业的发展水平,更要分析该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富民富区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要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概括讲就是“民富国强”。
理论教育 2023-06-1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