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以上海为例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上海农业虽然在全市GDP中比重较低,但是它对上海国民经济的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97年,上海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这一方面为上海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都市对农业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使上海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压力和挑战。
理论教育 2023-06-10

松江家庭农场推进的八大机制优化措施

松江推进家庭农场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具有内在联系、系统完整的八个机制。目前松江有2.9万名老年农民享有到龄退养补助。家庭农场的要义是规模经营,松江在发展家庭农场中始终强调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并探索形成了较为科学、简便易行、广为接受的适度规模标准。松江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充分考虑了三种规模,体现了三个结合。为此,松江推行公平竞争办法,采取全体村民参与的民主评议制度和公示制度。
理论教育 2023-06-10

松江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

表6-1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资料来源:松江区农委调查数据。基于这两点考虑,松江区将粮食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确定在80~150亩之间,很好地把握了适度规模的度,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因此,松江规定家庭农场必须按照要求种植水稻或上级政府规定的作物。与小规模农户相比,松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利用机械为手段,以纯务农收入(而不靠兼业收入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上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

首先通过建立健全上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运用系统预警功能,实时监测流转动态,全面提高上海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是通过制定统一格式的《农户承包地委托流转书示范文本》规范土地流转委托行为,二是通过发布《上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三是发布土地流转指导价规范土地流转价格。
理论教育 2023-06-10

松江家庭农场的创新与经验分享

松江家庭农场的成功实践所体现的经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组织领导与整体推进,坚持不懈地重视总体规划与城乡统筹,坚韧不拔地推进改革创新与制度设计,坚持不渝地强调农民自愿与政策引导。松江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制度创新,代表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改革创新。因此,松江在通过家庭农场推行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家庭经营这一核心,即经营者自耕。
理论教育 2023-06-10

提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提高上海农业在城市生态建设、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应该结合上海“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对上海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开展和完善上海“十三五”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规划。因此要下大力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人员政策。出台扶持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政策,可以设立上海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基金。
理论教育 2023-06-10

土地流转如何促进农业体系建设?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则始于农地制度改革,即实行以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两权分离为基础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的分散化、细碎化耕种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理论教育 2023-06-10

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中外经验借鉴

在日本,农协是提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主体力量,在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之中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的资金补贴是日本政府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形式,其中最直接的补贴方式就是实行农田水利建设补贴制度。日本法律规定,农民个人或者是农业团体购买大型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政府将会承担30%~50%的费用。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形成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
理论教育 2023-06-10

进一步完善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上海目前每天农产品的消费人口高达3200万,保障与之相匹配的农产品供应和流通中食品的安全消费毋庸置疑。因此,必须全面升级对上海农产品流通重要性的认识,建议按照市场流通客观需求来安排上海都市农业生产规划,并强调大流通、大市场对上海农产品保供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上海市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平台,将目前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平台整合成全市性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平台,便于宏观掌控。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上海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特点与特征

目前上海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呈现五个特点。总体上讲,目前上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对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上海各级政府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靠一家一户做不了,市场主体不愿意提供,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
理论教育 2023-06-10

国家和地区都市型农业的经验和启示

像以色列、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很值得学习。荷兰也是个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因此十分注重科学有序地利用国土,先后通过了四个土地开发法案,具体规定土地开发的法律程序和监督机制,有效保证了荷兰国土开发的合理性和有序性。花卉已成为该国的主要支柱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荷兰农业总产值的35%左右。日本东京是最早正式提出建设都市农业构想的地区。
理论教育 2023-06-10

探索家庭农场的创新意义在松江地区的应用

松江粮食家庭农场极大激发了农户经营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参与竞争的农户比例不断提高,竞争激烈。2012年,松江家庭农场亩均净收入达到847元,比2008年的460元增加了84%,2016年达到973元。根据松江2012年的一项调查,在1173名家庭农场经营者中,49岁及以下475名,占40%;50~60岁629名,占54%;60岁以上的仅为69名,占比不到6%。例如,松江围绕家庭农场开展生态建设。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上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现状与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相对于传统小规模分散经营而言的,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农业经营既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也包括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类生产性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性服务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其各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据上海市商务委统计,目前,上海市主副食品日均消费总量达7万吨。上海利用大市场、大流通,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满足了流通需要和消费需求。由于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其人口构成多元化,体现为对农产品消费品种的多样化、消费层次的多样化、消费水平的差异化,目前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基本形成了满足居民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的零售网络。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上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思路

围绕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农场为骨干,以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充分发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使各类经营主体并存,构建交叉和联合的立体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上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与压力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在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机遇。上海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建制推进省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这为上海的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上海“五大中心”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互联网+”将成为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抓手,成为都市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理论教育 2023-06-1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