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2019)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析所有制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根据所有制分析经济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简新华认为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公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何干强指出要避免发生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现象,就必须恢复并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理论教育 2023-06-11

中国政治经济学2016-2018最具影响力的100篇学术论文

本章展示了2016-2018年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前100位的学术论文,并就前100位论文进行了内容简介。在100篇论文中,发表于2016年的有62篇,2017年的有19篇,2018年的有17篇。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经济运行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演进,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展。对供求关系转向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体制及相应的改革分析,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空间。
理论教育 2023-06-11

劳动价值论相关问题研究:深入探讨

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当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彻底否定私有制及与私有制相联系的商品生产关系的历史观。其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产业革命的历史回应。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引申性结论。研究在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背景下劳动价值论的新变化,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6-11

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但还要进一步提炼其具体方法。近年来,对于政治经济学具体方法及其中国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也最为成熟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许光伟提出,依据《资本论》的工作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具体化在“方法论品性”和“理论品格”层面进行深入精细的研究。
理论教育 2023-06-11

政治经济学角度探析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是立足中国国情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伟大的实践探索,由此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读与实践路径,精准扶贫的理论路径与实践创新,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读与实践路径。
理论教育 2023-06-11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黄群慧与魏建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创新力、协调平衡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简新华与何自力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理论教育 2023-06-11

文献来源及选取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1434篇文献

本文选取的文献来自于中国知网下属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CJFD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文献选取方面,本报告采取“单主题”和“双主题”两种不同的搜索方式。文献覆盖时间段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根据以上方法,剔除短讯、会议综述、书评、广告等信息含量较小的以及重复的篇目,最终得到1434篇期刊文献。这些文献构成了整个评价的文献基础。
理论教育 2023-06-11

探究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卫兴华指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重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重数量发展转为重质量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11

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生产关系研究

政治经济学自产生以来,探讨的主题就是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规律,特别是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孙新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重点是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体系,明确劳动者地位及相互间关系,优化产品分配和解决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6-11

探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成功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和系统化。
理论教育 2023-06-11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生产力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是以既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为条件,并没有把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从理论上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但不是研究技术层面的生产力,而是研究社会层面的生产力。也有观点认为,生产力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核心之一。因此,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只能以正确的生产力认知为前提。
理论教育 2023-06-11

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理论界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开了深入讨论,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有品质和根本立场。进一步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核心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巫文强指出,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构理论体系,要谨防对“人民”概念的滥用和歪曲。
理论教育 2023-06-11

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分配理论研究探析

近年来,政治经济学界围绕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变化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恢复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结论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是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有关收入分配的认识推向新高度。
理论教育 2023-06-11

学术刊物影响力评价:政治经济学论文的刊载优化

将学术刊物分为综合类刊物、经济类刊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刊物三种类型,并根据刊物发表政治经济学论文的总影响力和刊物发表政治经济学论文的数量两个维度进行评价。表3-6经济类刊物刊载政治经济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中,《马克思主义研究》刊载政治经济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排名第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发文数量排名第一。
理论教育 2023-06-11

《资本论》中的所有制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作为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王朝明、王彦西指出,应回到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分配关系论述的文本性理解上来。《资本论》的逻辑从研究对象包含了分配关系,收入分配研究服从于剩余价值研究的主线,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是从各种具体收入形式的现象形态入手,而最终抽象出现象形式背后的实质性规定并确定其理论基础。
理论教育 2023-06-11

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方面着手,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近年来,政治经济学界围绕三大体系构建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理论教育 2023-06-1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