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变迁与中国自贸区战略研究

中国在亚太自贸区中角色的演变

作为亚太地区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支持亚太自贸区建设。通过对亚太自贸区历史进程的分析可知,亚太自贸区主要沿着TPP和RCEP两条路径发展。因此,尽早加入CPTPP可以使中国在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中分享到更多红利,在参与制订国际经贸新规则的过程中拥有更多主动权。目前,中日韩三国外交关系进入缓和期,三方一致同意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
理论教育 2023-06-08

中国自贸区战略:主要特点解析

中国大多数自贸协定的零关税产品税目以及进口额占比都超过90%,从总体上看,货物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较高。
理论教育 2023-06-08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产网络型关系构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明中国将会进一步开放市场,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机遇,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3.7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7.4%。“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占全球比重的28%,GDP占全球比重的18%,人口占全球比重的48%。图9.3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排名前五的省区市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理论教育 2023-06-08

区域生产网络下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持续调整、跨境贸易和投资回升乏力、主要大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明显抬头等因素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变迁的影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增长放缓2017年以来,亚洲自由贸易协定的增长趋势持续放缓。新兴经济体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强,以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外交的均衡关系,提高国际竞争力。
理论教育 2023-06-08

参与度指数分析:提升文章阅读量的技巧

图6.2亚太经济体对三大区域合作组织的参与度指数数据来源:根据OECD - WTO的TiVA数据库计算所得。通过对比分析可知,TPP成员中的非RCEP成员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对RCEP的参与度指数高于TPP;而RCEP成员中的非TPP成员如韩国和文莱等对TPP的参与度指数高于RCEP。
理论教育 2023-06-08

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趋势,生产网络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二者相互影响和促进。原产地规则推动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原产地规则是许多自贸协定中的必备内容,是根据相关原产地标准确定货物生产或制造的国家或地区,被形象地称为商品的“经济国籍”。自贸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会增加从区域内成员国的进口,减少区域外高成本国家的进口。据测算,原产地规则的实施会使约40%的自贸区内出口代替传统高成本的进口。
理论教育 2023-06-08

中国在亚太地区生产网络中的贸易地位

通过近年来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份额的变化和中国对亚太主要经济体出口贡献值所占份额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动态角度分析中国在亚太生产网络中地位的变化。r = 155628.图7.32005—2015年中国对亚太主要经济体出口贡献增加值所占份额变化数据来源:OECD/WTO贸易增加值数据库,2019年4月, https://stats.oecd.org/index.aspx?2017年,中国的增加值在几乎所有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出口中所占的比率位居第一位。这一变化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是亚洲制造业生产网络的中心。
理论教育 2023-06-08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机遇与风险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基于国家利益的合作极脆弱的情况下,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拓宽新的投资伙伴关系。新的引资优势尚未形成目前,中国进入了调整转型的攻坚期,以往政策、成本寻求型外资难以维系,“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甚至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新的外资增长点有待发掘。
理论教育 2023-06-08

深度解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由于该协议的初始成员国为四个,故又称为“P4协议”。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已成功结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就TPP达成一致。2016年2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由TPP12个成员国代表参加的签字仪式,《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
理论教育 2023-06-08

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重构方向分析

亚太地区的零部件贸易主要发生在区域内,如表3.3所示,亚太地区区域内之间零部件贸易额占区域与世界贸易额的一半左右。表3.31998—2012年亚太地区零部件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UN comtrade.从亚太地区零部件贸易的发展情况看,15年内零部件贸易在亚太地区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表3.41998—2012年区域内零部件贸易比重数据来源:UN comtrade.3. 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关联程度贸易增加值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理论教育 2023-06-08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由表4.4可见,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如下格局特征。嵌套型结构是指一国既与某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某些成员国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又参与了这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面对多种结构体系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共存的现状,共同治理问题成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亟须解决的艰巨任务。
理论教育 2023-06-08

中国:亚太最大的加工生产国

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其劳动力优势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并向美国、欧盟出口最终消费品。随着传统的贸易形式和性质发生重大变化,亚太各经济体间的经贸关系也随之改变。根据“微笑曲线”的设计,我们知道目前亚太地区的经贸格局是发达国家占据了设计、研发和售后等高增加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承担组装等低增加值环节。
理论教育 2023-06-08

中国自贸区战略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东盟等国家或地区的自贸区战略相比,中国与之既有相像相通之处,也存在鲜明的竞争特性。
理论教育 2023-06-08

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可见,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二者之间日益呈现出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全球生产网络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首先源自微观领域,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促进了二者的关联与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8

中国外贸创新发展思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在“一带一路”开放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必须谋求创新发展道路。其次要重视进口贸易,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再次,要挖掘“一带一路”优势,创新发展服务贸易。为此,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应及时调整、创新服务贸易监管模式,大力挖掘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市场,尽快突破服务贸易发展“瓶颈”,使之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
理论教育 2023-06-08

完善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建议

面对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新变化,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应尽快调整自由贸易区战略。[12]这不仅是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深化改革的现实途径,也是全面深入融入全球经济、顺应全球自贸区快速发展、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推进自贸区网络建设提供难得机遇。在中国自贸区战略调整中,要努力实现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协同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