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甘肃脱贫攻坚

金塔养殖技术:如何从零开始养小龙虾走向致富?

但我忽然发现自己并没有技术,也没有考察过市场,于是和同伴自费去全省渔业培训班学习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后又在兰州一个小龙虾养殖基地学习了一段时间。由于没钱走空运,从兰州订购的50斤虾苗在汽车上颠簸了18个小时后只活下来10来斤。2018年9月,我还清了所有债务,在和未婚妻举办婚礼后两人一门心思地养起小龙虾。
理论教育 2023-05-24

走进贫困户家庭,为实现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针对贫困户努尔巴合提家流动资金欠缺的情况,为其家庭协调相关部门争取银行贷款,同时结合他家房屋简陋的情况,多次组织人员对其房屋进行墙壁粉刷、房前屋后杂物整理,为其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命在肩,征程在望。虽然阿克塞县早在2015年就已实现了全部脱贫,但我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继续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实现乡村振兴、农牧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理论教育 2023-05-24

加强乡村振兴,旅游助农增收!

自2014年西峰区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毛寺村从全市知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全省知名的旅游示范村,这让所有毛寺村人感到非常振奋。毛寺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源于黑老锅冰窟。2020年,毛寺村实现了全面脱贫;2021年,又被西峰区纳入乡村振兴重点村。我和村委会有决心、有信心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再迈一大步,让毛寺村变得更加美丽。
理论教育 2023-05-24

与乡亲们共谋致富的决心

尚宝成庆阳市宁县众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我是尚宝成,今年45岁,宁县和盛镇屯庄村人。近几年,我和乡亲们一起,通过发展“畜—沼—果”现代循环高效农业,做强做大了村里的新兴富民产业。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农民的帮扶力度逐年加大,我打定主意,要把握政策与商机,把生态有机苹果发展起来。2015年,我和我们当地6名致富能人抱团,筹资1500万元,注册了宁县众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论教育 2023-05-24

挥洒青春和汗水,见证扶贫力量

王山村有182户851人,耕地面积2028亩,2013年确定建档立卡户109户519人。我到王山村的第一天就走村入户,调研村情民意。2020年,王山村涉及易地搬迁5户,已搬迁并拆除旧房院4户,村民王虎娃已搬到县城,但坚决不让拆除旧院。我深知王山村要摘掉贫困帽子,村集体必须有积累。利用王山村土质好、交通便利等优势,协调土地流转,动员村民,为合作社租赁土地30多亩,带动村民种植100多亩架豆,使王山村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理论教育 2023-05-24

践行初心:一名医保小白的平凡故事

我是2019年6月因机构改革从卫健局调整到医保局的一名“医保小白”。每年5月至10月是旅游旺季,月牙泉镇大部分居民在旅游景区做生意,早出晚归的生活节奏,给采集参保缴费原始票据带来很大影响。在脱贫攻坚战中,我的工作很微小,我没有创出辉煌的成绩,没有做出感人的事迹,但我用医保人的那份干劲、那份自信,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理论教育 2023-05-24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蚯蚓养殖助力贫困村脱贫攻坚

2019年上寨村共养殖蚯蚓12座钢架大棚,年收入达2.4万元。上寨村302名贫困人口中,有一半人收入是靠外出务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在能最真切地触摸到贫困群众脉搏的地方,在这场深耕乡土的跋涉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土地的伟大、人民的可爱和祖国之于人民的真正含义。
理论教育 2023-05-24

担当参谋长,冲锋陷阵排头兵的建议

朱恒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陇西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前期的扶贫工作做好了,但仍有很多积贫、返贫的问题困扰着我。此外,陇西县扶贫办先后获得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和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陇西县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多次被评为“好”等次。
理论教育 2023-05-24

马铃薯产业带我走向成功

目前,全县每年种植马铃薯良种40万亩,年产量80多万吨。现在她已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月收入3500元以上,2018年顺利脱贫。2014年5月,我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再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9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和甘肃“最美人物”等20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的获得,也激发了我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梦想。
理论教育 2023-05-24

浸润爱心,驻村帮扶华章

陈保兵定西市漳县殪虎桥镇三牌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能见证并亲身参与漳县殪虎桥镇三牌村群众从贫困走向小康的奋斗历程,我感到无上荣光。我是2019年4月受组织委派在三牌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的。2020年4月,我被评为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2021年2月被定西市评为“定西好人”,2021年3月被漳县评为“漳县好人”。
理论教育 2023-05-24

助力脱贫,铸就麻武乡的蝶变之路

麻武乡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极为严重,全乡7个村均为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6.5%。如今的麻武乡7个村均实现脱贫“摘帽”,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333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8026.9元。在麻武乡的蝶变路上,我将继续扑下身子加油干。
理论教育 2023-05-24

扶贫一线奔走:二十年的奋斗历程

通过20多年发展,我在西藏开设的百益超市达120多家,总营业面积20余万平方米。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我们百益集团坚持“诚信为本”,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优质服务,完善便民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提供便民服务,一直平价销售,保障居民生活。在发展过程中,我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国家扶贫战略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发挥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理论教育 2023-05-24

如何通过扶贫脱贫?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5年,我购买了农用四轮拖拉机,准备扩大小麦、大麦种植规模,增加家庭收入。不料,四轮拖拉机买回来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意外,导致我赔付了巨额钱款,日见好转的家庭经济状况又陷入了困境。2016年,经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协调,为我申请了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鼓励我购买了4头母牛发展养殖业,当年我就脱贫了。经过3年的发展,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790元,达到2019年的15792元,真正摆脱了贫困。
理论教育 2023-05-24

扎根基层,助力脱贫——老军村脱贫实战

老军乡老军村有4个社,301户763人,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然而,生活上的帮扶解决不了大问题,关键还在于要深挖致贫“穷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走完了全村每家每户,并立足老军村贫困面大、群众观念陈旧的实际,在与村“两委”班子反复商议后,提出了“依托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建一园三区、助力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2019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
理论教育 2023-05-24

践行医者仁心,不忘初心

2020年4月起,我响应省级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疗机构的号召,奔赴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在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团队的配合下,我及时对祁秀花老人进行手术。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李凡表示,将长期与省人民医院建立联系,让更多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健康扶贫的实惠。现在,我将以饱满的热情践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以踏实的工作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不断努力。
理论教育 2023-05-24

初心不改:县医院医者专注提升诊疗水平与服务质量

来到县医院做的第一台手术,是鼻骨及鼻中隔骨折复位术。虽然过程很麻烦,但却有效提高了科室医生的诊疗水平。在支医的时候,我有一位非常敬佩的前行者,那就是2017年来东乡支医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李萍。李萍曾将东乡县医院的薄弱学科——放射科,打造成了具有区域示范效应的区域影像中心,在创二甲医院、卫生院远程影像诊断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论教育 2023-05-24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