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信息本地化:理论与实践

使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使用方式主要指用户的阅读方式以及利用信息完成任务的方式。还有的用户不看文档先自己动手操作,遇到问题再查找文档中的相关信息。这些不同的信息使用方式对信息的布局与设计都有潜在影响。用户如果采用第一和第二种使用方式,那么设计者可采用“时间线性方式”组织信息,而用户如果采用第三种方式,那么设计者可采用“功能模块方式”。总之,使用目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方式共同构成了用户使用信息产品的具体情形。
理论教育 2023-06-11

复杂传播:理论与实践分析

虽然以上理论对复杂传播有一定的解释力,可以把某些复杂传播看作前后相继的两次简单传播,但都不是针对复杂传播的。“二级传播”理论同样涉及复杂传播,但主要关注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效果。Westley和Maclean在《传播学研究的概念模式》一文中对复杂传播有深入分析。无目的传播中的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复杂传播。
理论教育 2023-06-11

如何有效了解最终用户:目标文档设计中的用户分析

目标文档的设计虽然是跨文化的信息设计,但同语言文化内的信息设计一样,其实质仍是聚焦于最终用户或以用户为中心。我们在本书的第三章详细讨论了本地化设计了解用户的重点与方法。可以说,目标文档设计之初的用户分析对本地化产品最终的可用性具有直接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6-11

国际市场营销学与网站本地化探析

它是传统国际营销学中营销标准化与差异化争论在网络传播模式中的延续。以上研究大大打消了市场营销经理们的顾虑,为商业网站的本地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理论教育 2023-06-11

源发传播和衍生传播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衍生传播不具有传播意图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准传者毫无自主性,他可以决定是否传递玩偶传者的信息,以及何时何地针对何人传递该信息。源发传播的传者应当传播对受众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信息,应当以对受众有益而不是有害的方式传播该信息。
理论教育 2023-06-11

设计文档源的目的

文档源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确保多语文档的基本可用性,因此设计者需要考虑影响信息可用性的各种因素,但与目标文档设计不同的是,设计者所面对的不是某一地域的用户,而是全球的用户,需要考虑的是全球用户的普遍特征。因此,文档源设计阶段所实现的文档可用性只能是适应全球通用用户需求的,使他们能够有效获得、理解和利用文档信息。文档源的写作一直是技术传播者或技术写作者的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6-11

商业化对全球化的影响与变革

资本主义商业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并改变着各行各业。这三种趋势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深入到世界绝大多数社会的政治、科技、传媒、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本地化正是翻译这一古老行业在世纪之交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和商业化所做出的“哥白尼式的变革”,并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社会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11

聚焦于最终用户的信息设计技巧

所以,信息本地化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全方位了解最终用户,了解用户所在的“本地”特征、用户使用信息产品的使用情境和用户自身的信息特质,这样才能为随后的信息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理论教育 2023-06-11

翻译研究中的本地化探索与Antony Pym的贡献

进入21世纪,随着本地化产业的繁荣,少数翻译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这一新兴领域。因此翻译研究中的本地化探索才刚刚起步。无独有偶,西班牙翻译理论家Antony Pym也较早注意到了本地化带给翻译的新变化,并成为为数不多的持续关注该领域的翻译理论家。近十年来,Pym从跨文化传播、语言学、等值论、翻译教学等多角度对本地化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
理论教育 2023-06-11

提高用户信息接受力的具体方法

用户的信息需求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多种内外因素。具体到用户自身,这主要取决于其信息的接受能力。用户的信息接受力主要取决于用户对信息产品的态度、用户对信息产品涉及题材的知识储备和用户的认知能力。所以有的技术传播者就通过比较新程序与用户熟悉的程序的相似点来帮助用户尽快掌握新软件。
理论教育 2023-06-11

适用性测试方法的制定与准备

其次,设计者要依据本次形成性可用性测试目的确定最合适的测试方法。以上三项可用性测试计划结束后,就进入测试准备。
理论教育 2023-06-11

简单传播模式与反馈机制

所以“反馈”机制引入传播过程后,单向直线性模式就变为双向循环模式。以上这些模式只涉及传者和受众双方,我们把它们称作“简单传播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有第三者参与的传播不一定就是复杂传播,因为第三者有可能扮演的是传者的角色参与传播或扮演受众的角色接受传播。要研究跨文化传播现象就先要研究同一文化社会中的复杂传播模式。
理论教育 2023-06-11

文档可用性:衡量标准和维度

Dumas和Redish认为“可用性是指使用产品的人们可以迅速而容易地使用产品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这个定义中,衡量可用性的标准只有三项:有效性、高效性和满意度。这个可用性定义可以用图4-1所示的“可用性魔方”来表示。所以获得信息、理解信息和利用信息构成了衡量文档可用性的三个基本维度。这三个区间体现了可用性在每个维度上由低到高的变化。而根据这三个维度综合确定的可用性魔方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文档的可用性。
理论教育 2023-06-11

了解本地化设计目标:实现说服功能和可用性

本地化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传播产品信息,实现传播意图,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帮助他们完成特定任务。具体而言,总体设计目标的以上两个层次可概括为实现说服功能和可用性。目标文档的设计目标与本地化的总体设计目标是一致的,也是文档源设计目标的延续。因为这些设计目标都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理论教育 2023-06-11

提升用户体验,重视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邀请目标受众的代表作为测试参与者,观察他们实际使用产品和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以此来评估产品达到特定可用性标准的程度。所以它属于读者评估法,而可用性测试的必要性正是由这三类评估的性质特点所决定。Lentz和De Jong通过实验证实读者评估不能由专家评估所代替,因为专家预判读者评估中发现问题的准确性较低。所以,我们认为目标文档设计中应以可用性测试为主,以专家评估为辅,共同提高文档可用性的设计水平。
理论教育 2023-06-11

杂合传播:源发与衍生的混合性质及其分异

除源发传播和衍生传播这两种基本传播类型外,现实传播中还存在二者的混合,即杂合传播。杂合传播的性质由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模式决定。这两类杂合传播根据其中源发与衍生传播在内容上结合的紧密程度又各自可分为强、弱两种杂合。弱杂合表现为该杂合中的源发与衍生传播界限分明,各自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往往通过引号等语言标记就可以把衍生传播从中区分开来。
理论教育 2023-06-1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