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执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下决心、下气力解决好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四是评价奖励制度。
理论教育 2023-06-06

如何防范虚假执行?

虚假执行,不仅劳民伤财,败坏官德,损坏领导干部自身形象,而且严重损坏党风、政风和执政党的形象。造成虚假执行的根本原因是违背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违背党的政策和决策的根本要求、违背公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为官从政的基本道德准则。近年来,多个省份都出现了虚假执行的事件。
理论教育 2023-06-06

注重关怀,增减压平衡——党组织领导干部工作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发挥“调压器”的作用,适时给基层“增压”和“减压”,使其保持在一种“常压”的工作状态。“增压”的目的是增加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感。“调压”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调动和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党组织对待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
理论教育 2023-06-06

人民行动党:坚强组织建设与群众联系

所以人民行动党需要通过地方基层组织来宣扬它的理念和政策,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减少人民群众对人民行动党的误解,增加人民群众对人民行动党的选票支持。人民行动党通过坚强党的组织建设突出党中央的权威性和基层党支部的广泛性。各个社会组织的主要领导也是人民行动党党员,因此社会组织为民服务,也就是人民行动党在为民服务。人民行动党还建立了一些半官方的社团组织,作为党的支撑点。
理论教育 2023-06-06

担当不足:如何解决领导干部不敢执行的问题?

不敢执行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在执行上级的决策和决定时,由于缺乏担当精神,没有刚正不阿的意志品质,不敢坚持原则,缺乏迎难而上的气概和勇气。主要表现为“三怕”:一怕出事情。所以,工作“耍滑头”、办事“踢皮球”,该办不办、急事慢办,能缓则缓、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不想冒半点风险,导致工作执行不到位。领导干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敢执行的情况,究其根源主要是担当不够。
理论教育 2023-06-06

领导干部应树立四个意识

为了保证领导执行的有效性,领导执行需要方向和标尺,所以,领导干部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确保政令畅通。要在行动上看齐,以党中央为最高标杆,以中央要求为行动指南。
理论教育 2023-06-06

如何成为组织部门的领导执行模范

组织部门要做到领导执行的模范,必须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模范。讲政治,是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是组工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格。组织部门讲政治,首先,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公道是提高组织部门领导执行的根本要求。业务精是组织部门成事之道。组织部门具有高效的领导执行力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业务精。组织部门是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的重要使命。
理论教育 2023-06-06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党员身份制与队伍建设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实行非公开的党员身份制,党员分为预备党员、普通党员、预备干部党员和正式干部党员。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发展党员队伍时,始终坚持“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的要求。人民行动党的入党门槛较高,新加坡全国党员不足3万,不到全国总人口的1%。党组织调查确认申请人没有犯罪记录和其他问题,经中央执委会投票通过才能成为预备党员。干部党员是人民行动党中的精英分子,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
理论教育 2023-06-06

提高执行落实效率:督导检查措施

督导检查是推进执行落实情况的有效推手。在执行目标任务动员部署下去之后,要根据时间节点或任务完成节点情况,安排督导检查。执行情况实行重点事项全程督查、紧急事项即时督查、日常事项定期督查,多管齐下,立体约束,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执行工作顺利落实。要严格督导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专人负责情况,领导负责重要工作分工情况等。
理论教育 2023-06-06

提高领导能力的执行实践

执行体现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和竞争力。就我国而言,各级领导干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执行能力的强弱和高低,体现干部队伍的实力,主要表现在:不仅反映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精神风貌和领导作风,而且还反映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一是执行体现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二是执行体现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和领导作风。三是执行体现领导干部的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6-06

领导的客体因素及其对执行效果的影响

领导执行的目标群体是决策和被执行者。一般来讲,直接客体的决策科学与否,间接客体的被执行者对决策赞成、拥护和支持与否,以及被执行者对执行者的认同、信任、支持与否,都会直接影响领导执行的效果。对领导干部而言,领导执行的客体包括两部分:决策和被执行者。所以,优化客体因素也是提高领导执行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保证领导执行的顺利执行,不仅要保证决策的正确,而且要做到人民群众对决策的知晓。
理论教育 2023-06-06

避责与追利:领导干部变相执行的漏洞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在接受工作任务后与上级领导和单位讨价还价,想方设法规避本应由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原本可以顺利执行的目标任务变得难度加大,导致行政成本增加,使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同时也极易导致腐败的产生。在政策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将符合自身利益的地方政策增加进去,不顾实际、层层加码,使政策脱离既定目标和实质,进而导致原政策被扩大化执行,实质上还是为了地方短期利益和官员的短期政绩。
理论教育 2023-06-06

性格特征:正直、公道、诚信

一是为人正直,表里如一。不管是治国理政,还是为官做人,“正直”二字必须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作为执行型领导干部,只有为人正直,凭良心说话、按党性办事,胸襟坦荡,光明磊落,公道处事,正派为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对的敢坚持,错的敢反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不自作聪明,不搞阴谋,不搞小集团,不弄虚作假,不见风使舵,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
理论教育 2023-06-06

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关键

然而,这四个方面的态度主要取决于领导干部是否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理论教育 2023-06-06

如何做好领导干部的官样子?

古人说,“上为之,下效之”。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做好样子”就是在群众面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除了看其有无“官架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承诺。“其身正,不令而行。”善于“做样子”、做表率,是领导干部提高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关键。
理论教育 2023-06-06

毛泽东:坚持自我学习,开启经济社会管理新境界

1939年,毛泽东提醒全党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毛泽东把学习比喻成“开铺子”,如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你不进货就要关门倒闭。毛泽东的这段话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要认真学习。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努力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
理论教育 2023-06-0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