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到强: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之路

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电力短缺问题

过去,“电荒”一般从夏季用电高峰开始,而2011年却提前到一季度的淡季来临,不少地方不断有拉闸限电的现象,民众“怨声载道”。增加电力供应的另一个途径是发展核电。基于发展核电难以完全避免的核泄漏的严重危害,德国已正式宣布将于2022年完全中止核电;瑞士也计划在2034年前全面放弃核电。
理论教育 2023-06-10

我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我国日前的汽车出口数量还很少,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微不足道,汽车产量的增减变化还主要取决于国内的相关因素。决定(或影响)我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多是国家在发展中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推动我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毫无疑问是经济发展(增长)和市场消费需求。这就是摆在未来时期中国汽车发展道路上的客观现实。
理论教育 2023-06-10

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展望及趋势分析

放眼全球汽车工业,智能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技术发展潮流,安全、环保、节能等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旋律,这就意味着将更多的应用电子产品。这表明,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将迎来大发展时期。同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将逐步掌控关键电子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瞄准世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发安全预警、自适应巡航、线传控制等汽车电子系统。
理论教育 2023-06-10

汽车共享的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并保护环境

在堪称“汽车共享”应用推广典范城市的德国不来梅市,汽车共享会员租一辆小轿车,每小时仅需1.9欧元,其中还包括油钱。“汽车共享”还特别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成为汽车共享用户后,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汽车共享不仅大大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还减少了社会上的汽车总量,因此,可大量减少因修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的占地面积。这两项使汽车的CO2排放量减少一半,为保护环境作出了很大贡献。
理论教育 2023-06-10

材料技术:未来的轻量化材料及应用趋势分析

材料技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碳纤维、钛合金和金属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在轻量化材料技术的持续推动下,汽车用材的设计理念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对象,将从乘用车向商用车拓展;轻量化材料零部件制造技术,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理论教育 2023-06-10

科学界定与认识新能源汽车

通过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汽车行业乃至全国范围,在对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认识上并未达成比较一致的共识,争论颇多;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内涵也没有完全搞准或弄清楚。该认知方案建议在广泛征求全国各界人士的意见后,通过一定步骤和程序,最终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理论认识,以作为国家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理论教育 2023-06-10

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风险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很大。据有关报刊载文分析,我国新一轮汽车投资热的扩产,主要集中于乘用车、微车和新能源汽车三个领域,尤其是微车。如此一来,载货汽车产能过剩也令人担忧。据粗略统计,全国大、中、小城市拟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超过30个。综上所述,提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及其风险性问题,并非如有些人所言是伪命题,而是真知灼见,值得业界和中央及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三思,切莫铸成历史性大错。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世界汽车底盘技术的最新趋势

近年来研发的主要内容,是研制陶瓷材料和高强度轻质合金制造零部件,优化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降低ABS的调试成本,改进并扩展ESP的性能,实现整体底盘控制,智能控制等。目前的四轮转向汽车,既有采用转角传感型的,也有采用车速传感型的,还有二者兼而用之的。目前,驱动桥特别是客车的驱动桥,以降低噪声和提高传动效率为发展方向。
理论教育 2023-06-10

节约能源与节能汽车的重要性

在本书中,节能汽车是相对于(狭义)新能源汽车而言的,虽然现阶段仍以化石能源为燃料,但能源利用率比较高,节能优势比较明显和突出而有别于普通的传统汽车。据国家有关研究部门预测,中国汽车近期内节能还主要依靠传统汽车的节能贡献,十年内,来自于传统汽车能源效率的提高,将占整个节能贡献的80%左右。这也就是说,没有节能汽车,不发展节能汽车,中国汽车业的节能几乎是空话(或空谈)。
理论教育 2023-06-10

电池技术:待突破的瓶颈

与铅酸电池相比,镍氢电池具有不少优点,据认为,其能量密度极限可以提高到65W·h/kg,但这仍然不能满足市场对电动汽车技术性能的实际需要。近年来,锂电池的技术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离实际使用要求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此外,锂电池的低温性能差,也是其技术瓶颈之一。
理论教育 2023-06-10

展望我国汽车车身开发技术的未来发展

我国汽车业界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均表明,未来的制胜因素,已不单单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控,甚至也不仅仅是自有研发能力的差异,而是对研发流程的出色管理能力,因为这是难以模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以数字技术和实物试验为基础的这种混合建模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理论教育 2023-06-10

车身设计与开发技术优化方案

如果说,当代汽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话,那么,汽车设计与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代科技水平。车身是汽车品牌的标志和象征之一,直接代表着汽车的设计与开发技术水平。车身设计是以车身造型设计为基础,进行车身强度设计和功能设计,以期最终找到安全和节能、环保相结合的、合理的车身结构的设计过程。可以认为,车身开发是决定整车产品竞争力强弱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论教育 2023-06-10

中国汽车发展必须稳健前行

我国一位汽车企业的老总在给自己的职工做形势报告时,曾形象地谈到他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规模与速度的看法,笔者深以为然。这位老总在此说的“天”,其实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极限。由上述的论述可知,以2010年汽车市场1800万辆的销量规模为起点,至2020年左右,中国汽车以5%~6%平稳速度前行是正常的、科学合理的、健康的,对构建和谐汽车社会相当有利。由此可知,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发展速度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6-10

如何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关键要点

笔者以为,认识或判断汽车行业产能是否过剩,至少要把握两点: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或“以偏概全”;二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产能过剩与否,一方面取决于当期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大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其上产能时对未来市场需求形势判断(预测)的准确性(度)。与之相反,那些适销不对路的长线产品,产量高,产能大,但市场消化不了,自然会形成产品积压、产能过剩现象。
理论教育 2023-06-10

车身设计与开发技术的现状探析

汽车车身是复杂的空间自由曲面,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车身设计是直接关系着整车设计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CAD的应用,在车身复杂曲线和曲面的设计中又是一项关键技术。将设计思想或实物原型转变为CAD模型,是提高车身设计的质量和缩短车身开发周期的重要手段。在车身设计开发过程中,应用平台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车身零部件的通用性与继承性,减少了设计开发、试验和验证工作量,使车型的快速演变成为可能。
理论教育 2023-06-10

电动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我国山东等地,微型电动车也有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其他地区也有相类似的需求动向。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期待技术升级和国家政策支持就混合动力汽车而言,我国与国外的发展方向有较大的差异。只有在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努力降低成本,以及在国家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之后,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才能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无疑,这二者都会延缓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
理论教育 2023-06-1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