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理论

如何利用价格确定净报酬:探讨资本化原则和利息问题

我们要考察的内容,是价格决定的来龙去脉。无论是归属法还是归总法,都丝毫不能改变这条产品流所具有的净报酬的特性。这就是“资本化”的真实原则所在,而用这条原则有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利率已经存在。由此可以再一次推断出,对持久收入的估价,是不可能褫夺其净报酬的身份的。我们接下来就要拿出这样的证据,并逐步完成我们对利息这三个问题的解释。
理论教育 2023-06-08

资本家和企业家:买卖高炉的利息陷阱

根据假设,从交易达成之日起,到高炉报废之日止,这位买主从这座高炉获得的收入,在扣除买高炉所用款项后,还有一笔等同于利息的净报酬一一我们假设他这笔钱当成收入花掉。最有可能在日常经营中忽视这个事实的人,同时也是最有可能遭遇上述不幸的人,非一般股东莫属。根据我们的理论,资本家必须将其资本借给一位企业家,过一段时间后必须再借给下一位企业家,因为第一位企业家不可能一直有能力支付利息。
理论教育 2023-06-08

货币利息与增殖的本质

人们有可能认定,利息的这种货币形式,只是因为需要有一种价值标准,而和利息的本质无关。因此,为了得到具体货物的增殖而刺穿货币的面纱,这是行不通的。这也间接地证明了,为什么在论及货币形式在利息问题上的重要性时,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也就是这种货币形式乃是问题的核心所在,而非表面形式。甚至流通货币增加的直接影响,都是抬高利率,而非降低利率。
理论教育 2023-06-08

有效需求和供给:企业利润驱动的贷款需求

循环之流中的需求,必定总有货物的实际供给予以支持,否则就不算是“有效”需求。一一我们也可以说,企业家的贷款需求只有一个约束条件,或者说只有满足一个条件才是有效需求,这就是他能用这笔贷款赚到利润。这样一来,货币市场的有效供给数量再大,也总有一个上限,但相比之下,货币市场的有效需求根本就是没有止境的。
理论教育 2023-06-08

熊彼特:金融与人性的结合,创造经济理论基石

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从金融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熊彼特在这两个领域大有斩获,一举奠定了经济发展理论的坚实基础。熊彼特深谙银行运作机理,他指出,银行为企业家专门创造出信贷,后者凭这些信贷在生产资料市场竞价,从而获得实施新组合所需的生产资料,进而“迫使经济体系改弦易辙,朝着企业家设定的方向前进”。在熊彼特看来,这就是利润的终极来源。
理论教育 2023-06-08

信用的本质与作用:劳动服务和土地服务的转换及支付工具的增加

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以新的方式使用现有的劳动服务及土地服务,这样,新组合能否实施起来,要看劳动服务及土地服务能否从原先的用途中腾出来。我们发现,原则上说,劳动者和地主不可能将他们的劳动服务及土地服务赊给企业家。此外,要是我说,信用的各种形式,从银行券到账面信用,从根本上说都是一回事,都增加了支付工具的数量,应该也没有人能挑出这句话的毛病来吧。
理论教育 2023-06-08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创造购买力的实现方式

我们说过,从循环之流中腾出资源用于新生产的方式并不唯一,如果据此来划分一个社会的话,当有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之别:凡以专门创造购买力的方式实现的社会,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凡以权力机构的一纸调令,或者各方达到一致的方式来实现的社会,都属于资本主义以外的社会。资本由具体货物构成的定义,放到任何社会都成立,既然如此,这样的定义显然不适合用来刻画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理论教育 2023-06-08

利息:交换经济中的制动力量与企业家利润的课税

相信从这类事实出发,最终也一定可以验证我们的基本观点。在短期波动中,情况确实是这样。再将时间拉长一些,我们也许能在新组合的盛衰与利息之间找到某种关联,但这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另一方面时间“拉长到一一比如说一一十年以上,没有多少事情还能保持不变”,证明起来就太过复杂了。事实上反倒应该说,利息是发展的制动力量一一在交换经济中必然的制动力量一一是对“企业家利润的课税”。
理论教育 2023-06-08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无论在循环之流中,还是在一个处于均衡的市场中,单凭一笔钱,是不可能获得更大的一笔钱的。因为这正是均衡应有的含义,也就是说,均衡表明生产力处于“最佳”配置,当然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在发展中,提供和接受信用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
理论教育 2023-06-08

经济生活中的循环流程优化

经济行为也可以用来说一项行动的经济动机,社会生活及经济生活的经济动力,诸如此类。一般性的经济事实是这个说法,经济发展也是这个说法。一旦我们发现,在这两个现象间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且其中那个作为“原因”的现象出自经济以外,我们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但反过来说,要是这个原因本身仍未脱离经济范畴,我们就还得继续解释下去,直到我们找到经济以外的原因才告结束。
理论教育 2023-06-08

货币价值的主观交换价值:市场供需的作用

我们在第一章说过,每个经济期内的货币存量在常人心目中的价值,取决于一单位货币的主观交换价值。假设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像股票交易那样,试探性地向货币市场报出购买力的一个价格。这样,每当有人向市场报出这样一个“试探性”价格时,供给和需求的情况也就确定下来了。
理论教育 2023-06-08

资本价值的原则及购买力利息

先看第一条依据。没有哪个以赚钱为宗旨的资本家,在一片土地的地租和一笔钱款的利息相同的条件下,会认为这片土地的价值高于这笔钱款。虽然实际的成交价格会受到那些人所共知的条件的影响,表现得或高或低,但确定“资本价值”的原则却不受任何影响。资本化问题的关键在于购买力的利息。
理论教育 2023-06-08

利润与货币市场:企业家的投资之道

先来看第一条支流。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企业家利润都沿这条支流进入货币市场,也就是说,企业家利润多用于“投资”。再来看第三条也是最后一条支流。货币市场的第三项购买力来源,是社会的闲钱,闲置的时间可长可短,如果有利息可赚,这些钱款也会投放到货币市场供人借贷。没有人会认为,将钱存到银行,是他投资闲钱的理想方式。
理论教育 2023-06-08

企业家利润:探究收支差额背后的商业机密

从企业家的角度说,企业家利润就是一家企业的收入与开支之间的差额,这算是经济学中的老生常谈了。“开支”一词指的是,企业家在生产时必须直接或间接给付的一切支出。单就开支的这个定义而论,我们还无从判断出,一家企业在扣除成本后,究竟还有没有剩余。假设使用这种织机的一名工人,日产量是一名手工业者的六倍,显然,只要满足给定的三个条件,这家企业在扣除成本后,一定会赚到一笔剩余,也就是收入减去开支后的差额。
理论教育 2023-06-0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