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

金融体系不稳定与银行家无关

确实,很多金融家贪婪且无能,我们应该惩罚这些严重的欺诈行为,对那些不计后果的行为加大处罚。美国当局已责令几家主要银行纠正其不当行为,并处以高额罚款和赔偿。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对抵押贷款和其他消费信贷的销售予以监管。危机前广泛存在的不良授信证实了监管应对的必要性。在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能够履行其还贷义务。
理论教育 2023-07-16

信贷周期中的自由化、创新与变本加厉

金融占GDP的份额不断上升,金融部门薪酬显著增长,各种金融创新如火如荼。就像以前的各次危机一样,信贷周期是造成危机及后危机时期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证券化、结构化信贷、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使信贷周期波动加剧,进一步放大了错误债务积压的危险。因此,本章旨在探讨金融体系内部活动及复杂性增加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假如国外银行可自由向国内市场投放信贷,国内信贷约束就会被削弱。
理论教育 2023-07-16

修复基本面:提高房地产贷款约束措施,降低贫富差距

第十三章认为,房地产贷款的资本要求应大幅度提高,通过设定抵押比上限和贷款/收入比上限加强对借款人的约束。土地增值形成了财富的积累,这与推动经济增长的创新或资本投资过程无关,同时,如托马斯·皮凯蒂所述,城市土地价格的上升在扩大贫富差距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七章描述了经济增长对信贷密集度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7-16

金融成就一切的乌托邦之章

我们正在走向金融成就一切的乌托邦。金融业已成为全球一流大学和商学院优秀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首选目标。但是,在金融业中,冷静的分析证实了这些趣闻轶事。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金融业占国民收入的份额明显上升,美国和英国金融业更是急剧扩大。第一步是确认哪些特殊金融业务对金融业显著扩张的贡献最大。4第一,金融业通过向实体经济提供贷款创造了大量的货币。
理论教育 2023-07-16

陷入债务积压困局的优化方案

但我们本应以史为鉴,有所警觉,因为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惨痛教训已充分说明债务积压的巨大危害。而银行体系对房地产的过分偏重,进一步加剧了抵押信贷导致的债务积压问题的严重性。正因如此,后危机时期债务积压的影响才尤为严重。9作者们阐释了债务积压效应如何影响单个家庭的行为决策。
理论教育 2023-07-16

打破政策禁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现象

通过创造和支出法定货币,中央银行和政府可以合作创造任何数量的名义需求。但这种做法被视为政策禁忌,因为这是通向恶性通胀的险途。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抑制了经济增长,产生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提高了公共债务占GDP比例。危机之后,随着税收收入的下降和社会支出的上升,财政赤字大幅增加。由于中央银行维持接近于零的利率水平,财政赤字增加不会引发利率上升。据估计,2010年后因采取不必要的财政紧缩措施,英国GDP下降了3%。
理论教育 2023-07-16

投机、不平等和多余信贷之危害与优化

假如中央银行当时设定更高的利率水平,那么信贷扩张将相对放缓,但名义GDP增长也将同时放缓,因为实际增长率或通胀率将会降低,或更可能两者同时降低。3因此,人们普遍达成共识:理想的通胀率应处于低位但保持正值,通常认为以2%左右为佳。如第十二章所述,全额准备金银行是将全部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银
理论教育 2023-07-16

全球与欧洲间错误资本流动:第九章的幻觉

市场流动性改善有利于资本流动和价格发现,促进资本有效配置到最具生产效率的用途上。同理,全球资本市场如果过度自由,也可能创造出太多的错误资本流动。全球债务资本流动可能破坏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稳定。全球经常账户顺差总和占GDP比例由0.5%升至2.0%,逆差总和也出现同样的变化。4但相较于以往,当前的资本流动有两个重大特征。7如此庞大的资本流动总额当然具有一定社会效用和益处。
理论教育 2023-07-16

鼓励公平社会,对债务污染征税并废除银行

本章将考虑以下三种可能的方案:废除银行,对债务污染征税,通过有益的金融创新鼓励股权合约。对政府过度创造货币的恐惧已经使法定货币创造成为一种政策禁忌,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法对此有明令禁止。昆霍夫和贝内斯勾勒的计划,不仅要建立全额准备金银行制度,而且应通过核销巨额存量住房抵押债务来解决由过去的过度债务所制造的问题。根据该计划,政府将用新创造的货币储备取代目前趴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抵押贷款。
理论教育 2023-07-16

重要问题无法解决的引言银行家

股市交易量占GDP的比例急剧上升。但是,虽然一些银行家的不胜任和失信非常重要,然而这不是危机的根本肇因。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某些银行家的不当行为不过是30年代大萧条发生的次要因素。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全部救助和支持成本至多不超过GDP的3%。7将银行家绳之以法的威胁以及不再救助银行的监管框架均不能保证一个更加稳定的金融体系,将修复重点集中在这些方面会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忽略金融不稳定的内在根源。
理论教育 2023-07-16

债务危机的原因、影响及风险管理方法

第二篇主要探讨过度信贷创造的原因及危害,并说明如何能在信贷扩张的同时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胀率。第三章阐述债务合约的价值和潜在危险,解释银行如何创造信贷、货币及购买力。这两章共同阐明,银行体系自身必然会创造出过量错误的债务,从而造成金融不稳定,并引发危机。危机前的杠杆过度增长导致后危机时期严重的债务积压,一切政策工具似乎都失灵了。声称能够降低风险的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实际上扩大了风险。
理论教育 2023-07-16

金融抑制对债务和发展的影响与挑战

最好将金融体系置于严格的管控之中。但债务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假如没有债务合约,工业革命不可能发生。在发达经济体中,多数购买力背离了金融服务为资本投资提供融资的传统职能。因此,本章将探讨信贷创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一些东亚国家最成功的案例。后发国家快速实现赶超的原因显而易见。各经济体的政策措施各有千秋,但无一不大量使用工业关税、金融抑制和信贷指导等政策。二是鼓励发展世界级制造业的产业政策。
理论教育 2023-07-16

女王的问题和致命的自负:后记中的思考

基于完全市场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不仅未能回答关于清偿力丧失和流动性断裂的关键问题,而且不允许提出这样的问题。2003年时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罗伯特·卢卡斯充满信心地宣称“防止萧条的核心问题已经解决了”。为保护消费者免受盘剥,行为监管是必要的,同时微观审慎监管也可用来抵消激励错配导致的风险。但是,以预期的完全理性为假设而建立的微观基础是危险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理论教育 2023-07-16

修复金融体系:控制信贷创造和处理巨额债务

下文将讨论两个问题:如何修复金融体系以防止过度的信贷创造,以及如何处理过去错误政策造成的巨额债务。第四篇和第五篇将分别回应这两个问题。2007—2008年危机之后,为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确保银行更好运营、解决“大而不倒”的问题,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先后出台。第十三章建议对金融监管进行重大改革。短期债务资本流动应受到约束,国际金融体系一定程度的分割并非坏事。
理论教育 2023-07-16

错误债务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信贷只有用于支持新的有效资本投资,才能产生额外的收入流,以确保债务是可持续的。但事实恰好相反,如任由银行自行发展,必然会导致太多的错误债务。如第七章所述,债务扩张与贫富差距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但哈耶克和明斯基的研究指出,信贷创造可能导致周期性过度投资,造成实际资源浪费和债务积压。截至2006年,爱尔兰每年新建住房约9万套,而该国人口仅400多万。
理论教育 2023-07-16

管理债务规模与债务结构

核心问题是中央银行能否抑制信贷的不稳定并放缓投机,以避免危险的信贷扩张。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信贷增长速度、私人部门杠杆水平以及债务类型。2因此,本章不会提出一套普遍适用的规则,但会提出清晰的理念:我们需要限制银行和影子银行创造的债务规模并对债务的组合施加影响。本章的最后部分对这些反对意见做出回应。实现低而稳定的通胀不应成为中央银行政策的唯一目标。
理论教育 2023-07-1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