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育学原理

我国小学组织与运行-《新编教育学原理》详解

职能型学校组织是强调专业化领导的学校组织。我国的大学和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多采用这种组织形式。(二)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我国中小学校内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校内组织机构历经了几次变革,主要围绕第二管理层级进行改革。大多数中学设有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组织,其性质属党支部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
理论教育 2023-11-01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的作用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这不仅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真正实现民主化的需要。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学校教育在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尽管教育对社会政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却不能决定社会的政治力量。
理论教育 2023-11-01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对制订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制订出科学的教育目的。
理论教育 2023-11-01

二班集体形成培养-新编教育学原理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过程都需要班主任的正确指导与引领,在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中,班主任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班主任要注意培养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舆论的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在无形中支配班集体成员的行为,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理论教育 2023-11-01

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新编教育学原理》

(二)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1.以班为单位以班为单位是指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并以班为单位安排课程、组织教学活动等。班级授课制是分班进行教育的一种集体组织形式。这些局限性的存在,说明班级授课制不能作为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用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加以补充,从而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探讨班级授课制的改革问题。
理论教育 2023-11-01

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及教育-《新编教育学原理》成果

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指中学的11岁、12岁至14岁、15岁的处于少年期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表现。初中生身高迅速增长,血管也跟着增长,但心脏的发育却跟不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是少年期身体发展的显著特点。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经验型,指的是初中生在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时,需要具体形象,从“经验型”逐步上升为“理论型”。
理论教育 2023-11-01

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

下面主要就宏观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的依据进行阐述。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早已揭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这是各级各类教育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时应把握的基本前提。人的这种需要的满足常常包括对教育的要求,这是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的。
理论教育 2023-11-01

成熟决定论在新编教育学原理中的探讨

(一)成熟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受基因制约的。例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这是因为甲在46周时大脑功能、骨骼肌肉的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支持其很好地完成爬梯动作,而乙在52周时身体各方面发育的成熟程度可以支持其很好地完成爬梯动作。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教育只有以成熟程度为依据,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理论教育 2023-11-01

教育对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影响-新编教育学原理

教育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人们人口观念的更新,影响人们对控制人口数量意义的认识。(二)教育对人口质量的改善功能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来自上一代人的遗传素质,也包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水平。(三)教育对人口结构的调整功能教育对人口结构的调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
理论教育 2023-11-01

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教育的性质则包括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等。在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国家,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所有儿童接受差不多同样的教育。国家政治经济方面对教育的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理论教育 2023-11-01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新编教育学原理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以下简要介绍后两者。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学校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复杂而细致的,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学生的培养要靠日积月累。
理论教育 2023-11-01

教育学的发展与历史变迁

教育学的发展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短暂的过程。教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多元化阶段、现代化阶段。⑤“庶、富、教”的论述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孔子认为,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能取得社会成效。这使孟子成为教育史上“内发论”的代表。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学记》问世了。
理论教育 2023-11-0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法

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深入到学生中间经常与学生交往,就无从产生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和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同时,也要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理论教育 2023-11-01

班级管理功能及重要性

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但能帮助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班级管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社会角色,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是很重要的。
理论教育 2023-11-01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新编教育学原理

为此,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培养一代新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要求根据不同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材施教,使每个儿童都学到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
理论教育 2023-11-0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