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基础与实务专题研究

死刑不引渡原则在我国适用的现状

在我国,死刑不引渡原则仍然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对这一原则,我国从立法、司法实践等多方面采取了许多的灵活措施,现阶段,其在我国适用的现实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所以,第8条的规定并不是我国对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明确,而恰恰是对其的一种规避态度。最后也是由我国进行保证,不判处赖昌星死刑,中加双方才达成此次引渡合作。
理论教育 2023-07-16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优化指南

关于职务侵占罪主体的认定,理论界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这里的劳务人员就有可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理论教育 2023-07-16

国外职务侵占罪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只有我们国家有职务侵占罪罪名。同时,就要废止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立法的稳定性也将受到影响。从立法模式上看,英国的将职务侵占行为规定在盗窃罪的立法模式不具有可借鉴性。因此,英国关于职务侵占犯罪行为的立法模式不适合我国借鉴。如果采用德国的立法模式,就要废除职务侵占罪,立法的稳定性也将遭到破坏。其中,日本的业务侵占罪与我国的职务侵占罪相似。
理论教育 2023-07-16

数罪并罚原则:加重吸收的一大进步

数罪并罚原则,是指对一人犯数罪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准则。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数罪并罚制度的核心或灵魂。笔者认为,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以下四项。此为源于“每罪必罚”“一罪一刑”“数罪数罚”思想的古老的数罪并罚原则之一。该原则也是古老的数罪并罚原则之一。所谓加重吸收原则,实质上就是限制加重原则的类型之一,而绝非与限制加重原则并列的另一种数罪并罚原则。故其确为数罪并罚原则的一大进步。
理论教育 2023-07-16

刑罚执行期间再犯多项新罪的并罚探讨

刑法第71条所规定的并罚规则,是以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再犯一个新罪为标准而制定的。至于对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又犯数个新罪应如何并罚,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种问题的解决亦存在分歧。综上所述,对于刑罚执行期间再犯数个新罪的并罚,应当首先对数个新罪分别定罪量刑,而后将宣告刑与前罪未执行的刑罚并罚,不能采用执行刑说的方法进行并罚。
理论教育 2023-07-16

受贿罪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我国受贿罪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不同阶段,下文将针对这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阐述。这一阶段关于受贿罪的法律进一步发展,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受贿罪做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受贿罪处罚依照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取消了受贿罪的独立法定刑;第二,对受贿罪取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条件。
理论教育 2023-07-16

明确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中入罪的标准

网络谣言的入罪标准没有在刑法上得到明确的规制,导致司法机关很难依法对网络谣言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以寻衅滋事罪为例,要想把网络谣言以该罪作为罪名进行刑法规制,需要判断网络谣言有没有导致“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这也是将网络谣言行为进行定罪量刑的重要判断依据。
理论教育 2023-07-16

完善诈骗方法规定措施

所以,在数额较大的集资诈骗案件中,对于“诈骗方法”的认定,法官应该在充分考虑到民意的基础上再做定夺。所以在经济高度繁荣的地区,对“诈骗方法”应该采取更紧缩的解释方法。
理论教育 2023-07-16

国外网络谣言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国外各个国家对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可以看出,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并不容易,也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成效。但是传播网络谣言这一做法显然并非良策,应当从根本上对社会矛盾进行有效的解决,这样会更好地处理网络谣言这一严重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7-16

国外正当防卫法规对我国的启示与防卫限度

2.大陆法系防卫限度的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在了解、细读了大陆法系各国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刑事法律规则后,笔者认为日本的法律理论可参考性高。
理论教育 2023-07-16

我国安乐死程序设计的优化探讨

如果全数等同,才能视为初步具备安乐死实施的法定条件。法院工作人员应当监督安乐死实施协议签署的全部过程。法院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安抚好死者家属的情绪,另一方面应维护好现场的正常秩序,监督安乐死实施的全过程。至此,安乐死案件彻底处理完毕。无论怎样,还是希望我国能够尽快出台一部关于安乐死的法律规范,至少能够在安乐死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以及适用程序等方面有所完善,从而合情合法地解决社会现实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7-16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法的现实需求

侵犯公民案件涉及被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繁多,几乎可以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公民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这类基本信息。以上表明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有必要对个人信息进行细致分类,并作为“情节严重的”重要考量。该类案件犯罪人的刑罚规定较轻,直接导致犯罪成本低,现行刑法不可忽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罚的适当改进。
理论教育 2023-07-16

非国家工作人员界定仍不清晰

要搞清职务侵占罪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得先搞清单位的具体含义,然后再确定人员的具体范围。按照第一种观点,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既不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也不可能够成贪污罪,只可能构成其他的财产类犯罪。所以,不论国有的、集体的还是个人的,不论法人或非法人,都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中的单位。
理论教育 2023-07-16

网络谣言:定义、多样性及法律界定

谣言是广泛传播的未经证实的言论,而网络谣言则是以互联网作为特定传播渠道的广泛传播的未经证实的言论。网络谣言比较于传统谣言形式,显出更加多样性。因此,对网络谣言进行法律界定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谣言作出明确的界定,只是对保护名誉权和有关网络信息罪进行了规定。
理论教育 2023-07-16

我国现状:安乐死探讨与优化

我国在1980年开始对安乐死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汉中事件”是本次研究与探讨的重要标志。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将再也不能逃避安乐死这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了。安乐死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在广州、上海等地区出现,目前我国对于安乐死这个概念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依照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仍然以故意杀人罪处理。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人代会期间,广东省有32名代表在会议上提出了要尽快出台关于安乐死的议案。
理论教育 2023-07-16

国外立法规定对我国的启示及优化方案

在我国,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对被害人的救援与安抚,维护社会稳定这方面我们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我国的拐卖妇女罪来说,为了更好地破案,更快地解救被害人,增加法定从轻情节是有必要的。通过定罪与量刑联动,有效发挥刑罚预防犯罪和惩治犯罪的功能,共同打击拐卖妇女犯罪行为,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更好地消除该类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以及不安定的隐患。
理论教育 2023-07-1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