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考试史与作弊现象

中国是个考试大国,科举实行了一千多年,作弊和防止作弊双方拉锯,道高或者魔高,此消彼长,作弊的技术在发展,防止的措施也在发展,一来二去,考官们对于如何防止作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其中就有防堵考生下三路下三滥招数的严格规定。不许上厕所,则势必得允许考生带便器,因此给夹带带来了便利。考试取士,是中国的一项发明,也是一种无奈。
百科知识 2023-12-05

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揭露假大师现象

还有假文凭,大概凡是能买到的商品,有价值的证件、牌照,都有人造假。大师是文化界顶尖的人物,不是像经常含泪的某名流说的那样,大师是比老师低一层次的称谓。造大师的方式有三:一是自造,二是他造,三是自造和他造结合,联合产生。尽管假烟假酒有工商局管着,而我们的假大师没人管,但打假还是必要的。
百科知识 2023-12-05

官礼假货市场:揭开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的真相

专门的官员礼品市场,跟其他市场一样,也有大量的假货,极品烟酒掺假自不消说,一不留神,送礼人或者被送的,就被人蒙了。官礼、官礼市场乃至官礼的假货市场,其存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巨大的公关送礼需要。据报道,南京的有关部门,已经去查这家商行了,但查了商行,管不住官员爱礼送礼,还是关不了官员礼品市场。
百科知识 2023-12-05

山东青州花博会:借钱办热闹,150亿资金需求

山东青州要办花博会,钱不够,下拨任务,向全市教育系统员工强制借款。不知不觉中,热闹居然又有新花样了,办“会”。一个财政年收入不足10亿元的县级市,为了办花博会,已经开工的配套工程,就达32项,其中有主会场、展馆和五星级宾馆,需要资金超过150亿元。至于“借”老百姓的钱,能还吗?热闹过后,借款的人或者提拔,或者“双规”,扔下一个烂摊子,后任就是有心,拿什么还呢?
百科知识 2023-12-05

中国人为何看不起自己

目前,中国政府的各个部门,就像一个笑话说的那样,三人栽树,一人挖坑,一人放树苗,一个埋土,结果放树苗的不在,挖的只管挖,埋的依旧埋,两人忙了半天,什么效益都没有。人口减少还要厉行人口政策急刹车,必然会导致若干年后,中国适龄劳动力锐减,人口老龄化提早到来,整体上危及中国的发展。不能不说,中国已经形成了部门利益当先的行政格局。
百科知识 2023-12-05

揭秘官员借企业车!无数豪车背后的秘密!

当地纪委调查,说车是检察长借当地一家企业的。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好些官员开的豪车,真的是从企业借来的。而且,汽油由企业出,修理费也由企业负责,一直借到车子旧了,再换辆新的,或者官员下台为止。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无非是一些聪明的官员可以借此逃避法律的追究。不信去查一查跟企业发生关系的部门,不用细查,就会发现,这样借来的车,实在是太多了。
百科知识 2023-12-05

中国官员权力争斗与后续问题解析

什么样的生态,能让一个政府官员对另一个拔刀相向呢?前任提拔了后任,但后任大权在握,不买前任的账。后路第一位的事务,是接班人的选择。在很多地方,现任的官员,对于继任人选的选择,都有相当的影响力。然而,这样精心的后路安排,往往都会出事。仅仅是因为现在制度不健全,才使得权位变成了某些官员手中的“资产”,让他们这样变相地私相授受。
百科知识 2023-12-05

城管执法实践揭秘及规范要求

在网上,有人又挖出来一个“城管秘笈”,学名叫做《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据说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的公开出版物,有照片为证。这个城管秘笈透露了好些城管执法的实用招数。这本城管秘笈是真是假,尚有待详察,但城管执法,以“打”闻名,却是事实。考虑到上级领导的难处,我可以退而求其次,严格规范城管行为,不能打人,与暴力绝缘。当然,这也很难,因为城管的行为模式已经定型了,似乎不打就不叫执法。
百科知识 2023-12-05

包头村庄等级制及中国社会等级制现象

内蒙包头市附近的一些村庄,居然人分五等,每个等级的人享有的权利不一样,等级可以世袭。说起来,中国自秦汉以来,贵族制度虽然已经被打破,但等级制却长期存在。实际上,在改革之前,中国农村社会也存在着社会等级。甚至像内蒙古包头周围的这些村民一样,人为地制造等级、制造特权,自己享用。内蒙古包头附近的农民,只是把等级明确地划了出来,没划出来的等级其实遍地都是,你身边就有。
百科知识 2023-12-05

中国开幕式:缺乏创意的甜美艳俗

开幕式上的真正出声唱歌的小姑娘,就是因为没有达到某些大人物心中的完美标准,只好充当双簧演出中后面的那一位。在这样一种近乎病态的完美追求中,这个花了无数金钱的开幕式,命里注定不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创意,也不可能呈现真正意义上激动人心的美,只有甜美艳俗的洛可可,整齐和谐的大场面。
百科知识 2023-12-05

教授与校长的关系:中国大学的权威结构解析

一位在湖北民族学院代课的老师,因为在自家的博客上批评了学校校庆的奢侈,遭到解聘。大学里的教师跟管着他们的层层的领导是什么关系呢?换言之,教授和院长和校长,是下属和上级吗?以我的私见,按照中国过去和世界各国的惯例,教授不是校长的下属。但是,这种私见,在中国的大学,显然属于大逆不道的,各个校长无不理所当然地认为,教授无论多大的来头,多大的学问,都是被领导者。其实,我相信,绝大多数教授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百科知识 2023-12-05

内地饲料滥用添加剂:揭开中国食品安全的冰山

内地输港鸡蛋被查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揭开了内地饲料滥用添加剂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内地食品生产滥用添加剂,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几乎尽人皆知,但又无可奈何。像三聚氰胺这种东西,毕竟属于终端生产厂家所不太情愿的一种添加剂。但对生产者来说,食以添加剂为天。三聚氰胺的危害被公之于众,是若干儿童的生命以及成万儿童入院的代价换来的。让民头上这个食品的“天”,不至于塌下来。
百科知识 2023-12-05

中国军阀时期与民国历史:军绅政权与军国逻辑

陈志让先生的《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是中国大陆改革之后,最早公开引进的西方历史研究著作之一。“军绅”两个字,用来说明北洋时期的民国,传神而简洁。在政治体制上,军绅政权则表现为军国。民国历史,呈现的是一种异常吊诡的面目。《军绅政权》是陈志让先生30年前的旧作,这样的旧作,在30年后依然能够再版,一方面说明这部著作的分量,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史学界在民国史方面的研究停滞不前。
百科知识 2023-12-05

助理官:权力与侵蚀-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场上出现了“助理”这个头衔。很多助理,实际上正式的官员编制上是没有的。因此此人不算政府官员——哧溜一下,就溜走了),助理的权力还是蛮大的。一般来说,助理的诞生,是主要领导自我扩权的产物。大领导安几个自己的助理,尽管制度上没有依据,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侵蚀副职的权限,让自己的手伸得更长。
理论教育 2023-12-05

古代民告官的宿命,如今依旧延续

民告官,古代叫“上控”,凡是上控的人,多半都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不得不如此,因为只要踏上上控之途,就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最后皇帝老子做主,官司打赢了,下场也很悲惨,破家是肯定的了,最后很可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古代民告官的宿命,在今天依旧在某些地方延续。告官的民,无意中触犯了两种潜规则。
百科知识 2023-12-05

王赫斯愤怒,黑河市领导下令禁狗

黑龙江省黑河市一位市领导被狗咬了,结果领导大怒,下令全城禁狗,所有家养的狗都要被宰杀。听到这消息,一方面为黑河的狗辈感到悲哀,一方面也为其他动物感到庆幸,试想,如果领导被驴踢了,被牛顶了、马踩了,那么禁驴令禁马禁牛令,也许也会出台,一齐下汤锅的动物,就太多了。一只不长眼的狗惹出全城屠狗,黑河的百姓要想制止,只能在网上发帖,能不能保住全城狗的命,还很难说。
百科知识 2023-12-0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