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数字化玉雕-花卉制作工艺技术

数字化玉雕-花卉制作工艺技术

更新时间:2025-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对大多数圆形花头来说,要采用“藏”的方法来表现花蕊。但有些花头,如梅花、碧桃、荷花等就不好采用藏花蕊的办法。在实际制作时多采用装饰性的处理。要做到“成花在胸”,向大自然学习是最根本的方法。

第四节 玉雕花卉制作工艺技术

玉雕花卉制作工艺技术可以分解为雕刻花头、花叶、枝梗、陪衬物(瓶、山石)的制作技术。如果还能掌握草虫、飞禽等制作技艺,就能更加广泛地拓展题材,丰富玉雕花卉产品的表现形式。

一、雕刻花头的基本方法

花卉的种类很多,为了研究雕刻花头的基本方法,我们必须排除每一种花头的具体特征,只研究花头中的基本形态。为了方便可以把种类繁多的花卉大致划分为圆盘状花头和圆球状花头两类,牡丹、荷花、月季、山茶花、桃花、梅花等都可以视为圆球状花头,瓜叶菊、悬崖菊、向日葵等可视为圆盘状花头。

圆盘状花卉的雕刻方法相对简单。一般确定了圆盘状花头的位置及朝向,再按各种花头的结构特点做出细部就行了,只要四周的花瓣安排得错落有致,原则上不会出现大问题。

以下主要研究圆球状花头的雕刻方法。

1.有关常识及术语

1)门瓣

门瓣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门,是识别不同住户的重要标识,把特定的花瓣称之为门瓣,其意义也在于此。门瓣,也称为定向花瓣,只要确立好门瓣的形态、位置和角度,整个花头的动势和特点就把握住了,就算确立了。在绘画艺术中,门瓣是画家们首先下笔勾画的部位,在玉雕中,门瓣也是最先为雕刻家所确立的部位。那么怎样才能确定哪一片花瓣为门瓣?在固定的视角之下,一个花头只能有一片处于正视位置的花瓣,其余的花瓣由于透视原因只能见到一部分结构。因此,改变视点的话,一朵花上的许多花瓣就都能充当门瓣。但是,当我们从一个已选择好的角度,或从雕刻的实际位置上说,一朵花只能有一个门瓣,它通常处于花头形式感最强的视角的正面。从雕刻的角度来看,门瓣的作用如下。

(1)表现花卉的品种特征。一个花头只有门瓣能将全貌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下,在一朵花中只有门瓣的形态最能表现出花卉的品种特征。

(2)表现花头的动势。动势不同的花头其门瓣位置是不相同的,但也是有规律的。在雕刻时,首先确定好门瓣的位置就是在事实上已确定了花头的动势。

(3)表现花头的精神气质。门瓣位于花头最显眼的位置,其形态的茁壮或瘦弱,能体现出花头的精神气质。

2)翻瓣

翻瓣是指位于花头外围1~3层的花瓣,它们大多处于翻转的位置,便被称为翻瓣。最重要的却是与门瓣相邻的几个翻瓣(图7-4-1)。在实际雕刻中,这几个翻瓣是紧随着门瓣而被确立下来的。从雕刻的角度上看,翻瓣的作用如下。

图7-4-1 门瓣、翻瓣示意图

(1)翻瓣的排列位置决定了整个花头的外部形态。在实际雕刻时,圆形花头的外形轮廓不应当是圆形,而最好是长方形、三角形或不对称的多边形,翻瓣不该均匀地排列着,而应当具有变化,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好看的花的形状。

(2)能决定出花头的个性特征。虽然从解剖上看花瓣的基本形态应当是大体上相同的。只是它们处于特定的位置,透视变形才出现各种各样的形态,这些形态各异的翻瓣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花头。

(3)与门瓣形成强烈的对比,是门瓣最好的陪衬物。在一般情况下,门瓣是雍容大方、富有庄严感的,而翻瓣则俯仰开合,具有妩媚的气质,使花头具备如同舞蹈者般的活泼神气。(4)翻瓣的翻转趋向有利于表现花头的动势。3)花心瓣

花心瓣是指生长在花头中部的花瓣。在实际雕刻中,它的变化最小,通常只有花瓣的尖部显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下。从雕刻的角度上看,花心瓣的作用如下。

(1)花心瓣的存在显示了花头旺盛的生命力。一个花头的形态是茁壮还是凋谢完全取决于花心瓣的排列方式。花心瓣排列得紧凑还是松散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雕刻者的高度重视。

(2)花心瓣的方向有助于表现花头的动势。因为花瓣有正面和背面之分,在适当的位置上表现出花心瓣的正背,可以加强花头动势的表达。

4)花蕊。

纤细的花蕊是玉雕难于表现的。所以对大多数圆形花头来说,要采用“藏”的方法来表现花蕊。但有些花头,如梅花、碧桃、荷花等就不好采用藏花蕊的办法。在实际制作时多采用装饰性的处理。

2.如何理解和表现花头的动势

苏轼认为讲画竹时讲究成竹在胸,我们雕刻花卉时当然也要“成花在胸”。要做到“成花在胸”,向大自然学习是最根本的方法。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里,我们可以学到书本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雕刻艺术中的花头动势与自然界中花头的动势是有区别的。要用雕刻的方法来表现花的动势,是不能照搬生活真实的。为此,我们要研究雕刻的方法来表现花头动势的问题。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要先抛开具体的花的所有形状、结构、长法、构图章法等具体因素,虚拟出一种花头来,这朵虚拟的花头是一切圆形花头的总代表。从结构上看,它酷似一朵开得规规矩矩的荷花。这朵虚拟的花头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我们假定它的每片花瓣都很像荷花瓣,它们只有大小上的不同,在形状上是完全相同的。花瓣的正面是凸起的,背面是凹下去的。

(2)将这些花瓣均匀地、逐层地插在花梗上,就构成了我们虚拟的圆球形花头。

(3)虽然花瓣的形状是一样的,但从一个固定的视角望去,只有某片花瓣最能体现花瓣的形态特征,则它是门瓣。当我们改变花瓣的组合关系,使之不那么均匀,这样虽然可以改变花的造型,但这朵花给人的印象依然是直挺挺的。

(4)如果再改变花梗的走向,这朵花便有了动势。如果将花梗挡住,这朵花仍然是直挺挺的,花瓣的动势是很差的。这说明花梗的走向是能够表达动势的,但表达能力却是有限度的。

(5)如果我们假定花瓣之间有一种能保待相对距离的力,当我们给门瓣一个推力,在外表的花瓣就会在保持相对距离的条件下沿推力方向倾倒,连花梗也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曲起来,这种状态下的花头具备相当优美的动势,这种动势正是工艺雕刻所刻意追求的。我们要用雕刻的方法表现花头的动势,就必须在大脑中先建立这样的动势概念,才能正确地表现花头优美的动势。

3.雕刻圆形花头的基本方法(图7-4-2)

(1)先不考虑花卉的品种特征,将花头简化成馒头形状。在这个馒头形状里可以雕刻出任何一种圆形花头。

(2)O点是馒头形的中心点。根据设计图上的花头动势,在馒头形的料上做一条能代表花头动势的动势线。这条动势线要经过中心点O,它的下端是O′点,O′点应当是花梗的位置。

(3)将动势线OA等分为三段。两个节点分别为B、C。在BC之间,我们可以雕刻门瓣,在AB之间可雕刻3~5片翻瓣。

(4)俯视方向看去,我们亦可以O点为中心,做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圆OC为花心瓣区,圆OB为门瓣及翻瓣区,圆OA为最外层的翻瓣区。如果在与动势线OA成45°角的方位上做一个相互垂直的十字线,这样就可以把圆馒头形的料分成四个区域,在门瓣所在的区域里,花心瓣主要是表现花瓣的正面,在与其相对的区域里,主要表现花心瓣的背面,在其余的两个区域里,要表现出花心瓣由正面向背面的逐渐过渡,翻瓣的表现也要体现这种规律。

图7-4-2 雕刻花头的基本方法示意图

4.雕刻花头的实例(图7-4-3至图7-4-7)

图7-4-3 工艺设计示意图

图7-4-4 切块定位示意图

注:要注意领会花头的动势及其之间的照应关系,注意门瓣与翻瓣的位置

图7-4-5 首次修整示意图

注:要注意花瓣与花叶的动势、长法及厚度

二、雕刻花叶的基本方法

1.在雕刻叶子时,要注意叶子的方向

所谓方向,是指叶子生长的方向。大多数的叶子是有倾向性地生长的。但在艺术表现中要特别注意逆向叶子的处理,因为“逆向”的叶子能反映环境(主要是风)的状况,同时也能在视觉形象中形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所以在处理花叶时,可在个别的枝叶上进行逆向处理,使之更有精神、更有力量,例如做风竹时,一律顺风长叶,是没有精神的,只要在独特醒目处加上几组逆风的枝叶,就马上产生挺立之势。由于叶子种类很多,在使用逆向处理时,也不宜相同。大体上,兰花萱草之类的叶子,宜用折叶;芍药、菊花、牡丹之类的叶子,宜用掩叶;碧桃、水仙之类的叶子,宜用反叶;荷叶之类的叶子宜用卷叶。

图7-4-6 精细定位示意图

注:要先将门瓣找出,然后逐一找出各瓣,注意花瓣的厚度及动势。

图7-4-7 花卉瓶细工工艺完成示意图

2.要处理好叶尖

因为叶尖是叶子动势的集中点,叶子有没有精神,全在叶尖趋向的转折上。如果叶尖的趋向没有处理好,整个花就像被霜打过一样,枯萎而没有生气

另外,大多数的叶尖最好不要水平地朝向人的视线,因为玉雕是小型雕刻,所有的叶尖都朝向人眼,给人以扎眼和杂乱之感。在实际雕刻时,要有意识地改变叶尖的方向。有一些叶子最好有垂下的趋向,这样才便于藏活。

3.处理好叶子的边

叶子的种类很多,质感也不同,有的柔嫩,有的肥厚,有的柔若凤尾,有的刚健挺拔……如果在叶子的边沿部分加工得当,就能获得预期的质感。

4.要处理好叶脉的走向

叶脉的处理很重要,处理得好,既可增强形象特征和动势,又可增加叶的质感,因此不易省略,要求加工细致些,不可马虎。

从工艺角度来看,雕刻还要考虑叶子之间支托牢固的问题。叶子很薄,叶梗很细,如果仅考虑构图要求,而不考虑支托与牢固问题,是不行的。叶子的翻转折叠,各具形态,为我们解决叶与叶之间支托与牢固问题提供了条件。从理论上讲,要解决好叶子的支托与牢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藏与露的问题。“露得俏,藏得巧”就是处置叶子的原则。所谓“露得俏”,就是说凡是露在表面的叶子,要在其生长规律和外形特点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翻转折叠,尽可能地显示叶子的特征。所谓“藏得巧”,就是说凡是起支托与牢固作用的叶子一定要尽可能地藏在姿态外露的叶子之下,要充分地利用生长规律的客观条件来调动人们的艺术联想,让人们用想象来承认它的存在,因此这部分叶子要求“藏得巧”,而根本不在乎它本身是什么形状。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现在以牡丹为例。牡丹的叶子是属于掌状复叶,每一组叶子都是三杈九顶。表现三杈九顶,是表现牡丹不可缺少的特征。对于花头下第一层叶子来说,将三杈九顶做完整是不难的,因为它全在表面上。问题在于第二层或第三层叶子的处理。第二、三层的叶子,只能有一杈是外露的,余下的叶子则是起支托作用。所以,我们在安排叶子时,不能从三杈九顶的结构出发,而只能考虑成一杈二顶或三顶,至多也只能考虑二杈五顶或六顶。只有在派活时叶子不全,在找活时才能做出三杈九顶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派活时就将三杈九顶全安排了,那么在找活阶段就不好安排了。

三、雕刻枝梗的基本方法

枝梗在花卉造型中的作用是取势传情,但从雕刻方法来看,雕刻枝梗要注意两个问题。

1.注意枝梗的肌理效果

肌理,属外来词汇,为现代美术常用词汇。它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平时常说的质感、纹理等。自然界中的物体有丰富多采的肌理效果,如树干、山石的表面、叶脉、木纹等。肌理是有表现力的,玉雕花卉要处理好枝梗的肌理效果。

花卉的种类虽然较多,但枝梗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草本;另一类是木本。只要我们遵循“木本宜苍老,草本宜纤丽”的原则,就能大体上把握雕刻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有些木本花卉的枝梗外皮不一定是很苍老的,但雕刻时却依然要把它做成苍老的样子。只要适应艺术表现的需要,完全可以突破生活真实的限制,这也不是说可以不加区别。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还要针对不同的花木,施以不同的皴法,来达到不同的肌理效果,具体如下。(https://www.daowen.com)

碧桃的老本要横皴,新本要直而粗肥。

梅花的老本要苍老,要有树疤、疙瘩、枝杈等,嫩枝要瘦,才能有铁骨峥峥之势。

松树的外皮要采用鳞皴。

柏树的外皮要采用绳皴。

牡丹的老本要苍老,枯杈较多。

月季的枝干要润,新枝要柔。

山茶的枝干要润。

石榴的枝干外皮要枯瘦。

2.注意穿枝过梗的工艺处理

穿枝过梗,是协调花叶与枝梗的艺术原则。从雕刻角度加以研究时,应当从藏与显的辨证关系上去探索。

雕刻梅花、碧桃、玉兰、松、柏等花和树时,枝梗与花头,或枝梗与花叶是并重的,因而这类枝梗的雕刻是以显为主,应当注重枝梗之间的依托保护问题。在实际使用中,枝梗都处于显的位置。

雕刻牡丹花、月季花、山茶花、菊花等花卉时,则以花头和叶子为主,枝梗要尽可能地藏起来。但是,完全地把枝梗藏起来也不行,所以就产生了表面上是藏,实际上是显的工艺表现方法——穿枝过梗。

例如我们在雕刻牡丹花时,要在牡丹花头的门瓣下面,即花叶与花托之间切一个小三角形的浅洞,将花梗做出。然后安排几组很密的叶子将花梗掩盖起来,在临近地面时再做出枝梗。这样,牡丹花的枝梗就处于时显时藏,而且是藏多显少的状态。虽然在实际上它们并不相连,只要在雕刻时适当地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从两端显枝梗处(尽管显得很少),来感知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枝梗。因此,正确地选择一两个能显枝梗的点位,考虑之间的趋向,就能处理好穿枝过梗工艺。

四、玉雕花卉瓶制作工艺

花卉瓶是玉雕花卉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现用“岫玉牡丹花瓶”的制作过程来说明玉雕花卉的制作工艺。

1.工艺设计

如图7-4-8所示为“岫玉牡丹花瓶”的设计图稿。这是设计人员根据玉料的形状、质地和玉雕花卉瓶的式样特点而设计出来的。制作者在动手制作前应仔细领会设计师的构思,并对各个部分的高低起伏,各种相应块面的划分做到心中有数。一个熟练的操作者见到图纸后就应当在大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细微的立体形象。

如图7-4-9所示为玉料勾样后的状态。注意,勾样时并不是将设计稿移画在玉料上就行的。瓶身部分要比原设计图下移8~10mm,这是为瓶盖的制作而特意增加放出来的加工余量。这段加工余量包括瓶盖的制口,切割玉料时必要产生的锯口损耗,以及平整瓶口的加工余量。

图7-4-8 岫玉牡丹花瓶设计图

图7-4-9 岫玉牡丹花瓶工艺设计示意图

注:应该将瓶盖用料的实际位置上移5mm。

2.坯工工艺

此处是从玉料被加工后的不同状态来说明玉雕花卉瓶的制作工艺。与本章第一节所述工艺原理是相互映证的,请读者把握两者的内容。

坯工工艺可分为如下几点。

(1)断出瓶身、瓶盖料。具体到这一件产品,应按图7-4-10所示虚线位置将玉料切成瓶盖和瓶身两部分。切割应当很准确不能走锯,锯口越小越好,锯口越光洁越好,如能保证上述要求,可免去瓶口再次找平的麻烦。玉料切开之后,应及时在断面上绘出玉瓶身、玉瓶盖的十字中心线及其投影轮廓。

图7-4-10 断出瓶体和瓶盖示意图

(2)找瓶身。玉雕花卉瓶的制作应从找瓶身开始,玉瓶的主要影像在料的背面,故先从玉料的背面开始做起。先从玉料的背面做起,这是玉雕花卉瓶工艺的特点(图7-4-11)。

制作时先用铡铊、錾铊沿墨线将玉瓶的轮廓线切出。将瓶体周围的余料去掉或推落。前面的牡丹花尚未确定,在后面料上找瓶身时,推落要有余地。不能将料推落太深,以免牡丹花叶不好做。瓶体不必急于裹圆,只要像图7-4-12所示的样即可,再从正面将玉瓶和牡丹花用料分开。

图7-4-11 玉料背视图

至此时,应从俯视、侧视角度来观察瓶身与牡丹花的用料是否合理。若留做花的玉料不够厚可压缩瓶身的厚度,若留做瓶身的玉料不够厚,而留做花的玉料较多时,可适当地推落,使玉瓶能丰满些。总之,在这阶段应保证瓶身与牡丹花都有足够的用料。

(3)确定花头位置、动势。做花头,应先切出花头的外轮廓,再依次找出门瓣、翻瓣和花的中心点,最后确定各个花瓣的位置(图7-4-13)。注意花瓣之间的分界线不可太深,切不可出现深槽,以便于花瓣外轮廓线的修改。

图7-4-12 二次勾样示意图

图7-4-13 花头雕刻方法示意图

(4)确定花叶的位置。确定花叶的位置(图7-4-14),要按本节第二点的方法进行。第一层叶子的根部要压在花头之下。要使每一层叶子都有相应的厚度,以便找出叶子的翻转起伏。要一层压一层地切出叶子的外形轮廓,并保证每一层叶子都有一定的厚度。靠近瓶体的叶子应与瓶体很舒服地相贴,而不能伸到瓶体里,要保持叶子的舒展和神态。此时亦不能掏叶子下面的料。

(5)穿枝过梗。穿枝过梗(图7-4-15)的实施是有条件的,应在花头、叶子已做得相当细致,已达到精确定位的状态时才可进行。枝梗的推落要注意深浅层次,不可太深。

(6)找山石。枝梗确定后,可顺势将山石做出(图7-4-16)。

图7-4-14 雕刻花叶方法示意图

图7-4-15 雕刻枝干方法示意图

图7-4-16 雕刻山石方法示意图

(7)做瓶盖及花。做瓶盖的方法和瓶身一样,是从玉料的后面入手,先将做瓶盖的料形和做花的料分开,然后将瓶盖的轮廓确定下来(图7-4-17)。

此后可按照花头、花叶、枝梗的顺序依次做出(图7-4-18)。

3.细工工艺(图7-4-19至图7-4-21)

细工工艺从瓶体开始。

(1)瓶身、瓶盖外造型的确定。将瓶身、瓶盖的外形确定,之后再将瓶身、瓶盖的表面做细。

(2)瓶身、瓶盖的打钻掏膛。待瓶身、瓶盖的外造型做好之后,便可打钻掏膛,膛壁不宜太薄,膛腹也不宜大。

(3)瓶身与瓶盖的制口制作。制口的制作方法在器皿一节已有详细介绍,请参考有关方法。

图7-4-17 做花头瓶盖部分制作示意图

图7-4-18 瓶盖花头制作示意图

图7-4-19 玉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4-20 玉瓶精细加工示意图一

图7-4-21 玉瓶精细加工示意图二

图7-4-22 玉雕花卉瓶完成示意图

(4)花头的精细加工。

(5)花叶的精细加工。

(6)枝梗的精细加工。

以上三个加工步骤是从花头开始的,依次是花叶及枝梗。精细加工要反复进行多次,细工工艺不要在一个部位上作过多的雕刻。

瓶盖的花与瓶身上的花要交替制作,这样可保证整个花卉瓶的一致性。

在细工工艺阶段,选用工具以小型为主,但具体部位要用哪些工具并无要求,制作者可自行选择。

4.细部修饰(图7-4-22)

细部加工是在整个细坯完成之后进行。操作者用喇叭口、球棒尖头棒、枣核棒、勾铊等小型工具做好花卉的细部,如花蕊、叶筋等。

细部加工应从最里层往外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