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UFO的秘密
遥远的年代
数千年前的梵文著作,诸如“Samarangana Soutradhara”就曾生动地描述过在文明的人类中有飞行器的存在,其目的就是保证各个大陆间的联系并维持秩序,甚至实现伟大的星际间远征。
《Samarangana Soutradhara》是本古代手稿,共有130页,主要讲述建造飞行器系统的事情。这些著名的飞行器可垂直起降,可飞行数千千米远。这种飞行器的性能多样,它可以高速飞行,也可以飞得很高,以避免地上的人发现它。巴朗格的石头上面所雕的石画给了我们一张他们的飞行器图画,给我们所处时代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张UFO的详细图纸。另一文集《Samar》确信:UFO并不是富有诗意想象出来的产品,它是一些用加热水银作为潜在动力的飞行器。当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的未来宇航器时,我们应该再回到这一定义上来。当UFO航行在太空之中的时候,它仅靠自身所产生的动力飞行。
在秘传书中列举了49种类型的火焰推进器,这类机械是与电现象及磁现象紧密相关的。古印度的太空车避开地球的引力,带着完全被保护的乘员飞走。
像我们那长长的邮车及前苏联的“SOYOUZ”一样,每一个器械都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在大陀的小雕像上,人们谈起了“阿尼奥特拉的维玛那”,这种飞行器有后推火焰冒出。
从外表来看,在遥远的年代,地球上的居民习惯于长期接待来自其他星球的常客,宇宙中所有民族间的关系持续地存在着。在我们星球上制造的飞行器也曾经到过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它们的名字叫“苏尔雅芒达拉”。另一些飞行器飞得更远,它们朝一些星星飞去,有的甚至到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去旅行。人们把这种飞行器叫做“纳阿撒特拉芒达”。
而《坦图阿》和《冈图阿》这两本书暗示这些神奇的火箭宇航器一直都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同时等待着更为伟大的航行。这些航天器能运载1000名乘客。
天马战车
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的精彩描述令印度民族激动不已了几千年。史诗中既歌颂崇高的爱情,又反映黑势力的复仇,还用相当大的篇幅描写在众神与魔鬼之间展开的以原子弹为武器的多次空战。有些学者确定《罗摩衍那》的著成日期在公元前500年,还有学者认为它著成于公元前3000年。无疑,这些故事和历史事件发生在《罗摩衍那》成书前久远的远古时代。
用史诗《罗摩衍那》的译者罗麦什·达特的话说,罗摩的父亲——达萨塔拉哈国王来自太空种族,是太阳王国的后代,这种太空生物曾一度统治过印度。当时,罗摩同拉克什曼一起在森林中打猎,他们猎捕到一头巨象,魔鬼主宰拉瓦纳借机又抓住了孤独无援的希塔。
史诗中是这样描述的:“魔鬼主宰把希塔抓到自己的天车上,天车由几头金光闪闪的驴驾驶,它们飞起来像战神的天马一样快。后来,天车飞到山冈上空和多林的山谷上空,希塔犹如鹰爪中之蛇悲苦欲绝,痛哭流涕。”
劫持希塔的天车飞行时,曾遭到一种酷似现代歼击机的“巨鸟”的攻击。这时,魔鬼主宰把希塔藏到它在兰卡岛的城堡中。哈努曼飞过海峡向希塔发出罗摩的信号,这时罗摩正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攻打城堡。于是,天人帮助罗摩对城堡实施了空中打击:
英勇的马塔利驾驭着天马战车,天马放射着像太阳光一样耀眼的金光,罗摩借助这强光寻找将与他决斗的敌人。天人把金光闪闪的武器和空中战车送给了罗摩。当遵守教规的人出战时,众神就会帮助那些忠诚而勇敢的人。天人说:“驾起那套天马拉的战车——战神的金车吧!”当魔鬼主宰和驾驶天车的罗摩进入激烈的决斗时,飓风大作,连太阳也惊人地突然大放奇光。这场决战一直持续到罗摩使用上帝赐予的毁灭性武器——这种致命性武器燃烧着熊熊天火,运动起来像镖枪一样飞快,后面托着滚滚黑烟和火舌,像雷鸣般轰轰作响。该武器从一个圆孔中射出,击中了魔鬼主宰的铁石心脏。
战火熄灭后,罗摩扶希塔登上一艘两层楼高的巨大而美丽的飞船,飞船上带有舷窗,装饰着彩旗,飞船上还设有几个旅客舱和乘员舱。这艘飞船还能发出优美悦耳的声音,在地上就能听见。罗摩和妻子希塔乘坐的飞船飞翔在万里无云的蓝天中,万人欢呼着,朝天空向他们祝福跳跃。银灰色飞船按着罗摩的指令在地上轻轻着陆。
传说与现实
古代梵文文学作品中的描述:
射出的炮弹虽无烟火,却发出闪光。整个军队被滚滚浓烟笼罩,整个地平线的四面八方出人意料地变成黑色。致命的狂风呼啸着,高空中布满乌云,血流成河。令人恐怖的现象令人惶恐不安,太阳好像也一下子颤抖起来。这种威力巨大武器产生的热浪使整个世界鼎沸,一群群大象被它产生的热能烧灼得四处乱窜,寻找庇护地,拼命躲避这可怕的威胁。河水沸腾,水中生物被煮死。敌军像枯树一样在熊熊的烈火中燃烧、溃败,敌人的战马和战车被这种武器产生的巨大能量吞没,它们像一个个被烧焦的木头疙瘩葬身在森林大火之中。各条战线上的几千辆战车一败涂地,一片可怕的黑暗笼罩着全军。
这部古代手抄本中提到许多种毁灭性武器,其中包括一种受到一个圆形反射装置控制的先进的武器。这种反射性武器不需要任何射击,却像探照灯一样,需要时一开便可使用,启用这种武器时它能射出一道光柱,光柱直击目标,这神奇的光柱所产生的能量可以让目标瞬间化为灰烬。
在《马哈勃哈拉斯》史诗中描述过公元前15世纪的武器,则意味着当时已有原子弹。史诗中把太空武器比做在亮度和威力上可同一种炸弹相比的杀伤力很大的武器,这种武器似乎带有一个拖着火焰的弹头,其威力能摧毁所有国家和人民。几千年来,这一直被认为是史诗中的一种夸张手法的产物,其实不然,时至今日,我们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核弹爆炸后的核辐射。
据考证,当时古印度人所拥有的核武器相当于或超过我们现代炮弹的威力,这些武器具有隐形特性和消灭各星球诸神的杀伤力。
勃哈拉特和勃希什姆被弓箭手包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传来可怕的狮吼声——他们向敌群中投掷一枚威力无比的火槌,这种火槌是一种武器,它像金刚石一样坚硬……敌军立刻被击溃。当时,似乎整个大地都被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所震撼,火焰熊熊的火槌让敌军闻风丧胆。火槌出现时,喷着火舌朝敌军阵营飞驰而去,敌军士兵被吓得哭爹喊娘,狼狈逃窜。由于这种火槌能发出令人恐惧的声音,所以许多敌军士兵闻风丧胆,还有许多人从战车上坠落到地上。
《毁灭的大陆》一书中的描述使我们回想起关于曾处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太阳系第十大行星毁灭的神秘传说,根据该传说,第十大行星上的居民因自身的邪恶之举使自己美丽繁荣的家园化为小行星和碎片。
基督也是一位外星人
在《圣经》中对UFO最明确的描述,来源于以西结的故事:
“我看到,狂风从北方刮来,随之,有一朵火光闪烁的云,周围有光辉,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金子,又从其中显现出四个活物的形象来,他们有人的形象,各有四个脸面,四个翅膀。他们的腿是直的,脚掌像牛犊的蹄,灿烂如光亮的铜。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翅膀彼此相接,行走并不转身。前面各有人的脸,右面各有狮子的脸,左面各有牛的脸,后面各有鹰的脸。各展开上边的两个翅膀相接,下边的两个翅膀遮体。他们俱各往前直行,灵往哪里去,他们就往哪里去,行走并不转身。至于四个活物的形象,就如烧着的火炭,又如火把形状,火在四个活物中间上来下去。这光有光辉,从火中发出闪电,这活物往来奔走,好像电光一闪。”
“我正看活物的时候,见活物的脸庞各有一轮在地上,四轮都是一个样子,形状和做法如同轮中套轮。轮行走的时候,向四方都能直行,并不掉转。四个轮的周围布满眼睛,活物行走,轮也在旁边行走;活物从地上上升,轮也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
“活物的头以上有苍穹的形象,苍穹以下,活物的翅膀直张,彼此相接。每个活物有两个翅膀遮体,活物行走时,我听见了翅膀的声音,像大水的声音,像全能者的声音,也像军队哄嚷的声音。在他们的头上的苍穹上,有宝座的形象,像蓝宝石,宝座上有仿佛人的形状。”(《以西结书》第一章)
这里对从上走下来的创造者的形象做了详细的描述,其中的“大云”指从超高空飞掠而过的宇航船的痕迹。“闪烁着的火和有光耀的金子”是指宇航船出现在眼前时,所看到的闪烁着的灯光。有四位创造者身穿无重力宇航服,并依靠装备有方向性的小型喷气式引擎来移动。金属材料制成的宇航服上有“翅膀”,“他们的腿……如灿烂明亮的铜”。说到这里我想只要你想想你们现在的宇航员的装束,便会完全明白的。
“在飞碟的中央有个居住的空间,那就是‘轮辋’。‘四个轮辋周围布满眼睛’,我们的衣服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就像宽大累赘的宇航服在今天被淘汰掉了一样,我们当时的宇航船上设计有窗户,这就是书中讲的‘轮子’的‘眼睛’。飞碟停在创造者的旁边,以备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撤离。他们补充了各种物质,以便操作停留在更高处的航行在银河系的特大型宇航母舰。坐在舱内的创造者们会告诉飞碟上的人该怎么做,文章中的‘活物的灵在轮中’指的便是。另外,‘各有四个脸面……行走并不转身’因为我们当时的宇航服就和现在的潜水衣一样,上面有四个窗户,所以,才会给人有四个脸面的错觉。”
“小型飞碟类似于登月船,是一种用于短距离探索用的小型宇航船,而处于高处的宇宙间宇航用的大型宇航母舰,其主要功能是配合这些小型飞碟的宇航飞行而备的。‘在他们头上的苍穹之上有宝座的形象,仿佛蓝宝石,在宝座的位置以上,有仿佛人的形状。’这里描写了似人的形象的创造者在观察着大型宇宙母舰中的人的作业场景,并随时与他们保持着联络。”
“以西结在见到这一情景后,不由地俯伏在地,心里在想,那必是神的形象。此时,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来自天上的七个神
古代雅伦王朝的一部稀世珍本中曾记载:
那些神秘访客白日来到地球上,
他们是在夜晚回到天上去。
他们消失时犹如彩虹,
从不留椁和陵墓,
他们是从天上来的七个神。
我们不免推断:那些从不留陵墓而又回到天上去的地球访客,是否就是古代宇航员,他们来自大宇宙然后又返回大宇宙!
美国著名UFO专家安德鲁·托马斯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他呕心沥血专心于UFO古代史研究的目的,就是想真正搞清古代宇航员是否真的在我们地球某些人迹罕至的地区建立了研究中心或宇航基地。
他认为,藏传佛教典籍中关于古代宇航员的踪迹的记载是解开此谜的最佳捷径,因为佛教就是宇宙哲学,佛教徒们深信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外星球,死后生命都能转世。按照对佛经的研究,托马斯发现一段表达佛教宇宙观的佳句:“无论在地上还是地外,你们永远不是孤儿”、“生物体是无穷尽和数目众多的,而且是按宇宙系统存在着”、“地球并非唯一可供生存的世界,在宇宙中的某些地方总能找到地球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