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钱流滔滔

8.钱流滔滔

我出生在一个东北林区的教师之家,父母亲当年拿两份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工资,用来养家糊口、买书、攒钱给孩子读大学生活非常节俭。

但很奇怪,毕业后很长时间内,账户上1块钱和1000块钱在我的意识里构不成任何落差,1000块和10000块在我的意识里有微小落差。我渐渐意识到,这种漠然的金钱观非常蒙昧,甚至可以说是个极大的人格“缺口”,它导致我多年来一直是个物质上的“穷人”。我不停地反思因果,个人觉得可能跟少年时代我爸植入我大脑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根深蒂固的联系。

至今我选择住在上海图书馆隔壁,季风书园楼上,掏光腰包买一本挚爱的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仍自觉非常富有。

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大学专业读的是会计。我读的是国内最好的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大学四年来,账面上的数字被用来交作业,而不是买车。虽然我成绩不错,也拿奖学金来着,但一直对数字有着疑虑和困惑。

我以上种种对钱财的漠视,在我不得不开口对房东说“这个季度房租能不能先付一个月”时,遭到了沉重报复。Money一定对我深恶痛绝很久了,于是这样反击。

一个生活家可以无视金钱的重要,说自己能把一块钱也花得很艺术,穷有穷乐,一个创业者则没有权利这样说。任何生意,依赖资金启动,继而靠资本撬动、发展,如果是发明创造新产品,就更要烧钱,很可能很多年烧下去一分钱回报都看不到。有钱都未必活,断钱更是死路一条。

感恩创业让我从小女生的梦幻世界里猛醒过来,谙悉了现实的残酷。如果“穷途末路”是人间真相之一种,我愿自己务必经历,并对未来将“柳暗花明”深信不疑。

但即便在财务状况再难的时候,我仍清醒地知道,钱的局限和“无用”。有人说钱是最没有用的,因为花完了就完了,不无道理。同时,即便是投资人给钱,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钱来投资你。

在创业启动资金的来源上,人跟人的差别很大,没有对错和好坏,我对别人的方式方法不做任何评价。但对我来说,有三种钱我从没打算要:第一,是父母的钱,如果不是家底非常殷实的话,再感人肺腑的梦想都不值得为之影响家人的生活质量。第二,说“我看好你,你做什么我都投你”的人的钱,感动和感恩都可以有,但钱不能要,投资不是交朋友,专业和理性为好,基础的价值认同和人格欣赏是必需的,但感情主导的投资不可取,搞不好钱赚不回来,兄弟情谊也没有了,要知道情分是最昂贵的。第三,上来就问“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而且只关心这个的。我并不完全认同投早期项目就是投人、商业模型不重要的观点,但我觉得天使投资人还是应该有点感性和情怀。

筹备期辛苦归辛苦,但再难我也保持着运动的习惯。一有空就骑车,跑步,跟团队小伙伴买菜做饭在家里吃。任何时候,都要做自己的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