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錾 削

第三节 錾 削

用手锤敲击錾子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的操作称为錾削。錾削可用于加工平面、沟槽、切断、分割及清理铸锻件毛坯上的毛刺和飞边等。 目前,錾削一般用于凿油槽、刻模具及分割板料等。每次錾削的金属层厚度为0.5~2mm。

一、錾削工具

錾削工具主要是錾子和手锤。

1.錾子 錾子一般用碳素工具钢制造,切削部分呈楔形且需淬硬。常用的錾子有平錾、槽錾及油槽錾(如图9-15所示)。 錾子的楔角β0(如图9-16所示)对錾削有较大的影响,楔角β0越大,则刃口钝而强度好。在保证强度足够的前提下,楔角β0应取小值。一般錾硬材料时,楔角取60°~70°; 錾中等硬度材料时,楔角取50°~60°; 錾软材料时,楔角取30°~50°。

图9-15 錾子的种类

图9-16 錾削时的角度

2.手锤 手锤是钳工的重要工具,锤头是用碳素工具钢淬硬制成的。手锤的规格用锤头的重量大小表示,常用的为0.5kg。锤柄长约300mm,装入后用斜铁楔紧。

二、錾削时主要角度及作用

在錾削过程中錾子需与錾削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如图9-16所示。

1.前角γ0前角γ0是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它的作用是减少切屑变形和使錾削轻快。前角γ0愈大,切削愈省力。

2.后角α0 后角α0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它的作用是减少后刀面与已加工面间的摩擦,并使錾子易切入工件。后角的大小应根据錾削层的厚度来确定。一般粗錾时,后角应小些(3°~5°),以免啃入工件;细錾时,后角应大些,以免錾子滑出。

3.切削角δ0 切削角δ0是前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它的大小对錾削质量、工作效率有较大影响,且取决于后角的大小(δ0=β0+α0,楔角β0是根据被加工材料的软、硬程度选定的,在錾削过程中保持不变)。

三、錾削过程

錾削过程分为起錾、錾削和錾出三个阶段。起錾时,錾子尽可能地向右倾斜约45°,从工件尖角处向下倾斜约30°,如图9-17 (a)所示,轻打錾子,便易切入工件,然后按正常錾削角度进行錾削。快要錾出时,应调转工件,逆向轻轻錾掉剩余部分,以免工件棱角损坏,如图9-17 (b)所示。

图9-17 起錾和錾出

四、錾削的基本操作

1.錾子和手锤的握法

錾子的握法随工作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有正握法、反握法和立握法三种(如图9-18所示)。握时錾子顶部要露出20~25mm。正握法适用于在平面上錾削,反握法适用于小平面或侧面錾削,立握法适用于垂直錾切工件,如在铁砧上錾断材料等。

手锤的握法(如图9-19所示)是拇指与食指握住锤柄,其余三指稍有自然松动,锤柄露出18~20mm。

图9-18 錾子的握法

图9-19 手锤的握法

2. 錾削姿势

錾削时,操作者的步位和姿势应方便用力,身体的重心偏向右腿,挥锤自然,眼睛正视錾刃,而不是看錾子的头部。

錾削时,锤头、柄部和錾子头部不准有油,以免锤击时滑脱伤人;及时修复松动的锤头和錾子头部的卷边;切屑的飞出方向不准站人。

五、錾削方法

1.錾平面

较窄平面一般用平錾进行錾削,每次錾削的厚度约0.5~2mm。錾削时,切削刃应与錾削方向成一定角度,使錾子与工件有较多的接触面,以便握稳錾子,且使所錾平面较平整。

宽平面的錾削,一般先用槽錾间隔开槽,再用平錾錾平剩余部分,如图9-20所示。

图9-20 錾宽平面

2.錾 沟槽

錾削沟槽时应选用与沟槽宽度相同的槽錾錾削,如图9-21所示。錾削后用刮刀和砂布修光。

图9-21 錾削沟槽

3.錾断

薄板料(厚度小于4mm)和小直径棒料(直径小于13mm)可在虎钳上用扁錾进行錾断,如图9-22 (a)所示。

较长或大型板料可以在铁砧上进行錾断,如图9-22 (b)所示。

形状较复杂的板料进行錾断时,一般先在工件轮廓的周围钻出密集的排孔,然后再錾断。对于圆弧形状的轮廓,宜用窄錾錾切;直线形状的轮廓,宜用扁錾錾切。

图9-22 錾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