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锉 削
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操作称为锉削。它是钳工最基本的操作,常用于零部件的装配与加工。
锉削加工简便,工作范围广,可用于加工平面、曲面、沟槽和各种复杂表面,也可用于装配时的工件修整。锉削加工的尺寸精度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0.8μm。
一、锉刀及其使用
1.锉刀的构造 锉刀(如图9-29所示)是由碳素工具钢经淬硬制成的,其规格以工作部分的长度表示,一般有100mm、 150 mm、 200mm、 250mm、 300mm、 350mm、和400mm等七种。锉刀的锉齿是在剁锉机上剁出的,交叉排列,构成刀齿,形成容屑槽,如图9-30所示。

图9-29 锉刀的组成

图9-30 锉齿
锉刀的锉纹有单纹和双纹两种,一般制成双纹的,以便锉屑断碎,锉面不易堵塞,且省力。单纹锉刀一般用于锉削铝等软材料。
锉刀按每10mm长的锉面上锉齿的齿数分为粗锉、细锉和油光锉三种。粗锉(4~12齿)用于粗加工或锉铜、铝等有色金属;细锉(13~24齿)用于锉光表面或锉硬金属;油光锉(30~40齿)用于精加工时修光表面。
2.锉刀的种类 锉刀按用途可分为普通锉、整形锉(什锦锉或组锉)和特种锉三种。普通锉适用于一般工件表面的锉削,通常按其截面形状的不同分为平锉、方锉、圆锉、半圆锉、三角锉等,如图9-31所示。整形锉适用于精加工及修整工件上细小部位和精密工件(如样板、模具等)的加工,分成一般5~12支一组。特种锉适用于工件的各种特殊表面的加工。

图9-31 普通锉刀的种类

图9-32 锉刀的握法
二、锉削的基本操作
1.锉刀的选用 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面的大小选择锉刀的形状和规格;根据金属材料的硬度、加工余量的大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锉刀锉齿的粗细。
2.工件装夹 工件应夹紧在虎钳钳口的中部,并略高于钳口。对已加工表面或易变形和不便直接装夹的工件,可在钳口垫以铜片或铝片。
3.刀的握法 锉刀的握法如图9-32所示。
4.锉削姿势 锉削时,站立的位置及身体的运动要自然,并便于用力,以能适应不同的加工要求。一般左腿弯曲,右腿伸直,身体向前倾斜,重心落在左腿上。
5.锉削力 锉削时用力要得当(如图9-33所示),锉刀前推时加压、并保持水平;返回时不要紧压工件,以免磨钝锉齿和损伤已加工面。
锉削加工时,不能用锉刀锉毛坯硬皮、氧化皮、硬度高的工件,毛坯表面要用侧刃锉削;不准使用无柄锉刀锉削, 以免被锉舌戳伤;不准用嘴吹锉屑,以防锉屑飞入眼中;锉刀齿面塞积切屑后,用钢丝刷顺着锉纹方向刷去锉屑。

图9-33 锉削用力的方法
三、锉削方法
1.锉削平面 粗锉时采用交叉锉法去屑快,如图9-34 (b)所示,且易根据锉痕判断加工面是否平整。待平面基本锉平后,采用顺锉法,如图9-34 (a)所示,降低加工面的糙度值,并获得正直的锉纹。最后用细锉或油光锉以推锉法修光,如图9-34 (c)所示。
锉削时,工件的尺寸可用钢直尺或卡尺(卡钳)检验。工件表面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可用如图9-35所示的透光法检查。

图9-34 锉削方法

图9-35 检查直线度和直角

图9-36 外圆弧面锉削
2.锉削外圆弧面、内圆弧面 锉削外圆弧面时,锉刀的运动为前推运动和绕工件圆弧中心摆动。常用的操作是顺着圆弧面的滚锉法和横着圆弧面的横锉法,如图9-36所示。
锉削内圆弧面时,锉刀的运动为前推运动、左右移动和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如图9-37所示)。
外、内圆弧面锉好后,可用样板检查。

图9-37 内圆弧面锉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