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幸福的温度

(五)幸福的温度

萤窗私语

26度也许是人体感知上最舒适的温度。高于它,人们要开始防暑降温;低于它,则要防寒保暖。爱情温度计上,一般也存在经典26度之说。太热太冷都是不舒服甚至是危险的。两情温度的调控是门艺术,它考验着双方的智商和情商,它更需要双方一起学习,共同努力。比如:调整彼此的距离,调节感情的需求度,控制住负面情绪,把握好两人迎向未来的大方向等。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谈情说爱

幸福的温度

林 夕

(选自《感动——读者超人气签约作家作品精华》,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我出生在北方,却很怕冷,对炎热的夏季情有独钟。而同事森刚好相反,当时我们都在报社经济部工作,在同一屋檐下。冬天还好说,大楼统一供暖,一到夏季,就为空调定在多少度争论不休。他要定在22度甚至更低,而我在这个温度下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严重时鼻子不通气。于是就和他抢遥控器,把温度升到26度。大概是性别优势,最后总是我胜。后来他送我一个绰号“26度女士”。

“26度怎么了?这是最适合人体的温度,一位医学专家说的。最适合的就是最幸福的,你知不知道?”我故意气他。

“好,等哪天把你送沙漠去,让你好好体验一下什么是幸福!”森一边擦额头上的汗一边道。

本来是句戏言,不想几年后我真的去了沙漠,当时我已离开报社,成了一位自由作家,应一家杂志社邀请去敦煌游玩。说来有些好笑,我对沙漠的第一感觉不是它的炎热,而是它的寒冷。我们是在傍晚到达的,一下车就感到冷风直往身上吹。来接我们的导游说,沙漠气候就这样,早晚温差大,嘱咐我们明天多穿些衣服。

第二天早晨,我穿上厚外套,在宾馆门前等车时,还是冻得直打颤,等上了大巴才感觉好些。车上的温度计显示16度,导游说,外面估计可能还不到10度。今天日程安排是去雅丹地貌。我们从市区出发,快中午时才到。一下车,感觉像进了桑拿房,又热又闷,透不过气来。导游说,现在温度在38度以上,再往里面走还会更高。我们一行几人换乘一辆沙漠风暴,往沙漠深处驶去,导游就在车上讲解。到了雅丹地貌,我们下车游览、拍照。

一下车,好像被一股热浪包围了,阳光直射,闷热难忍,赶紧撑开阳伞,但并不起什么作用。导游说,现在温度是40度,地表温度还要更高。的确,隔着厚厚的鞋底,依然能感觉脚下的灼热,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是热了!因为炎热我无心观景,匆匆拍了几张照片,赶紧回到车上,顿时凉爽许多。

“哇,真凉爽,好幸福呀!”和我一起回来的同伴感叹道。

我抬头看看车上的温度计:“其实车上温度也很高,有36度呢,可是感觉像是26度。”

这时,一旁的导游笑着道:“那是因为你们刚从外面回来。我没让司机开空调,怕温差太大,你们受不了。”

我冲导游感激地一笑,转身望着窗外。那一望无垠的沙漠,还有那刚刚体验过的酷热,让我想起当年在报社和森抢空调的事。回去的路上,我忍不住给森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了,但没人接。也许在开会吧,森现在已升为总编室主任,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我想等他忙完看到手机上的显示,会给我回话的。

直到晚饭时,才接到森的回话,语气中透着疲惫,情绪十分低落。我问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他顿了一下,说:你还记得美编小Z吧,她离家出走,已经两天了,今天警察在市郊海边发现了她的宝马车,人还没有找到。

我一听,惊得说不出话来。小Z是报社的美女加才女,后来嫁给一位地产商,辞职做了全职太太。听说她先生很宠她,名车、钻石,一样也不少。报社女同仁都羡慕得要命,一致认为她是最幸福的人。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多少女人做梦都想要过她那种生活呢!”我镇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满腹疑惑地问。

“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总之是过得不幸福吧。否则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离家出走呢?”森重重地叹口气,然后话题一转:“算了,不说这些了。怎么样,你的沙漠之旅?这回知道热的滋味了吧!”

我回味着这一天的经历,还有小Z出走的事,轻声道:“是啊,不仅知道了热的滋味,还知道了幸福的温度。”

“幸福的温度?你不说是26度吗?还说是什么医学专家说的。”

“那是骗你的。”我苦笑,不无感慨地道:“其实,幸福并没有固定的温度,而是一种温差。你是否觉得幸福,取决于上一分钟待在哪。”

森没言语,过了一会儿道:“你说的对,我现在还记得小Z在婚礼上的样子,简直像个幸福女神。”

是啊,每个人在自己的婚礼上,都是最幸福的。后来之所以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对幸福的期望值增加了,而实际得到的幸福又被稀释了,因而产生逆差,于是走向幸福的反面。

拨动心弦

1.在“爱情26度说”与“幸福温差说”之间,你比较接受哪种说法?为什么呢?

2.你对这句话“就算对方千好万好,处处是优点,若他不喜欢你,这个缺点,你永远改变不了”怎么看?

3.采访一下你的父母,他们恋爱时喜欢怎样的约会方式?观察当下的他们,最常选择的家庭活动是什么?你认为他们的爱情温度是如何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