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这虽然是一本教师写给学生读的书,但我们更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分享、讨论关于爱情的话题。所以本读物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选文针对性强
根据真实的调查问卷,对初高中不同学段,以及职校、普通完中、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这些不同生源的学校进行过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是真实有效的,是普遍客观的。这为选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选文文学性鉴赏性强
读本中选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作家的阅历使文章说服力更强。文采出众也令阅读更轻松,鉴赏起来更富有美感,使学生乐于阅读和思考。
三、思考练习题生动
充分考虑到小读者的特点,思考练习题符合当下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增加网上活动数量。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们交流,设计了不少督促他们与父母交流,与同龄人交流的练习题。最后,还推荐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情趣生活。
四、热线问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本读物直接针对当下学生所困惑的两性情感问题。当下不少同类读物往往为了回避敏感问题,或考虑到我们含蓄的文化传统,在编写时,表达比较朦胧,说理太过含蓄,教育措施也似“蜻蜓点水”。而本读物的特点是,不避讳敏感话题或较敏感的词语,在“心理脱敏”的基础上,设置“爱问”热线,直接解决学生群中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力求解释的科学性,说理的严密性,措施的有效性。
五、编写者来自一线学校
本读物的编写者大多是工作在一线的心理教师、班主任以及德育主任。他们有生动的一手资料,也有丰富的接待学生的经验,还有团队科研的能力。
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放平心态,不用顾忌自己是否已经恋爱,而应该关注每章节的总论提示以及每篇美文前的“萤窗私语”。此外,文章后面的“拨动心弦”部分,是配合阅读的思考题,建议同学们不要忽略。
我们的爱情读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果在观点、方法、措辞方面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同行与读者指正。
本书各部分执笔者如下:
一、爱情的色彩:徐隽、王佳轶。
二、爱情的条件:李黎。
三、爱情的素养:杨岚、王佳轶。
四、爱情的滋味:徐隽。
五、爱情的温度:李黎、王佳轶。
六、幸福与爱情:王佳轶。
“爱问”热线:戴耀红、王佳轶、张莹、朱炜、沈俊佳、周逸凌、陈洁、刘冬梅、杨静、殷春蕾。
本书的编选,参阅了一些报刊、网络资源和著述。由于联系上的困难,未能与部分入选文章的作者(或译者)取得联系,谨致深深的歉意。敬请原作者(或译者)见到本书后,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样书。
“青春期两性情感研究”课题组
201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