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初,对于物联网,很多人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甚至用“云山‘物’罩”来形容,而与物联网相关的云计算也不能幸免。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普及和相应示范工程的展示,人们的态度随之发生了转变。目前,物联网已经深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可以用“腾云驾‘物’”来形容物联网了。从“云山‘物’罩”到“腾云驾‘物’”,人们已经对物联网有了深刻和正确的了解。这也体现了物联网的发展及人们对物联网的认识过程。
物联网是科学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各种更低功耗、更高性能的智能传感器为物联网提供了感知保障,更快、更稳定的移动通信技术为数据的可靠、快速传递搭建了畅通的道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物联网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全书共分6章:第1章讲述了物联网的定义、层次架构、标准;第2章从电子产品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和定位技术入手,介绍了物联网中重要的识别技术;第3章从传感器入手,讲述了包括ZigBee等网络标准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第4章讲述了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中重要的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技术;第5章阐述了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第6章讲述了物联网安全技术。
从总体上来看,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结构完整
本书从物联网的起源和定义开始,讲解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从底层到顶层分别讲述了感知识别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及云计算和物联网安全。
(2)重点突出
本书着重介绍了RFID技术、WSN技术和M2M技术。
本书由胡四泉和王新平主编,胡四泉确定了本书的总体编写内容并指导文字写作,王新平负责全书的统稿和组织工作。王志良参与了第1章的编写工作;胡四泉参与了第2章和第3章的编写工作;王新平、王宏参与了第4~6章的编写工作。
本教材已列入北京科技大学校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的编写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教材建设基金的资助。
本书引用了互联网上的当前资讯和相关领域的当前报道等,在此一并向原作者和刊发机构致谢。由于时间仓促等原因对引用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也深表歉意。
物联网正处在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因为时间和篇幅有限,可能有些内容本书未能全面介绍。同时,由于作者的认识领悟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与疏漏,敬请各位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胡四泉
北京科技大学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