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米故事吧

开心米故事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正在小区花园里的摇椅上,比赛看谁能先把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背诵下来。

“朗朗上口,感觉就是不错。”开心米说。

“我已经把第一段背了,很快就能背完第二段。”炒肥肠说。

“不对不对!”酥油饼赶紧纠正炒肥肠的话,“小布丁老师讲过,这是词,应该叫上片和下片,不应该叫第一段和第二段。”

“谢谢酥油饼,我知道了,应该叫上片和下片。”炒肥肠说。

这时候,空中响起了朗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声音:“哈哈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是谁的声音这般浑厚?这样抑扬顿挫?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都不由得循着声音找去……

这是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高高的山岭,深深的峡谷,清流的泉水,从山石间飞泻而出,树木葱茏,空气清新。山间小路上,有四五个人一边谈笑,一边饮酒,一边前行。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从天幕上倾泻而下。

“唧唧、喳喳……”枝头的喜鹊叫了,是被月光惊动了吧?

“喇喇喇——知了——知了——喇喇喇——”轻拂的夜风,送来阵阵蝉鸣。

其间一个着装简朴却气宇轩昂的人,端起酒杯,迎着清风,轻轻地吟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大词人,这可真是好句子啊!”一个花白胡子的长者感叹道。

开心米小声说:“吟唱的人,就是宋朝大词人辛弃疾吧?”

“当然是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辛弃疾写的呀。”酥油饼说。

“嘘——别打扰了词人的雅兴。”炒肥肠小声说,“接下来,肯定还有更精彩的句子。”

于是,开心米、炒肥肠和酥油饼便悄悄地跟在词人的后面。

伴着蛙鸣,伴着阵阵稻花的清香,晚风似乎在每个人的耳边轻语:“真好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喝了一杯酒,又吟唱起来。是啊,青蛙们此起彼伏的鸣叫,好像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

“看,星星们都藏起来了。”酥油饼指着天上说。

“哦,要变天了。”炒肥肠说,“可能要下雨了。”

“不用怕,有这棵大树,可以帮我们遮风挡雨。”开心米一点也不害怕。

“噢,我接到几滴雨滴了。”酥油饼伸出手,感受到了雨滴的清凉。

辛弃疾又吟唱起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大词人,你可真是饮酒一杯,好词百句呀。”又有人在赞赏辛弃疾了。

“下雨了,我们散伙回家吧。”有人提议。于是,这四五个人便各自散去。

辛弃疾一边走,一边反复地吟唱着刚才的句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安静地跟在辛弃疾的后面,他们不想打扰词兴正浓的词人。不知不觉,他们走到了社庙旁树林边的一个茅店。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哈哈哈,怎么转到这里来了?”辛弃疾大笑起来。

“呵呵。”开心米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啊,还有几个小家伙跟着我呢。”辛弃疾回过头来,看到了开心米他们,“来来来,到我的书堂里坐一会儿。”

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随着辛弃疾一起,来到了他的书堂。辛弃疾把开心米他们带到一个宽敞的房间里。

“今晚的月色真好,不用点灯了吧。”辛弃疾说完,便吹灭了灯。

是啊,几点雨过后,月亮拨开乌云,挂在了天空。月亮,依旧是那样清朗。月光,依旧是那样皎洁。月光洒在装满了书籍的书柜上,洒在摆着笔墨纸砚的书桌上。

辛弃疾借着月光,奋笔疾书。他一边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一边吟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也跟着轻声吟唱起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路转溪头忽见。”

“大词人,您写得真好!”酥油饼由衷地说。

“是啊,写得真好!”开心米和炒肥肠也这样说。

“哈哈哈!”辛弃疾笑了,“你们说说看,这首词好在哪里呢?”

酥油饼想了想,说:“我觉得‘惊’字和‘鸣’字用得好,静中有动,把‘明月’与‘清风’这两种景致描绘得更加美好。”

“不错不错,说得真好!”辛弃疾赞扬着酥油饼。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这两小句中的‘转’字和‘忽’字,我认为用得好。”开心米说,“您一定是沉浸在稻花香里,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所以,忘了路的远近吧?”

“好聪明的孩子!把我的感受说得这般淋漓尽致。”辛弃疾高兴地说,“你们都是喜欢诗词的好孩子,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

真是太好了!开心米他们竟然可以和大词人辛弃疾成为好朋友!他们的三双小手,和大词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孩子们,你们从哪里来呀?”辛弃疾问。

“我们啊,我们可不是宋朝人。”炒肥肠说,“宋朝以后,有元朝、明朝、清朝,后来是中华民国,我们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呢。”

“你们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你们是怎么来到我们宋朝的呀?”辛弃疾好奇地问。

“我们是穿越过来的。”开心米说,“我们在花园里朗读您的词,就穿越过来了。”

“哈哈哈,还可以这样穿越?”辛弃疾说,“我也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穿越到你们的时代去,体验一下你们那里的风土人情呢。”

开心米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我们一定欢迎您。我们的书本中,有您写的词呢,大家都特别欣赏您写的词。”

“那么,我也朗读你们写的东西,也穿越到你们那里去,好吗?”辛弃疾还真想穿越到现代呢。

但是,辛弃疾要朗读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穿越到现代呢?他们根本没有带现代的文章到宋朝呀。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面面相觑。

“怎么了?你们不愿意让我过去吗?”辛弃疾问。

“我们当然欢迎您了。”酥油饼说,“可是,我们身边没有可以让您朗读的现代文呀。”

“这样吧,我们马上写一篇现代文章。”炒肥肠提议。

可是,写什么呢?这又成了一个大问题。

“干脆,你们把我这首词,改写成一篇你们所说的现代文,好吗?”辛弃疾出了个大家都认为可行的主意。

这样说来,就是要求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把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改写成一篇散文或记叙文。这可成了一个大难题。

“作文老怪,锦囊拿来。”开心米又想到了作文老怪,她大声呼喊起来。可是,作文老怪好像根本没有随着他们穿越到宋朝来呢。

“谁是作文老怪呀?他有什么锦囊?”辛弃疾奇怪地问。

炒肥肠笑着说:“作文老怪,就是可以给我们提供作文小锦囊,让我们得到写作技巧的老怪。因为有了他,我们的写作水平都提高了。”

“原来如此!”辛弃疾弄明白了。

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做作文小锦囊了。辛弃疾也很乐意地加入到了做作文小锦囊的行列里来,他还出了不少好点子呢。很快,一个作文小锦囊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