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度地“护小”行为可能削弱老年消费积极因素应有的影响力
“护小”对老年人所产生的后果大致有三:一是老年人失去自己的生活重心;二是一定数量的老年夫妇分处两家或两地;三是老年人减少自身的消费用于子辈和孙辈。“护小”行为使得即便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经济状况改善、老年人口城市化等积极因素发生,也未必能够对老年消费水平有预期的提高,更未必能对老年消费模式有预期的优化。原因在于传统“护小”观念与行为会遏制这些预期的积极性的发生。可见,“护小”有碍于积极老龄化的实现。改变这一现状需重新定位低龄老人的代际归属,也需为年轻母亲提供灵活就业的政策保障。一方面,低龄老人应更多地回归高龄父母家庭,为高龄父母提供更多的家庭养老支持。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低龄老人为子女与孙子女提供照料,在这种中国式的代际交换中,低龄老人过度的“护小”行为使得原本属于高龄老人的家庭支持转移至年轻人和少儿。另一方面,为年轻母亲提供更多非全日制的、工作时间灵活的雇用或创业机会,并在政策层面提供保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年轻母亲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兼顾。以此,让低龄老人可以从照顾孙辈的“事业”中部分抽身,并回归自己高龄父母的家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