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故乡培田》简介
《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故乡培田》这本书是由吴念民著创作的,《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故乡培田》共有39章节
1
序
XU 培田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传统村落。和其他客家先民一样,培田吴氏开基始祖为避战乱,辗转迁徙,来到了闽西山区,在松毛岭下找到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建基立业。培田村至...
2
前言
QIAN YAN 培田,位于闽西连城县西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客家传统村落。2000年以后,声名鹊起。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3
目录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美丽的传统乡村——村落环境、布局与理水 村落选址 村落环境与布局 村落理水 第二章 慎终追远——培田的礼制建筑 祠堂 牌坊 恩荣牌坊 ...
4
第一章 美丽的传统乡村——村落环境、布局与理水
...
5
村落选址
培田,是宋元以后形成的闽西众多客家移民村落之一。据《培田吴氏族谱》所载明朝进士、兵部主事张郃撰写的《始祖八四郎公墓志铭》,培田吴氏开基祖“八四郎公”于元朝末年“...
6
村落环境与布局
我们现在看到的培田村,小河(河源溪)、水圳、道路、街道、商铺、祠堂、书院、住宅、水口、牌坊等布局合理有序。整个村子西背靠后龙山,东南面朝笔架山,村落前是一片开阔...
7
村落理水
培田的村落理水极具特色。河源溪是培田村的主要水源,溪流绕村而过,形成腰带状。历史上的培田,周边森林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河源溪水流充沛,溪水清澈见底,游鱼成群。河...
8
第二章 慎终追远——培田的礼制建筑
八四公祠 ...
9
祠堂
祠堂(又称宗祠),为宗族社会的产物。明代以后,统治者为利用宗族社会力量,允许民间大量修建祠堂。 中国传统农村以宗族社会、儒家文化和小农经济为基础,祠堂是体现宗族...
10
牌坊
...
11
恩荣牌坊
恩荣牌坊原立在村口松树岗,“文革”期间被毁,培田旅游开发后,寻回原有石料重建,位置改在“文武庙”边的大路上。 据1906年刊印的《培田族谱·乡图》所示,恩荣牌坊...
12
乐善好施牌坊
这座牌坊是经光绪皇帝批准,表彰吴昌同乐善好施义举的“圣旨牌坊”,批准建坊年代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原牌坊立于村北往连城官道上,“文革”期间被毁,石料被用做...
13
第三章 客家民居瑰宝——“九厅十八井”
关于客家民居,前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客家文化丛书》序言中写道:“广东梅州的多层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
14
官厅
官厅又称大屋,因常接待过往官员而得此雅称。官厅建于清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至今约有二百八十多年历史。官厅为清乾隆年间培田十六世祖吴馥轩与兄吴文轩分家所得之家产。 ...
15
继述堂
继述堂,吴昌同家族财产。吴昌同(1797—1873),字化行,号一亭,当地吴氏十八世祖。清道光年间培田富商,因子侄为官,朝廷“诰封奉直大夫,晋赠昭武大夫”,故继...
16
双灼堂
双灼堂也是一座“九厅十八井”院落式民居。由于平面布局与广东梅县一带的“三堂两横单围屋”围龙屋极其相像,故有的建筑专业著作将其列入“围龙屋”系列。“九厅十八井”民...
17
务本堂
务本堂是培田很重要的一座民居建筑。坐落于培田古街,与双善堂、官厅为邻,占地面积只有1000多平方米。该宅为不规则平面,大门朝北,中轴线坐西朝东,中轴线位置为宇坪...
18
都阃府
都阃府,原名为“世德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是五亭公(吴昌风)的飨堂,属“祠屋合一”建筑。都阃,即都司,四品武官。1898年,五亭公三子吴拔桢从北...
19
第四章 崇文重教——客家人的书院学校
“客家人”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就是崇文重教,讲究“耕读传家”。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光宗耀祖”,这是千千万万客家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然而,文教事业是和经济...
20
南山书院
培田象征“崇文重教”的多所书院中,最为出名和最具规模、办学时间最久的是“南山书院”。南山书院于1906年改为现代小学,是闽西地区最早的现代小学之一。 南山...
21
紫阳书院
除南山书院外,培田现存的还有紫阳书院等多所书院。这些书院规模小,开办时间前后不一,影响也较小。现在,培田还可以看到有些书院的遗迹。紫阳书院即其中之一。...
22
锄经别墅
锄经别墅也是一座私塾,面积不大,门口有对联“半亩砚田余菽粟,数椽瓦屋课桑麻”,门楣上是“锄经别墅”四个大字。科举时代的“读书”,是以读“四书五经”为主的,“锄经...
23
修竹楼
修竹楼曾一度被曲解为“传授手工技艺的学校”。其实,修竹楼是一座集私塾、花园住宅、文人聚会场所于一体的建筑,为晚清文人吴震涛所建。 修竹楼为夯土外墙木结构二层楼,...
24
容膝居
容膝居是很小的一座建筑,面对古街,“容膝”,形容房小仅能容膝。该建筑据传是“妇女学堂”。 妇女学堂是为了让待嫁的女儿和娶进来的媳妇能知书达理,掌握必备的生活...
25
第五章 兴养立教——商业建筑、公益建筑
“兴养立教”之提出,见于《培田吴氏族谱》光绪本卷十三《郭隆公义仓义学记》。“兴养立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包括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兴养,就是努力...
26
商业建筑
培田的商贸活动主要是以闽西山区竹木资源和沿海的盐、布和日用品交流为主的长途贩运。活动范围沿海地区以潮州、广州、漳州一带为主,而山区则以长汀、连城为主要经营点,这...
27
公益建筑
培田历史上有捐资办学和办其他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据《族谱》记载,培田老祖宗一直将“修桥砌路”作为善举,大为颂扬。如十四世祖吴日炎“度量阔达,基业恢宏,周贫恤乏,...
28
万安桥
万安桥原为石墩木梁桥,1906年刊印的《培田族谱·万安桥记》载,该桥是一座老桥,清乾隆年间,因“近年渐即于圮”(近年桥已老旧,将要毁坏),“吴氏后贤鸠金筹划,仍...
29
胪地庵桥
胪地庵桥位于培田村之北,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该桥由培田十八世祖吴昌风倡建,吴昌风去世后,其夫人“罗太淑人”谨遵遗命,于壬寅(1902)“慨捐田租百石...
30
第六章 信仰多元——庙宇 楼阁
拜庙 培田有客家人的信仰习俗——特别敬奉祖先,祖先是被作为神来供奉的。同时,培田人的信仰又是多元的,除了敬奉祖宗以外,也敬奉儒、释、道的许多神佛。培田没有一定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