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培田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传统村落。和其他客家先民一样,培田吴氏开基始祖为避战乱,辗转迁徙,来到了闽西山区,在松毛岭下找到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建基立业。培田村至今仍较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风貌,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民居建筑群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工艺精湛,装饰内容精美,被誉为“辉煌的客家庄园”。如今的培田,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几大金色名片为一身,成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客家文化的标本,也吸引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旅游观光者来此探访、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2001年我第一次踏上培田的土地,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17年不下30次来到这里。当初之所以来培田,是县建设局邀请我为培田做建筑测绘和保护规划。很遗憾,也很无奈,由于当时的连城县领导另有想法,我的工作进行一半时被紧急叫停。虽然规划没有做成,但是我已被这个古村落深深迷住了。和谐的环境,精美的建筑,淳朴的民风,培田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至今难以忘怀!因此,我把调查测绘的资料无偿送给建设局,而且此后多次旧地重游,或继续深入调研,或陪同有关领导、同行前来考察。这应该是我的培田情结吧。

认识本书的作者吴念民先生也是一个偶然。那是在2002年,我突然收到一封龙岩来信,写信人就是我从未见面的吴先生。他在感谢我对培田的支持和贡献的同时,也对家乡培田的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对家乡的热爱深深地感动了我。就这样,共同的爱好和志趣使我们成为好朋友。吴先生是一名建筑师,出生于培田老屋之中,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达四十多年,同时在文学、美术和摄影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镜头下,故乡培田的古街、华屋、水圳、溪流呈现出多变的景观,有着迷人的风采。由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建筑师的情怀,吴先生退休后更是潜心于传统村落、古建筑的研究、摄影、调查,笔耕不止。在认真挖掘、梳理客家传统文化的同时,他将自己多年来拍摄的培田图片进行收集整理,编成画册《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故乡——培田》,为宣传培田、保护培田,留住自己的“根”做出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我为其作序、为其喝彩,理所当然。

2017年8月1日于厦门永福宫

(戴志坚: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福建省著名传统建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