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保供水安全并力求经济合理
管道尽可能沿墙、梁、柱直线敷设。管路力求简短,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干管应布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既利于供水安全,又可减少流程中不合理的流量传输,节省管材。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设2条或2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将管道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向供水。若必须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5m,并在两条引入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上安装阀门。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的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阀门井、水表井。引入管的拐弯处应设支墩。当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管顶上部净空高度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m,并充填不透水的弹性材料。
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和设备,应采用环状管网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若不可能时,应采取设置高位水箱或增加第二水源等保证安全供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