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明暗塑造表现方法

5.2.4 明暗塑造表现方法

下面用明暗、虚实来表现物体的形状、质感、色感和空间感。

如图5-15所示的素描光感变化柔和,用细腻的线条表现了啤酒瓶玻璃的质感和砂锅盖瓷器的质感。在画物体的投影时,运用透视近实远虚的原理,拉开静物和墙壁的空间。

978-7-111-34473-5-Chapter05-15.jpg

图5-15 酒瓶砂锅组合 王建芬 作

1.水果、蔬菜类的塑造

苹果、梨、青椒、鸡蛋、白菜等生活物品,在素描静物绘画中是最常见的静物组合物品。在画水果、蔬菜时,运用所学的三大面、五调子的塑造方法来表现,拉开对比,要注意苹果窝凹处和梨的两头部位的表现,但也不能画得过于规则,那样显得呆板,如图5-16。其他的一些水果、蔬菜的画法,要根据其自身的特征结构来塑造形与体。

978-7-111-34473-5-Chapter05-16.jpg

图5-16 苹果造型

在画蔬菜(如西红柿、青椒、白菜等)静物造型时,可根据蔬菜的形状画出结构特征和明暗关系(如图5-17)。

978-7-111-34473-5-Chapter05-17.jpg

图5-17 蔬菜组合 王建芬 作

2.画罐、瓶类物体的方法

罐体的画法和水果、蔬菜的画法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在画罐和瓶子的时候,在画出物体的高度时要画出中轴线,目的是画罐体两边形体时,能够把形体画得更对称和准确。

学习画罐类物体时,最容易把物体两侧画得不对称,造成物体扭曲,形不准确。要掌握正确的起稿方法,为今后画更复杂的物体打好基础。

画如图5-18的罐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做好充分的观察,构图基本呈梯形,用概括的线条画出静物的大体位置(图5-19)。

978-7-111-34473-5-Chapter05-18.jpg

图5-18 罐体

978-7-111-34473-5-Chapter05-19.jpg

图5-19 步骤一

步骤二:基本构图确定后概括画出暗部及阴影的位置,并进一步调整形体比例关系(图5-20)。

978-7-111-34473-5-Chapter05-20.jpg

图5-20 步骤二

978-7-111-34473-5-Chapter05-21.jpg

图5-21 步骤三

步骤三:整体观察,对比明暗色调层次关系,进一步调整形体准确度,同时加强体积感与质感的表现(图5-21)。

步骤四:调整画面,深入刻画注意前后的虚实关系,不可平均对待,力求体现物体的质感、体积感和空间感(图5-22)。

978-7-111-34473-5-Chapter05-22.jpg

图5-22 罐 王建芬 作

3.陶、瓷、金属、玻璃器皿类

陶器的特点是陶质地粗糙、厚重,对周围环境不太敏感,在画陶制品时用笔要软硬结合,高光模糊不清晰(图5-23)。

瓷器和陶器比较,其表面光滑,对光很敏感,在表现手法上用笔细腻,高光刻画清晰,要表现瓷器的光泽度和质感(图5-24)。

978-7-111-34473-5-Chapter05-23.jpg

图5-23 陶罐

978-7-111-34473-5-Chapter05-24.jpg

图5-24 瓷酒瓶

图5-25所示是一个白瓷瓶,瓷瓶上面有蓝色的花鸟图案,在用细腻的线条画出瓷器质感的同时,也要根据瓷瓶的明暗关系画出花鸟图案。

有些静物上面有花纹,也有些物体上面有隆起的好似雕刻物的图纹。画这类纹样时,要考虑物体的明暗转折关系,进行虚实处理。

978-7-111-34473-5-Chapter05-25.jpg

图5-25 白瓷瓶

978-7-111-34473-5-Chapter05-26.jpg

图5-26 盛满饮料的玻璃瓶

图5-26是一个盛满饮料的玻璃瓶。在画玻璃质感时,最关键部位是饮料水平面和玻璃面的衔接处。把这个部位的虚实处理好了,玻璃透明的质感也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