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前后均衡
2025年09月26日
三、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前后均衡
企业要做到财税筹划零风险或风险可控,还需要确保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前后均衡。所谓投入产出比就是多少原材料生产多少产品的比值是固定的。投入产出评估分析指标=当期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投入量÷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使用量。税务机关常常通过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测算出企业实际产量,再根据测算的实际产量与实际库存进行对比,确定实际销量,从而进一步推算出企业销售收入,如测算的销售收入大于其申报的销售收入,则企业可能隐瞒了销售收入。
企业进行的纳税筹划并不改变企业的生产工艺,所以不会影响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企业向低税负地区转移利润,往往通过特许权使用费、资金利息、管理咨询服务等关联交易进行的,往往会影响费用,不会影响生产工艺。企业一定要确保纳税筹划前后的投入产出比均衡,避免投入产出比上下波动。
企业在纳税筹划前,往往采用内外账的模式,加大外账成本费用,隐匿了很大一部分销售收入,反映出来的投入产出比应该是明显偏低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后,可以通过关联交易向低税负地区的关联企业转移利润,没必要设置内外账,内外账并账后,投入产出比会恢复至正常值或真实值,肯定会比原来有所提高。企业要防止税务机关反过来追究以前投入产出比低的原因,从而暴露以前隐匿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而带来的新税务风险。财务人员应深入车间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多向生产技术人员请教,改善成本的结转方法,让投入产出比慢慢回归到正常值,并找出投入产出比变化的正当理由,必要时需获取对应的证据和数据资料,以应对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