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佛山陶瓷,除代表性的祖庙屋脊陶饰及石湾公仔,还必须提到窑灶,应该对窑灶有所认识。现今留存中国各地的古窑都已崩塌毁坏不堪,但石湾却有一座历史长达五百年的完整龙窑,叫“南风古灶”,这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窑。
这座古灶(石湾本地人称窑为灶)位于石湾东平河畔,依山而建,宛如一条蜿蜒长龙,俗称“龙窑”。该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1506年,因其坐北向南,巧得南风之便,风仗火势,火仗风威,便称“南风灶”。随着灶龄增长,得成古灶,遂称“南风古灶”。
古灶为当年由山西迁入广东的霍氏家族所建,有“霍州窑”之称,五百年来窑火不绝,完好保存至今,是中国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
灶尾侧边墙上攀长着一棵老榕树,虽然紧贴着窑温达1000摄氏度的窑基墙,但古榕枝叶依然茂盛,深深扎根红砂岩土中。老窑老树,几百年来不离不弃,有如柴米夫妻。树为古灶遮风挡雨,灶为大树温暖心头,是难得一见的神奇景象。
南风古榕
南风古灶大门入口
关山月题“南风古灶”
古灶更定时有师傅表演古法制陶,两人分工,一人拉坯,另一人用脚转盘车,极为罕见。此外,许多以古灶为平台大量生产的小型陶艺制作成品,或雕塑﹑或上釉,亦可在古灶内的工作室近距离参观,甚至与工作者交谈请教。
古灶至今仍保留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沿袭古法生产,以木柴为燃料,全由烧窑师傅操纵龙窑炉火。泥﹑灰﹑釉在柴火的作用下完美结合,经长时间的高温熔融,形成自然的灰釉陶。南风古灶在漫长岁月里不断生产修葺,烟囱在近代才加建,但如今产量与古时不可同日而语。现窑体总长37.8米,窑墙外宽6米,窑内宽平均2.3米。窑面有火眼三十四排(每排五个),行活称一排为一下火,共三十四下火。火眼作为烧窑时投放木柴之用。窑侧有灶口四个,用于产品出入。南风灶以前烧制大盆巨瓮,现多烧花盆﹑水罐等陶器,但产量极少。
古灶周围利用保存良好的明清古代民居,腾出空间做艺术村落,让艺术家们进驻,成立工作室,既可交流,又可创作,更可以古灶为家,极为温馨妥帖。
古法脚推轮
艺人村工作室问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