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痛点,也是我国学术界乃至世界各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议题,无论从什么视角去研究,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宏观还是微观,实践还是理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是“金融错配”,而造成这种“错配”的本质是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我国银行信贷部门审批流程相对传统,因注重通过资产抵押和政府信用担保等方式开展业务,存在供给效率低、管理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等劣势。而具有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掌握先进金融科技特征的金融机构,则可以结合交易记录、客户评价、动产业务创新等实现信贷评价体系再造,做出前瞻性信贷业务评估,用技术创新化解民营企业贷款困境,这是优化金融供给结构,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有效方式。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启了金融科技——FinTech的新时代,为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带来了巨大的合作空间,大大增强了创新型国家通过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物联网获得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现实场景的应用,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铺设应用场景,可以让虚拟经济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实体经济的行为,让虚拟经济的服务融合于实体经济的每一个环节,进而推动金融模式的革新。物联网金融是物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物联网金融凭借“客观验证”“普惠金融”特质,形成以客观信用为基础的金融新业态,通过推动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三流合一,深刻而深远地变革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投资等众多金融领域的业务模式,开启全新的客观信用金融新时代,解决了经济活动中信用确认、结算复杂等难题,增强了企业可用资金,减轻了企业财务管理负担,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目前,我国物联网金融主要创新模式有:(1)仓储物联网金融。仓储物联网金融是在仓储金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服务,是借助物联网技术对仓单质押、融通仓、物资银行等服务的进一步提升。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仓储金融的监管服务实现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使得过去独立的仓储金融服务得到发展,也可使金融创新服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货运物联网金融。货运物联网金融是在货运车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的金融服务,货运物联网金融服务由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首先提出并进行了很多开拓性研究。借助于货运物联网金融服务,可以通过双向管理(金融管理与物联网管理)手段和复合金融卡技术(RFID卡与银行卡合一),面向货运车辆,实现一车一卡,集成卡车运营中的一切商务活动,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如集成加油服务,可实现庞大客户群的加油团购,使得持卡加油获得大幅优惠,随着发卡量的增多,客户群会越来越大;如集成卡车保险服务,可实现庞大客户群的保险团购,使得客户群远远大于车队规模,可获得大幅保险优惠,让保险公司与车主获利;等等。货运物联网金融可集成与整合的服务众多,创新空间巨大。(3)公共服务物联网金融。如在远程抄表系统的智能卡上集成金融服务,可以实现远程金融直接结算,为控制风险,可增加手机或网络实时授权确认功能。这项金融服务可在燃气、水表、电表等公共服务上应用,完全可以集成在同一张卡上,借助于金融卡的集成作用,打通各个公共服务物联网,实现各个专业的、孤立的物联网之间的共享服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物联网金融模式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科技金融将是21世纪金融革命的持续话题。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K01708)隶属于1993年成立的南京三宝集团,并于200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第一家定位于物联网技术研究与数据应用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公司致力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和科技金融的发展,公司始终聚焦“科技创新”,以“连接、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凭借多年物联网核心技术应用,已成长为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为产业基础的创新型民营高科技产业公司,业务已覆盖200多个城市、100多条高速公路、200多万辆轿车、5万多辆运输车、11 000多条海关通道,深度服务2 500多家中小企业。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对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大数据集成处理、应用场景设计等方面研究和应用的投入,并会同政府和行业力量,推动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完善和监管协调,完善科技金融的框架体系、模型开发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促进科技金融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实践体系的持续改进,使科技金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本研究通过对物联网金融模式的研究,将物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点扩展到金融领域,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开辟新的思路,并将物联网金融应用重点环节的实例进行场景化,用以解决信贷环节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等传统难题,并提出推动物联网金融发展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是学界第一次系统地对物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应用进展和发展前景所做的探索与研究。由于资料的缺乏和物联网金融在我国刚刚起步,使研究的视角和深度难以达到这一全新领域的关切者的期许,尤其是物联网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和传统金融业的影响的实际效应验证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跟踪和分析。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吸收了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金融研究领域许多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课题组成员也多次赴无锡“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物联网金融服务中心、无锡恒为信息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调研学习,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启发。本研究由本人提出研究思路和整体架构,并对物联网金融应用场景提出具体论证和设计;由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行长陈一鼎对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和进行各种调研安排;课题组成员刘力欣、盛徐辰、牟宗新、单杨杰、王起凡、陈睿等参与了课题调研、数据处理和初稿的部分写作;苏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生导师乔桂明教授对全书进行了统筹、修改和文稿的最终审定。南京三宝科技集团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指引和经费支持;三宝科技集团的李文东副总裁、三宝科技的朱翔总裁和江苏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马风奎总裁为本研究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鼎力帮助;苏州大学出版社的薛华强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12月1日于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