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简介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这本书是由.孙江著创作的,《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共有78章节
1
序 研究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溯源之作
摆在我们面前的孙江博士的著作《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一书,使我的思绪回到一个难忘的年代。21世纪初叶,正是全国上下激情澎湃一心要加入WTO之时和...
2
目录
目 录 序 研究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溯源之作 绪 言 一、用与时俱进的逻辑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二、用返本开新的方法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三、以时代...
3
绪 言
对触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空间生产的资本化)和全球“危机传导路线图”两大焦点问题的批判性反思,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对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再发现:一方面,西方...
4
一、用与时俱进的逻辑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正把空间生产问题投射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时代呼唤在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视野中反思当代空间生产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当...
5
二、用返本开新的方法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今天,打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历史文本,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当年马克思的空间思想正像“幽灵”一样始终保持着通向产业资本空间运动问题域的出场路径。马克思的《资本论》...
6
三、以时代的意义为指向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在理论上具有四重价值: 第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当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提供现实路径。针对国内外空间生产实践,重新开启马克思空间生产...
7
第一章 作为生产方式的空间生产
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交织成的语境中得到不断的创新、嬗变和维系。但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历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克...
8
一、作为生产方式的空间生产
空间生产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自然物质空间是其操弄的对象,在工业城市时代,空间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它是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引擎。如果要从其源头来考察,...
9
二、空间生产的三个层次
空间生产包括城市空间生产、区域空间生产、全球空间生产三个层次。 第一,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到世间首先以工业城市的形式空间化地表达了内在的要求,把空间生产作为资...
10
第二章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
一切科学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理论总是问答逻辑。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后辈们面对这个科学的理论创新应该作这样的追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11
一、空间生产的现实语境
马克思生活在一个工业化城市迅猛发展的时代,他把城市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解剖场。我们认为当年马克思遭遇的空间生产的现实语境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第一,当年马克思生活...
12
二、空间生产的理论语境
第一,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空间生产的哲学语境。 首先,工业城市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图腾,资本主要聚集在城市里,城市是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的中心舞台;没有城市里的空间...
13
三、市民社会: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起点
在当今强烈的空间化理论语境和强烈的城市化历史语境中,我们必须认真挖掘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核心概念“市民社会”[11]的空间内核。 把市民社会与城市关联起来加以思考是...
14
四、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生成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生成经历了至少一千多年的演化。 第一,西欧封建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城镇化。 集市贸易和城镇化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产生的空间条件...
15
五、资本与空间: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经验展开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的经典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特别是《共产党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空间关联互动的大段精彩论述: “大工业创造了交...
16
(一)二元空间结构: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空间断裂与差异
1.同质化和异质化:工业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特质 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空间生产在深层次上潜藏着同质化的历史趋势和异质化的历史境遇。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同一枚硬...
17
(二)空间消费:资本化大生产的空间样态和居住正义
在当年马克思的视野中空间生产活动与空间消费活动既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也不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差异、对立的侧度来说,空间生产是创造空间产品的过...
18
(三)空间的生产与空间的消费激发城市运动
1.工业城市: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结构的原始基础 当年马克思认为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里形成了以工业城市为原始基础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强化了工业城市在现代民族国家政...
19
六、工业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方式: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确立
从1850年到19世纪60年代末,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撰写过程中,以生产方式研究为基本方法,突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向度,并通过剩余价值理论剖析资本对工业...
20
(一)空间的生产:构建工业资本增殖运动的空间条件
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是研究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其突出表现为:在重要性上,空间上相对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开始让位于空间上相对集中的机器大工业。在各种形态的资本中生...
21
(二)空间统一: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整合特征
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规模与范围属性如何借助于空间整合展现这种生产方式的空间统一特征是我们理解《资本论》对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向度论述的盲点。我们可...
22
(三)空间分裂:开发和维系工业资本霸权的空间手段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竞争及其分化特性如何借助空间分裂得以实现和巩固是人们理解马克思在其经典巨著《资本论》中对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向度论述的盲点。我们可以从...
23
(四)空间转移: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流动性特征分析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借助空间转移得以保持活力并延续至今是人们理解马克思在其经典巨著《资本论》中对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向度论述的盲点。创新地理学片面地倾向...
24
七、工业资本全球化: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成熟
马克思晚年面对工业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新发展,试图从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新成果出发,聚焦全球工业中心城市化、工业化对东方民族的后效应,最终形成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25
(一)资本具有空间交往实践资质
不可能有静止不动的资本。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资本天生具有空间交往实践资质:一方面,资本从诞生开始就奔走于全球,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资本从诞生...
26
(二)全球空间生产生成资本全球化的空间秩序
当隐藏的秩序——资本对空间的宰制越过城市地理边界,延伸向地区和全球的时候,资本通过全球空间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塑造等级化的空间结构体系,这是资本生存和发展的力量...
27
第三章 马克思之后的空间生产理论
人类社会的空间形态在时间这个纬度上不断演进。马克思之后人类空间生产的实践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历史语境已经变迁,其发展表现出新的历史趋势。面对现实的挑战,诸多后...
28
一、空间生产历史语境的变迁
...
29
(一)资本形态的变迁:商业资本、工业资本—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虚拟资本
资本全球化是资本运动的空间化表达,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资本的空间化表达在物质生产领域就首先表现为空间的生产,因此,空间的生产,尤其是作为空间生产结果形态...
30
(二)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消费社会
在马克思之后,西方工业社会的强大生产力确实如马克思所希望的那样创造出了巨大财富,西方社会的物质匮乏已经不再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丰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