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序 研究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溯源之作

绪 言

一、用与时俱进的逻辑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二、用返本开新的方法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三、以时代的意义为指向再发现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第一章 作为生产方式的空间生产

一、作为生产方式的空间生产

二、空间生产的三个层次

第二章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

一、空间生产的现实语境

二、空间生产的理论语境

三、市民社会: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起点

四、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生成

五、资本与空间: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经验展开

(一)二元空间结构: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空间断裂与差异

(二)空间消费:资本化大生产的空间样态和居住正义

(三)空间的生产与空间的消费激发城市运动

六、工业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方式: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确立

(一)空间的生产:构建工业资本增殖运动的空间条件

(二)空间统一: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整合特征

(三)空间分裂:开发和维系工业资本霸权的空间手段

(四)空间转移: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流动性特征分析

七、工业资本全球化: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成熟

(一)资本具有空间交往实践资质

(二)全球空间生产生成资本全球化的空间秩序

第三章 马克思之后的空间生产理论

一、空间生产历史语境的变迁

(一)资本形态的变迁:商业资本、工业资本—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虚拟资本

(二)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消费社会

二、空间生产遭遇的六大趋势

(一)空间生产的生态化

(二)空间生产的消费化

(三)空间生产的符号化

(四)空间生产的艺术化

(五)空间生产的美学化

(六)空间生产的信息化

三、马克思之后的空间理论

(一)亨利·列菲伏尔“时间—空间—社会”三重辩证法视野中的空间生产理论

(二)米歇尔·福柯:空间—知识—权力三元辩证法视野中的空间理论

(三)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视野中的身体空间理论

(四)曼纽尔·卡斯特“集体消费”和“信息技术”视野中的空间生产理论

(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视野中资本全球交往的空间结构

(六)大卫·哈维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视野中的空间思想

第四章 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空间拜物教批判

一、从商品拜物教到空间拜物教

(一)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空间拜物教

(二)空间拜物教的特性

(三)空间资本化:空间拜物教的推动效应

二、隐藏的秩序:资本对空间的宰制

(一)资本对土地的盘剥

(二)空间功能区分

(三)空间建筑

(四)空间符号化

(五)空间装饰

(六)空间营销

第五章 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问题及其理论应答

一、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特殊语境

(一)全球空间生产及其特征

(二)全球空间生产的新自由主义化

(三)当代中国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空间重组、空间生产成为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

二、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矛盾分析

(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形态的建构与资本之间的矛盾

(二)城乡矛盾

(三)人口聚集与区域分布的矛盾

三、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的当代化

(一)当年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的批判精神

(二)对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批判

四、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公共空间生产

(一)城市公共空间生产及其历史发展阶段

(二)公共空间生产在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五、空间正义的追求

(一)空间正义概念的提出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空间正义建构过程中应当在四个层面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一、英文部分

二、中文部分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