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地层

第一节 区域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较全,主要分布有元古宇、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等(表1-1)。

古生代及前古生代地层在区内零星出露,多呈不见顶和底的残留体状分布于花岗岩中。岩石普遍经历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变质变形极为发育,其中中-新元古界东风山岩群,普遍经受了以角闪岩相为主、部分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是该地区的基底岩系。其原岩是一套火山硅质-碳酸盐-类复理石沉积建造,岩层普遍含硫化物及硼、铁、钴等元素,被认为是金矿的矿源层。下寒武统西林群,原岩为一套巨厚层的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沉积夹火山沉积建造,西林群的铅山组是重要的铅锌矿容矿层位。中生代及其以后的地层出露较为完整,在区内分布较多,主要有三叠系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建造,侏罗系火山岩-碎屑岩沉积建造,白垩系陆相火山岩、含煤碎屑岩沉积建造、裂谷盆地型含油气碎屑沉积建造、类磨拉石沉积建造等。新生界多以河湖相碎屑沉积为主,并伴有陆相基性火山岩建造。

在本区东南部分布有黑龙江杂岩杨木岩组及张广才岭岩群红光组、新兴组、双桥子组等中浅变质岩系,此外,在本区北西部局部分布有张广才岭岩群正沟岩组。目前关于黑龙江杂岩和张广才岭岩群时代归属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颉颃强等,2008;许文良,2012),本书采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黑龙江省部分)成果报告中地层划分方案,将张广才岭群和黑龙江杂岩时代暂厘定为二叠纪—早三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