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量元素

一、主量元素

燕山早期与成矿相关的花岗岩类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如表6-1~表6-3所示。岩石中SiO2 含量为56.44%~78.99%,Al2 O3 为10.52%~17.68%,TiO2 为0.05%~4.96%。K2 O+Na2 O 一般为5.64%~14.88%,绝大多数>7.0%,平均为7.93%。K2 O/Na2 O 一般为0.70~6.70,绝大多数>1,具高钾特征。CaO 含量为0.1%~9.04%,Mg O 为0.10%~4.75%。A/CNK 值为0.63~1.29,82件样品中只有4件样品的A/CNK 值>1.1(1.13~1.29),其他均小于1.1,A/NK 值均大于1.0,属偏铝质Ⅰ型花岗岩类。绝大多数样品的利特曼指数σ 为1.88~3.05,属钙碱性花岗岩类。少数样品的σ>3.3或<1.8,是由岩石遭受钾长石化或硅化造成。在ω(SiO2)-ω(K2 O)图解中,岩石样品绝大部分落入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区(图6-1a),在A/CNK-A/NK 图解中大部分样品落入偏铝质花岗岩类区域(图6-1b)。在ω(SiO2)-ω(Fe2 O3)/ω(FeO)图上,该区花岗质岩体氧化程度不均一,部分岩体或岩体局部属氧化程度较高的磁铁矿系列,部分或局部属氧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钛铁矿系列(图6-1c),可能反映出岩浆分异程度不高。总体来看,由辉石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SiO2 和K2 O 质量分数呈逐渐增高趋势,CaO 和Mg O 质量分数呈逐渐降低趋势,即岩浆向酸性方向和富钾方向演化。

图6-1 燕山早期花岗岩类ω(SiO2)-ω(K2 O)(a)、A/CNK-A/NK(b)和ω(SiO2)-ω(Fe2 O3)/ω(FeO)图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