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果整理
2025年09月26日
四、成果整理
(1)画出测点布置图(包括应变、位移),并编号使其与记录表中编号一致。
(2)试验记录,将所测得的各杆件应变及节点位移值记入表2-4中。
表2-4 杆件应变及节点位移记录表
(3)网架内力计算与分析:利用实测应变计算各杆的内力,并绘出内力-荷载(N-P)曲线(图2-12)。
杆件内力(轴力)实测值为
式中:ε—— 杆件的实测应变值;
E—— 杆件的弹性模量,E=2.1×106(kg/cm2);
F—— 杆件的截面面积,cm2。
图2-12 N-P曲线图
(4)比较满载时,杆件内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满载时网架中杆件应变理论计算值见表2-5。
表2-5 网架部分杆件应变理论计算值(总荷载为4×37.5kN时)
(5)节点位移计算与分析,绘出各级荷载下节点的荷载-位移(P-s)曲线(图2-13)。
图2-13 P-s曲线图
(6)比较满载时,节点位移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满载时网架节点位移理论计算值见表2-6。
表2-6 网架节点位移理论计算值(总荷载为4×37.5kN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