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果整理

五、成果整理

(1)画出测点布置图(包括应变、位移),并编号使它与记录表中编号一致。

(2)实验记录(表2-8)。

表2-8 应变与挠度记录表

(3)画出梁的裂缝开展分布图(图2-16)。在实验过程中始终跟踪描下裂缝开展的轨迹、此级荷载大小及裂宽大小。其目的是为了了解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实验结束后,立即拍照,并在坐标纸上按比例作一裂缝展开图。按实测时实际裂缝绘出开展部位、方向、长度以及每级荷载下的裂宽等信息。

图2-16 梁的裂缝开展分布图

(4)画出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图(图2-17)。跨中挠度值应为中间测点减去两支座测点平均值。

图2-17 荷载-挠度曲线图

(5)对表2-8中的实测数据进行判别,选择有效测点数据,画出梁跨中截面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应变分布图(图2-18),并以截面应变分布图来了解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的规律及其变化过程,同时观察其中中和轴的移动情况,并验证平截面假定。

图2-18中,A为第一级荷载,B为第二级荷载,C为第三级荷载。1、2、3、4、5分别为5个沿截面高度分布的应变测点。平截面假定:图2-18中分析了各级荷载下跨中截面各测点应变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跨中截面从加载至破坏各阶段,基本呈一条直线,即同一截面在受荷前后基本保持一平面,符合平截面假定。

图2-18 各级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