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和混色

1. 三原色和混色

色彩在可见光(波长380~780纳米)的范围之间会呈现出千差万别无穷尽的颜色。这是我们在物理课上体验过的,用棱镜对自然光进行光谱分解时,从红色到紫色以彩虹色为基本色的光学世界。通过在白色自然光中的色光的反射和透射,使得苹果的红色和树木的绿色能为人所知觉,没有光介入的漆黑世界的色彩知觉是极为困难的。

我们能感知色彩,有赖于色光和色材(物体色)两者的存在,而两者各自有基本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红色(Red)、绿色(Green)、青紫色(Blue),通过相加叠合(混色)这三原色的色光,便能模拟自然界中出现的任何色彩。色光随着不断的混合,就越来越接近白色,为了增加亮度(与三属性中的明度相同的概念),称之为加法混色。舞台照明,电视的屏幕显像等就是这种混色方法的具体例子。

另一方面,墨水和颜料等色材(物体色)的三原色,是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青色(Cyan),混合这三原色,也能调制出所有可见的颜色。色材不断地进行混合,颜色就越来越浑浊,渐渐地越来越接近黑色,明度也会随之降低,所以称之为减法混色。印刷品和油漆的混色等就属于这种混色方法。我们周围存在的任何可见颜色,都可以通过色光和色材的三原色,即六原色,加上白和黑的混色调制出来。

(「COLOR TEXT」1-3由日本涂料色彩设计中心提供 以下相同)